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冷知識:諸葛亮發明了饅頭,可為什麼是人肉餡的?真相很可怕

諸葛孔明是三國英雄中呼聲最高的一位,他一生為忠,識天文悉地理,知陰晴曉風雨,物理和地理兩科學得非常好;他熟知文韜武略,運籌帷幄,堪稱神機妙算,是作戰參謀的一把能手。

智慧太多,就會溢出,有的人會偏向邪惡的方向,但諸葛亮卻將溢出的智慧用在了發明創造上。諸葛亮壓身的世界紀錄有很多,三國中比較出名的有木牛流馬和連發弩。其實他還有很多使用到了今天的發明。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發明了饅頭,可為什麼是人肉餡的?真相很可怕

八陣圖,孔明棋,是三國時期非常時髦的戰術和娛樂方式。八陣圖,又叫八卦圖,諸葛亮用此陣打贏了很多戰爭,不過在熱武器當家的今天,八陣圖已經過時了。

孔明棋,是孔明寓教於樂的消遣休閒方式,用在士兵嚴陣以待的軍營中,以緩解士兵緊張的心情。孔明棋的發明恰恰說明諸葛亮並不是一個只知打仗的冷血硬漢,他也是知道勞逸結合的養生學家。

諸葛亮其他的發明還有火獸、孔明燈等,都是為行軍打仗而創造的。他唯一發明的一個非暴力玩意卻是饅頭,而且這饅頭還有餡(其實應該叫包子,但由於特性原因叫饅頭,下面再表),更驚人的是這餡還是人肉的!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發明了饅頭,可為什麼是人肉餡的?真相很可怕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諸葛亮的七擒孟獲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在他令孟獲心服口服後班師回朝,在路上的小村鎮卻發現了一個滅絕人性的陋習:當地人竟然為了祭祀不惜以人頭做祭品!

這還了得!即使是仇家,也不應採用如此惡劣的手段示人啊!況且他們還是相當有面兒的組織了一大批同族之人一起祭拜。諸葛亮不堪入目,決定來管一管這個閒事。不過不讓祭祀萬萬不可,必須把人頭換成其他的東西才行。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發明了饅頭,可為什麼是人肉餡的?真相很可怕

諸葛亮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以肉餡為裡,外包麵粉做的皮,捏成人頭的形狀,把它作為貢品,稱之為“饅首”,意思就是饅做的腦袋。當地人為了效果更真實,便把肉餡的材料選為了人肉。

但是隨著發展,祭祀的人發現找符合條件的肉餡非常麻煩,而且就算千方百計的找到了也是包在裡面,外人看不到,沒什麼意義,所以乾脆就以其他其他肉類代替或者不包,只以饅首的外形為主要。

後來大家發現,這祭品不僅可以祭祀,而且拜完了還能吃,不浪費!首即頭,所以饅首又叫饅頭,諸葛亮的這一發明流傳到了今天,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會把包子叫做“肉饅頭”,原因就在這裡。

參考書目:《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