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90後重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他們還自敢稱是佛系青年嗎?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國農村的繁榮帶動了大批產業鏈的發展。

我國本是農業大國,農村地域廣、人口多。近年來,農業技術迎來了高速發展期,生態種植養殖技術得到了普及。在這種環境下,就連生活在農村生活的孩子,都會過得無比幸福和愜意。

如果讓90後重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他們還自敢稱是佛系青年嗎?

現如今,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也得到了高度重視,杜絕環境汙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髮展新格局,創建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的財富。蔬菜種植和家畜飼養互相結合,種植產生的農夫農副產品經過簡單加工後做為飼料提供給家畜,家畜產生的糞汙作為肥料肥田或者餵魚,形成簡單的循環農業,提高資源利用率,不僅讓動物的糞尿做成生態有機肥處理掉,還解決了養殖環境汙染的問題。

如果讓90後重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他們還自敢稱是佛系青年嗎?

撇開當下,讓我們迴歸到農村生活的最初狀態。只有立足當下,才能認清當下社會發展的必要因素,90後才能用全新的視野去審視六七十年代的農村,放眼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生活,可是相當的艱苦。農民伯伯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最簡單的生活,衣服補丁隨處可見,耕種累了就在田間弄飯吃,看著田間散發著收成氣味的美景,吃著可口的飯菜,心裡美滋滋的。

此情此景,估計他們都不敢自稱是佛系青年了吧。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月裡,“佛系青年”一詞橫空出世,不僅高度讚揚了90後的智慧與能力,同時也折射出了90後放蕩不羈的人生。

如果讓90後重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他們還自敢稱是佛系青年嗎?

何謂佛系青年?“佛系”與宗教沒有任何關係,只是藉著這個符號,表達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在壓力和焦慮下,人難免會感到迷茫不定,佛系青年,就是趁著這股迷茫應運而生的:競爭不過,那便不競爭;壓力太大,那就用“一切隨緣”的態度來應付它;

在六七十年代,淳樸的農村生活作息範圍裡,沒有壓力,只有日復一日的勞作。在這裡,我們可以摸摸魚,劃劃水、曬曬陽光、慢慢耕種,佛系青年競爭壓力的導火索都被掐滅了,何來佛系一詞之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