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1、黃帝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在司馬遷的考證中,中國朝代夏商周之前,是五帝時代。

這個時代,大約在公元前30世紀,到公元前21世紀初的這段時間。

五帝之首,就是黃帝。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黃帝塑像

黃帝的記載,能夠找到的最早古籍是《國語·晉語四·重耳婚媾懷嬴》,其中有這樣的記載:“昔少典娶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黃帝作為一個具體的遠古之人,他有比較完整的個人資料:

中 文 名 軒轅黃帝

外 文 名 Huangdi;Yellow Emperor

別 名 軒轅氏

本 姓 公孫,後改姓“姬”

本 名 軒轅(也是號)

氏 族 有熊氏(又稱:縉雲氏,帝鴻氏,帝軒氏)

自 稱 黃帝(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

國 籍 中華

民 族 華夏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2717年(農曆三月初三)

逝世日期 公元前2599年

職 業 華夏部落首領

主要成就 中華民族人文初祖

主要成就 統一華夏部落

都 城 有熊(今河南新鄭)(也有認為“有熊”是圖騰)

發明創造:房屋,衣裳,車船,陣法,音樂,器具,井田等……

代表作品 《黃帝內經》(約戰國時期成書)

部落標記 龍圖騰

配 偶 嫘祖等4位女人

兒 女 青陽、昌意、夷鼓等25個,女兒1個

壽 辰 118歲

父 母 父少典,母附寶

祭 祀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葬 地 橋山,陽山,荊山,涿鹿

臣 屬 倉頡、大鴻、風后、力牧、常先等

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黃帝並不是一個孤立之人,而是一個世系的政權系列。

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黃帝群體

黃帝世系的政權系列被認為如下:

第一任 軒轅酋長姬邦卉(未稱帝)

第二任 黃帝姬芒

第三任 黃帝姬蔡

第四任 黃帝姬豕

第五任 黃帝姬本

第六任 黃帝姬常

第七任 黃帝姬號

第八任 黃帝姬咁(咁:xián,二聲,音“銜”)

第九任 黃帝轉茸

第十任 黃帝貫俞

第十一任 黃帝恚文(恚:hui,四聲,音:會)

第十二任 黃帝成契

第十三任 黃帝仡諒(仡:音不讀yì,讀ge,二聲,音:格)

第十四任 黃帝江陽

第十五任 黃帝昌塊

第十六任 黃帝號次

黃帝軒轅氏政權歷十五任帝位,傳國四百六十一年,至此結束。

所以,華夏的黃帝,在某些研究者的認知中,總共有15個,使得它成為一種職位。

歷史上,還出現過“黃帝紀年”,簡稱“開元”。

一般認為,西元(公元)2018年就是開元4715年。

無論黃帝是具體個人還是帝位泛稱,它是遠古的大帝,這已成為現代普通人的常識。

2、皇帝

華夏曆史,上古有三皇五帝;到了夏商周和春秋戰國時代,最高統治者稱“王”或者“大王”,偶然稱“帝”。秦王嬴政滅掉其他國家,統一中國之後,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創“皇帝”,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正式稱號。秦始皇嬴政成為中國首位皇帝,史稱“始皇帝”。

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始皇帝畫像

2000多年來,“皇帝”取代“王”、“大王”、“帝”,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稱謂。

所以,黃帝不是皇帝,皇帝亦不是黃帝,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含義。

或者說,民間熟悉的最高統治者,在秦之前,稱謂多樣,自秦開始,只有一個稱謂。

3、上帝

上帝,含義比較複雜,有多個指向。

(1)基督教和猶太教信仰的至高神。

上帝,本身是指至高無上統治者,在基督教等引入中國後,作為同義詞,將其用作猶太教、基督教信仰的創造宇宙的神。被視為宗教信徒至高無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大家熟悉的上帝是耶和華,他的兒子是耶穌。

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耶和華畫像

(2)中國傳統信仰中至高神

在殷商甲骨文中,「天」與「上」或「大」字通借,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有“帝”、“上帝”、“天”。儒家繼承商周的禮制,祭祀的最高神,稱之為“昊天上帝”(華夏至高神),就是中國傳統意義的“上帝”。“上帝”也可指“五方上帝”(東方上帝太昊伏羲,南方上帝神農,西方上帝少昊,北方上帝顓頊,中央上帝軒轅),五方上帝可稱上帝但不可稱“天”,只有昊天上帝才可稱“天”。

(3)中國道教的上帝

在同樣是中國傳統的道教中,有一位全稱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或“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就是“玉皇大帝”,有時候稱“玉皇天尊”、“玉皇尊帝”、“玉皇大天帝”、“玉帝”、“昊天上帝”、“高上玉皇”、“天公”、“老天爺”,被視為天界和神界最高的統治者,相當於人間皇帝的化身。

黃帝皇帝上帝,三者的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玉皇大帝塑像

(4)拜上帝會的上帝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洪秀全,在清朝末年,曾經創建拜上帝會的秘密組織,自稱上帝的兒子。他所信奉的上帝,是受基督教佈道書《勸世良言》的影響,結合中國農民的認識,創造出來的土洋結合的上帝。

中國的歷史學家之中,也有學者將三者混在一起的。

(1)少量古籍之中,將“黃帝”寫成“皇帝”,比如《風俗通》則作:“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但在《易經·繫辭》中寫的是:“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從音韻學上講,黃、皇同音同聲,故“黃帝”即“皇帝”。在《尚書·呂刑》中皇帝與上帝也互相通用。這樣看來,黃帝似乎可與皇帝、上帝劃等號了。

(2)由於有這樣的古風存在,所以,有近代的史學家,在進行研究之後,提出了“黃帝即皇帝,亦即原始人意識中的上帝(上天)”的觀點。比如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就是根據《風俗通》、《春秋繁露》等古代文獻的記載,把原本寫作“黃帝”的地方,多寫成“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