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香港楼市,炒房客不仅赔了房子,还拖欠了银行数百万贷款

众所周知,房子是现在全社会的关心的话题,近几年来国家接连开展了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力图做到“房住不抄”,很多地方的房价有所稳定了,而大家都知道,过高的房价对的年轻人和刚需来说很不友好,而在十几年前的香港就有一群因为房子而变成“负资产者”的人群,他们的代表事件就是--黎生自杀案。

当年的香港楼市,炒房客不仅赔了房子,还拖欠了银行数百万贷款

在1997至2003年之间,那几年是香港房地产的低潮的时期,当时出现了数十万名“负资产者”,按照当时香港的240万套房产来计算,“负资产者”占总购房人数的5%。

在1997年的5月,黎生和他的太太一起,轮流排了一整夜的队,成功摇上了位于深水湾的一个面积103平米的房子,在签约缴纳10%的定金之后,黎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产,全家都为此兴奋不已。

谁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这个深水湾的房子,摧毁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当时的银行的“二按”,黎生这套722万房子,房价和税费加一起,也只是掏了80万左右,其余的660多万全都是银行贷款。

当年的香港楼市,炒房客不仅赔了房子,还拖欠了银行数百万贷款

黎生买房的一个月后,这个楼盘的房价直接上涨了15%,眼前的一切全在意料之中,看着媒体的相关报道,黎生感觉自己赚大了,但是结果却不那么如意。

两个月后,也就是1997年的7月,金融危机爆发了,特区政府为了维护香港经济基础联系汇率制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后,接连不断的坏消息蜂拥而至,先是美股暴跌,又受到03年的SARS接连的影响之下,香港楼市像坐了过山车一跃直下。

当年的香港楼市,炒房客不仅赔了房子,还拖欠了银行数百万贷款

黎生的房产价值暴跌,较1997年的高位价格下跌了70%左右,而巨额的贷款,令黎成为了“负资产者”,他在单位宁愿低头哈腰、忍气吞声也不敢丢掉工作,最后还是因为裁员离开了公司,他的太太也忍受不了压力,选择了离婚,没多久,他接到了银行的通知,要求补缴330万的差值,不然就收走房子进行法拍,接连不断的压力,令黎生崩溃了,他选择了自杀。

黎生解脱后,香港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特首提出了“85计划”,计划每年建设八万五千套公屋,低价卖给香港中低收入人群,争取在5年内解决70%市民的住房问题,但是由于“负资产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不愿意配合工作,这也导致降低房价政策无法开展,香港楼市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当年的香港楼市,炒房客不仅赔了房子,还拖欠了银行数百万贷款

自此之后,香港政府再也没有提出任何有关公屋居住的想法,反而都在为房价撑腰,很多的高官,在接受采访时都不遗余力劝说大家赶紧买房,围绕着房产,香港的投资者和官员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战争。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故事的主人工黎生没关系了,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了多年贷款之后,他不光是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还承受了数百万的新债务,现在只希望像黎生这样的事情,不要在现实社会中再次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