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玉與人彷彿有著不可言說的緊密淵源。然而這其間的羈絆到底是什麼,我想沒幾個人說得清。

“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現象,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地區,好像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會對玉石產生一種欣賞。雖然這個年齡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不固定的,但是他們都有著同一個特點,就是“沉穩”,這是愛玉的人都有的通性。

“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一說,意為:謙謙君子,沒有什麼大的變故,所佩戴的玉是不會離身的。卻不知是玉使人謙,還是君子獨愛玉?我認為怎麼說都不為過。

“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俗語有“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的說法,更是有傳說玉可以避邪擋災,但我相信於大部分人而言,養玉的目的絕不在於意圖索取回報,而往往也就是這部分人得到的才是養玉真正給自己帶來的益處——“修身”。

何為“修身”?

此處的修身並非意指減肥塑形,而是“修身養性”的“修身”。可理解為兩個意思;一是修煉自身,沉靜心神,讓平日裡沾滿浮躁塵灰的自己得到片刻的休憩;二是修整自己的狀態,抹去尖銳的稜角,讓自己收穫平和。

“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三類人需要養玉

1、容易浮躁的人

養玉需要淨心凝神,在學習養玉、賞玉的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改善自身。

2、工作繁忙的人

工作繁忙的人往往緊繃著神經、一時一刻都不敢鬆懈。養玉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舒緩被工作填滿的生活。

3、生活較為枯燥的人

平時沒有愛好,生活就會變得枯燥乏味,養玉、賞玉作為一種興趣愛好、陶冶優雅情操的力量自然也是不可小覷的。

“養”玉的過程,往往是修煉自身

玉不止美於表象,其內在所蘊含的才是值得我們去發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