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多少種方言?為什麼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曉欣209

福建的方言就像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一般,百家爭鳴,然百變不離其中,都是漢語方言。



第一種:方言分法,四大語支

按中國漢語方言的大類區分,福建省內的方言整體上可歸納至四類。

一為閩語,福建方言的大宗,分佈於福建最主流的縣市,福建的政區沿革從宋代開始基本不再有太大的變化,而閩語的組成也基本上隨之成形。

二為客語,即客家話,分佈於過去的汀州,是福建民系中最晚形成的一支。汀州作為客家人的祖地,其曾經轄縣也成了客家話的主要分佈點,一般稱之為閩西八縣,如長汀、武平、連城、永定、上杭、寧化、明溪和清流。

除此以外,與汀州相鄰的部分縣市也有少量客家話存在,如詔安縣的官陂、霞葛、秀篆和太平等鎮,平和縣的大溪、九峰、長樂和秀峰等鄉鎮,南靖縣的書洋和梅林等鎮。

三為贛語,僅存在於福建與江西交界,歷史上與江西交流密切,甚至曾經較長時期歸屬江西的邵武、將樂、光澤和順昌等縣。

四為吳語,與贛語類似,主要分佈於閩北與浙江交界的浦城縣。



第二種:民系分法,六大方言

受福建多山地形的影響,福建境內從宋代開始政區基本比較穩定,以至於“八閩≈八府”,八府在後期儘管局部拆分和合並,但大體上還是保持獨立發展的態勢,以至於“養成了”別具特色的地區民系。

有民系,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方言,而福建的民系最大的特點是彼此涇渭分明,語言上幾乎無法溝通,這主要受不同時期不同北人南遷的封閉發展影響。

(圖為福建方言分佈圖)

而五大民系的分法由北及南依次為:

一為閩北方言,又稱閩北話、建州話、閩越語、建甌話等,以福建最早設立的建州為基礎發展而來,主要分佈於建甌、南平、政和、順昌、松溪、建陽和武夷山等地,以過去的建陽和南劍州為主。

二為閩東方言,又稱閩東話、福州話,以福州話為代表,主要分佈與福州和寧德兩市(原福州府),一南一北彼此間稍有差別,主要為福寧州在清代分離出福州的緣故。

三為莆仙方言,又稱莆仙話、興化話、莆田話等,是福建各方言中內部分歧最小的,主要分佈於莆田各市區、仙遊縣、泉港北片、福清南部、永泰南部等,即以前的興化府。

(圖為福建各府演變圖)

三為閩南方言,又稱閩南話、閩南語、福建話、臺灣話等,是福建方言人口最多的一種,以過去的漳州府、泉州府為主要分佈,於今日覆蓋了泉州、廈門、漳州三市,及龍巖市的新羅區、漳平縣,三明市的大田縣等地。

四為閩中方言,又稱永安話,主要分佈於三明的沙縣、永安、三元和梅列,是福建使用人數最少的方言。因地處各大方言的交界處,因此與各方言多有雷同又不能完全歸屬其中。

五為客家話,詳見第一種分法。

........................


圭海四記

福建方言主要區分為閩語、客家語、贛語、吳語和官話,閩語下列細分為 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語。先講一下福建方言閩語的來源,閩語主要成型於唐朝,雖然早期吳越時代就有行政規劃,但其人口未能廣泛分佈,經過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晉朝士大夫避難於閩地,給福建地區帶來大量人口,再到唐末閩王封王,偏居一隅的福建人口大量增長就大致形成了閩語,因閩地多山交通阻隔不變,就根據幾大盆地地形形成了以福州沿海平原地帶的福州話,莆田沿海平原的莆仙話,泉州漳州沿海平原的泉漳話等三大分支,因其基礎都是閩語,如果沿海以相鄰的兩個鎮之間交流的話都能做到暢通無阻,這裡用食字來舉例說明:福州sie,莆仙sia,泉漳jia,發音方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但是可以看出是一個底層語言分化而來的。宋朝後的移民又帶來了客家語,到明朝贛人大盛,又影響了閩北方言,至此福建方言大致形成。


生活齊觀

原先福建是一村一方言(閩南語除外),後來,又分為閩東南西北中語!再後來,又歸納為閩語!不覺得閩語有用!以後叫漢閩語!這麼說吧!閩南語分為漳州話,泉州話,臺灣話等!客家話分為好多種也是以地區來分,不同地區客家話也不一樣。講快的都不通,慢慢講聽得懂,這點與閩南語一樣!莆仙,其實莆田與仙遊話差大了,莆田與泉州近,有相似的地方。仙遊更接近福州話,一般視為過渡區域!既閩南語與福州話的過渡區域!而寧德也是福州話區,歸為閩東話!南平有建歐話建陽話幾種;三明也幾種。


鉑安電腦楊金毅

福建人在此。福建有多少種方言我也不清楚,大致有閩南語,客家話,其他都沒有專門的名字,比如福州話,寧德話,莆田話,反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甚至隔一座山,隔壁村子語言都有不同。遷入的比較多,土著少,山區太多,不同居民區文化交流融合進程比較保守,都保留了自己區域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