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公在家裡DIY了攀巖牆,孩子都玩瘋了!

新家裝修時,我發現陽光房裡有兩面牆空著,於是一個大膽且瘋狂的想法冒了出來:兩面牆都有3米寬、2.6米高,

大小剛好可以做個小型攀巖牆。這樣的話,家裡兩個寶寶可以玩耍,我這個“老巖友”也可以沾光,想想都會笑!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有了想法,自然要研究一下市場行情。上網找了一個做專業攀巖牆的商家詢價:一個基本無造型的簡單牆面就要2萬。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增加斜壁等造型,兩面牆分分鐘向著5萬以上挺進!

我裝修預算才多少啊,不可接受!作為金融行業動手能力最強的法學專業理工男,木工活兒那是不在話下的,於是信心滿滿地跟媳婦說,看哥自己給你做一個!媳婦早就習慣了我各種瞎折騰,也懶得管,由得我去胡來。

下面就來講 DIY 攀巖牆的具體步驟啦。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1

紙上談兵·方案設計階段

說幹就幹,首先看看網上有沒有高人有攀巖牆自制教程。雖然資料少得可憐,只找到兩三篇比較有參考性的文章,但好在把最核心的材料、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弄清楚了。(《建造自己的室內攀巖牆》http://www.8264.com/viewnews-15970-page-1.html)

有了基本的知識儲備,我就開始蹲在兩堵牆下面構思大方案,在推翻了N個構想之後,大輪廓基本成型:左牆順著牆體做無造型的直壁,右牆包裹空調內機,順勢做成鑽石造型。

在此推薦設計神器——MS Office旗下的Visio軟件。界面友好易上手,做簡單的家居和工程設計非常適合。以精確測量的數據作為基礎,很快概念圖成型: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依然看不懂?來個紙模型: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概念設計定版,接下來就是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性測算。出於安全和操作便利的雙重考慮,我打算採用鋼架木架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右牆的鑽石造型需要用一個機關槍形狀的鋼架固定到陽光房頂上,而最靠外側的一個固定點受力最大,直接決定了整個攀巖牆的安全程度。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用什麼方式固定?一切要用數據說話。

(以下兩段純計算,無興趣可跳過)出於強度考慮,面板我選擇1.5cm厚的多層板,重量在15KG/平米左右,右牆非直壁巖板面積7平米左右,重量暫取105KG;右牆上大概需要安裝150個支點,總重大約50KG;鋼架、木架重量暫取30KG,總重185KG,再加上一個成人一個兒童,總重按300KG計算。為方便施工,我打算選用碳鋼鑽尾螺釘來固定。

經過查詢,直徑4.2mm的普通碳鋼螺釘抗剪力為0.9KN左右,即靜態最大橫向承重90KG左右,如果300KG重量全部懸掛在一個固定點上,則最少需要4顆螺釘。考慮到還有牆面牽拉點和地面支撐的槓桿作用,頂部固定點的承力不超過100KG,我在最右固定點給6顆螺釘,在不考慮其他固定點以及側牆牽拉力的情況下,安全邊際也有5倍以上,妥妥的!

方案可行性通過,接下來要做全局的細化施工設計。然而越細化越覺得工程量驚人,一週只有一天能幹,期間還因為各種其他事情搞得心情煩躁,一度都想放棄不做了。但是牛已經吹出去了,咬牙也得硬挺著!

2

理論聯繫實際·基礎階段

理論工作完成,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前買好乾活兒用的電動工具: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製作順序當然是由內到外,從鋼架開始。趴在現場一邊測量一邊畫圖,用了半日終於確定了20多個角鋼零件。拿著圖紙跑到建材市場,賣鋼材的師傅差點兒把眼珠子瞪出來,這一堆奇形怪狀的什麼鬼!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我也不放心就這麼扔給師傅去做,約好了日子一早過來,在我親自督戰下開料焊接。做好鋼架又跑到工具行租了電錘(就是大功率電鑽),突突突地往牆上打固定鋼架和木架的螺栓孔。兩面牆四五十個孔,一路鑿下來著實目眩耳鳴,手發麻心發慌。打完孔擰螺栓,一個一個鋼架擰到牆上。

擰好了鋼架搭木架,開啟了木工模式。我跑去建材市場採購木方,按照規劃方案,兩大捆木方一根一根被裁成需要的長度,然後鑽孔、安裝。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看圖可以發現,實際施工結果跟圖紙又有了差別。這也很正常,計劃就是用來被破壞的嘛。並且很多細節都得根據需要臨場安排,來兩個最亂套的節點大家感受一下: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框架完工,下一步就是面板了。按照木架實際尺寸進行測量,畫出圖紙亂七八糟的。

