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前凝血等半天 反轉劑讓心顫患者安心抗凝!

罹患「心房顫動」由於易造形成血栓,中風機率超過一般人的5倍,死亡率更是多2倍,患者往往需服用「抗凝血劑」來降低中風的發生,但傳統抗凝血劑的出血風險不僅常令病患卻步,一旦遇到跌倒等意外需手術時,患者血流不止也讓醫生感到非常棘手,所幸這個問題隨著專一性反轉劑的研發,讓新型抗凝血劑能在施打後短時間內即恢復凝血功能,讓病患即時接受必要的手術,挽回一命。


手術前凝血等半天 反轉劑讓心顫患者安心抗凝!

來自網絡

心房顫動主要因心臟老化使得心臟中負責節律的組織受損,導致心臟不規律的跳動,血流也跟著無法順暢流動,甚至出現渦漩,進而導致血栓的產生,血栓一旦隨著血流自心臟打出塞住腦部大血管,即會引發嚴重中風。

現行抗凝血劑的選擇有很多,傳統的抗凝血劑由於吸收率不恆定,加上易受食物及其他藥物影響,病患常要回醫療院所抽血、調藥,有些病患1次吃1顆、有的半顆,有的1周吃3天、有的5天,病患常常記錯,影響服藥的順從性及效果。隨著抗凝血劑的研發進步,新型抗凝血藥物已能克服在病患體內的恆定問題,且不受食物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也大幅提高。

手術前凝血等半天 反轉劑讓心顫患者安心抗凝!

圖片編碼:P12143

服用傳統抗凝血劑的病患,一旦遇到狀況需要手術,必須先投以維他命k做為反轉劑,但要等到血液出現凝血作用通常需要非常久的時間,期間還要不斷慢慢輸血漿,如果病患的狀況很緊急要立即手術,只能在一旁心急,但若使用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現在已有專一性的反轉劑,在打完2劑後即刻能恢復凝血功能,可立刻為病患進行手術。

不少病患罹患心房顫動而不自知,尤其是偶發性的心房顫動,多經由健檢透過心電圖才知道自己有心房顫動的問題,若平時有心悸、喘及頭暈的問題,建議可以摸自己的脈博量測,看是否有不規則的跳動,或是透過裝戴裝置量測,另年紀超過65歲,每往上增加1歲,就增加2%的風險,若同時還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問題,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愈高,最好做定期追蹤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