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們臨床一種常見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部分具有典型而明顯的症狀,表現為心前區、胸骨後疼痛同時伴有胸悶等。

“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急性心梗不痛的臨床因素

1年齡因素

研究發現心肌梗死的有無胸痛與年齡有關,老年人痛閾增高及耐受力的增強,而體內β內啡肽增加,當受到刺激時,體內β內啡肽含量升高,以起到鎮痛作用。而心肌梗死後,心排出量降低,導致腦組織缺氧,導致疼痛敏感度降低。

2心臟併發症

心肌梗死後尤其是併發休克、嚴重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腦卒中時,其疼痛被併發症的嚴重症狀掩蓋,造成無痛的假象。

3腦循環障礙

無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陣發性暈厥、嚴重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發病患者,均有嚴重的腦供血不足、缺血缺氧,以致意識障礙、感覺遲鈍,而對疼痛反應減低。

“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4冠脈變窄及多支冠脈病變,並伴有心肌變性

這也能減弱疼痛症狀。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前有心絞痛病史患者的側支循環較無心絞痛病史患者的側支循環要好,且心絞痛發病率越高,側支循環就越好,後者促進心肌血管新生和側支循環建立。

5心肌梗死的部位

無痛性心肌梗死多為後壁、右冠狀動脈梗死,而有痛者多見左冠狀動脈梗死。

6糖尿病

據相關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有40%無胸痛,糖尿病會伴有痛覺傳導的異常。進而導致糖尿病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增高,其原因主要是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導致心肌感覺傳入纖維受損。

“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7局部疼痛

局部範圍內、持續時間長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梗死,一般也不引起典型劇烈疼痛。

8術後疼痛

術後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也經常表現為無痛性。

既然不痛,那怎麼發現和診斷心梗

這種疾病隱藏很深,但是我們遇到下面這類情況時,就需要做心電圖和心肌酶動態監測,這樣儘可能早的發現這類無痛性心梗。

凡40歲以上突發心力衰竭,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礎上突然加重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的患者。

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不能平臥休息,伴咳嗽、咳痰,甚至出現粉紅色泡沫樣痰。

“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以除胸部以外的異位疼痛為表現,而無明顯原因者。

以意識障礙為表現者,如突發意識障礙、暈厥、抽搐等腦循環障礙者。

以低血壓、休克為表現而無其他原因者。

沒有明顯誘因突然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等。

“不痛”的心肌梗死 教你怎麼發現和治療

近期內頻繁發生胸背部悶脹、氣短或心慌的症狀,往往在稍事活動時症狀加重。

近期不明原因出現血壓下降,並持續無增高。

突發的不明原因的暈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