左牆還好: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右牆就過分了: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淘寶上找了一家賣千年舟E0級環保多層板的商家,可以加錢幫忙把板切好,這可省了大事。一張木工板一米二乘兩米四,規劃不好可浪費嚴重,經過一番拼圖,開料圖紙成型: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雖然還是很亂,但至少開料的工廠能幹活兒了。板材拉回來,還需要根據板縫銜接情況倒角修邊,木工模式火力全開,又是無盡的勞作。提前買的電動工具充分發揮作用,感謝科技帶來的生產力飛躍!

3

常在河邊走·困難階段

終於安裝到最後幾塊面板了,可我遇到了困難:一塊大板尺寸量錯,窄了好大一條。打補丁不現實,無奈只好找商家補貨,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補貨到位繼續開工。然而人生總是驚喜不斷,眼看階段性勝利在望,又出狀況:手指頭受傷了。在此鄭重提醒廣大動手愛好者,電動工具雖然高效,一定要注意安全!

4

從裡子到面子·面子階段

開始“表面”工程了:把最後幾塊板修整完,就開始給木板開巖點安裝孔。孔間距也沒個準數,局部甚至看心情隨意戳,兩個多小時戳了370個洞,密恐患者小心慎入: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洞洞戳好了,還要把板子一塊塊摘下來,把四爪螺母敲進去。四爪螺母設計巧妙,砸進木板以後很牢固。

Tips:好在之前留了個心眼兒,只在板子各角擰了螺絲作為臨時固定,這樣摘板子比較省力。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約400個螺絲敲下來也得費一番功夫,敲好重新掛回原處,每塊板都擰了一圈兒螺絲,確保和框架牢固結合,安全第一!

基礎完成,還要對錶面進行裝飾美化。老丈人說,可以弄點兒貼畫,做成海底世界,多好看!聖旨已下,依然求助於萬能的淘寶,買了加厚型自粘PVC牆紙,再搭配魚形貼畫,抽象派海底世界新鮮出爐。貼得過於凌亂,直男無審美,各位看官嘴下留情。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5

行百里者半九十·收尾階段

最後就是安裝巖點和佈置防護墊。

安裝巖點時,要把一個一個螺栓擰緊,進度出奇慢。想想也是,雖然只買了250個巖點,但是每個都得擰上幾分鐘,還得停頓考慮顏色、大小、形狀的分散度,相當耗時間。而且我擰螺栓的工具也沒選好:大號六角扳手就是根帶楞的小鐵棍,超級硌手,發力也難。耗掉三個下午之後,攀巖牆才大功告成: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還得說說防護墊。由於場地形狀並不規則,一開始的想法是找個沙發廠訂做三四塊形狀合適的大海綿墊子拼起來。但是訂做墊子一是價格不低,二是功能單一,三是不方便收納,想來想去還是買現成的摺疊墊合適。

淘寶找到一家口碑還不錯的體育墊廠家,買了6塊硬墊6塊軟墊,硬下軟上,不規則的位置就把墊子摞起來鋪,剛好把可能摔落的地面全都覆蓋起來。雖然達不到氣墊或者蹦床的緩衝效果,但是緩震避傷還是不在話下的,畢竟總高才2.6米。三折墊子全都疊起來放到牆角或者豎在牆邊也不大佔地方,還可以單層鋪滿陽光房,讓娃在裡面打滾兒。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後來意外地給墊子挖掘出了新用途:蓋房子。下面是個兩室一廳: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最後算個賬:

時間方面,前前後後耗時半年多,主要是週末幹活兒,有效工作時間大概有二三十天。反正比專業隊伍幹要慢得多得多了。

資金方面,電動工具500元;鋼架900元;木方大概400元吧;螺釘、鑽頭等五金件300元(買多了很多);多層板11張加運費和加工費2000元;巖點、四爪螺母、螺栓1700元;墊子12張2500元。

以上總計8300元

來幾張實攀效果:

她老公在家里DIY了攀岩墙,孩子都玩疯了!

最後我想說:我是家裝DIY黨我自豪!

更多有關攀巖牆DIY的問題

可以掃碼去好好住APP和她交流

本文所有文字著作權,歸好好住APP用戶 @xhuhux 所有;任何公司、組織、個人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均不得直接使用、允許使用本文任何內容或用戶的知識產權,一經發現,著作權人將訴諸法律予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