婆媳關係失調原因分析

觀察和研究指出,婆媳關係容易失調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一、年輕夫妻經濟能力不足(本質)

婚禮、買房、裝修、育兒,在這四件大事上不獨立,是婆媳矛盾得以爆發的根源

年輕夫妻在領證後,要經歷四件大事,分別是婚禮籌備、買房成家、操辦裝修、生兒育女。這四件事,不論是從物質還是非物質的角度來看,新婚夫妻都需要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來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而這種責任的承擔,恰恰替婆媳矛盾埋下了一個巨大伏筆。

在這四件大事中,我們擇其二具體談談。先看買房。“中國年輕人過早買房”是一個普遍現象。根據社科院2013年發佈的一份房地產藍皮書的數據,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而在英國這一數據為37歲,在德國和日本為42歲。在北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剛畢業或者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要靠自己的積蓄完成首套房的首付款,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所以,自然也有了下面這樣一組數據:據某市住房公積金網2013年的調查顯示,有72%的年輕人買房時受到了父母的經濟資助,而在同一年,美國只有27%的首套房購買者接受了父母的資金援助。

婆媳關係失調原因分析

從舉辦婚禮開始,中國的年輕夫妻財務就已經開始不獨立

中國的父母常常對子女說“我不圖你任何回報”,這句話在說的時候,肯定是真情流露。但在具體執行時,難免會走樣,“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同樣會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具體體現在,因為父母對小夫妻的購房有充足的貢獻,可能會提出要一起合住的要求,而夫妻雙方即使都不願意合住,也喪失了回絕的底氣。

看起來,父母和子女合住會帶來麻煩,只是一個生活習慣帶來的問題,是可以化解和緩解的。但這種經濟投入的背後,其實暗含著一種更厲害的邏輯:由於小家庭最重要的資產是靠父母獲得,在面臨家庭重大事務抉擇時,父母享有重大發言權甚至決定權。比如在房市低迷時,想用賣房的錢炒股,如果當初買房的錢沒有父母的幫助,房子賣了也就賣了;可若買房的首付就是父母給的,你賣房不通過父母同意?那有你吃一壺的。

再來看育兒。也有不少父母在支持子女買房後,依然住在老房子裡,不願意和小夫妻同住。但是,一旦他們生了孩子,這一關是肯定躲不過了。我們在以前的專題《中國人帶孩子,不該這麼難》中提到,孩子生下來後,除了父母自己承擔撫育之責外,往往還要由老人協助。而這個協助的工作,由男方父母參與的可能性更大。從此,因育兒理念的差異,而產生的矛盾自是不計其數。更關鍵的是,做兒子的看不慣自己父母帶孩子的方式,還可以直接說,甚至吵幾句也無妨,做媳婦的只能忍,小矛盾最後憋成一個大糾紛。

婆媳關係失調原因分析

二、關係特殊

家庭的基本關係有兩種:一是夫妻關係,一是親子關係,兩者構成了家庭結構的基礎。其它關係,如兄弟姐妹關係、姑嫂關係以及婆媳關係、祖孫關係都是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婆媳關係在家庭人際關係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關係,也無血緣聯繫,而是以上兩種關係為中介結成的特殊關係。因此,這種人際關係:1、無親子關 系所具有的穩定性,2、無婚姻關係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延伸而形成的。如果處理得好 ,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 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丈夫而愛婆婆,各得其所,關係就會融洽。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則婆媳之間會出現裂痕,難以彌補。

三、利益分歧

婆媳同在一個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歸屬,自然也就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雙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興旺發達。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時也常常在家庭事務管理權、支配權等方面發生分歧,出現矛盾,甚至明爭暗鬥。我國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內”的傳統,婆婆做了幾十年的內當家,把權力交給媳婦,媳婦在家庭事務中唱起了主角。對這種角色的轉換,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適應。“有的婆婆雖已年過花甲,卻仍希望繼續保持在家庭中的經濟支配權,或者難以接受完全由媳婦掌握家庭經濟大權的事實;而做媳婦的也往往不甘讓步,這就難免發生矛盾。即便是婆婆和媳婦共同持家,由於各自的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需要不同,也容易產生分歧。(由於兒子在結婚之前,整個家中都是有婆婆管理大權,結婚之後,一般都是由媳婦來管理家中的所有,媳婦在家庭中唱起了主角,婆婆對於這種角色的轉換很不適應:同時婆媳由於原生家庭環境的不同,媳婦持家的過程中考慮問題以及所做的決定跟婆婆存在差異,所以容易產生分歧。)

婆媳關係失調原因分析

四、接納不良

婆媳原來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性,而婆媳在一家生活,這就有一個逐步瞭解、相互適應的過程。如果適應不良,彼此不能接納,便會關係緊張,矛盾叢生。

五、中介失衡

在婆媳關係中,兒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兒子的這種中介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則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

聯繫,反之,則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出現 “兩面受敵”的困境。儘管母子情深,也難以避免結婚以後這種關係變得複雜的事實。因為夫妻之間畢竟在活動、打算、開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著更多的共同點。在這些問題上,夫妻觀點的一致性往往要超過母子觀點的一致性。這是因為兒子和母親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著差異,這樣就容易造成兒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親不理解,就會產生“娶了媳婦忘了娘” 的心態,誤認為兒子對自己的感情被兒媳奪去了,而遷怒於兒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