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供需漸緊,這裡有一份電力市場風險提示書,請查收

全文1736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email protected]

2018年5月18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佈《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7》,預計未來三年,多個省區電力供需逐漸趨緊,個別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其中,河北、江蘇、浙江、江西、海南等地區負荷高峰時段可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陝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廣東等省區電力供需逐漸趨緊。

部分地區部分時段的供應壓力首先體現在跨省跨區送受電上。

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早前發佈《關於開展2018年4月月內臨時電力交易的通知》稱,根據5月份西電東送月度會商會中雲南電網公司彙報的電力供需情況,受水電發電能力不足、部分火電企業嚴重缺煤等因素影響,雲南4-5月份省內電力供需形勢趨緊,暫無能力增送市場化交易電量。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發佈《雲南電力交易月報》,2018年4月,雲南省內重點行業開工率56.50%,同比增長6.1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02個百分點,其中鋼鐵行業開工率同比增長22.85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5月瀾滄江流域來水較多年平均水平偏枯1成左右,金沙江流域來水與多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他流域來水偏枯0-3成左右。

根據2018年西電東送省間協商會議預測,廣東夏季高峰時段電力供應不足,最大電力缺口200萬千瓦左右,如果出現極端高溫天氣負荷進一步升高、西部來水偏晚或偏枯送電能力不足等,電力供應缺口將進一步增加。

據相關媒體報道,2018年5月2日,山東省經信委發佈《2018年全省電力迎峰度夏預案》。其中提到,2018年山東夏季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張,用電高峰期存在500萬千瓦左右的供電缺口。

省外來電的不確定因素被列為首要風險——錫盟特高壓夏季可能停送山東,華北電網將停送錫盟至山東200萬千瓦電;國家能源局將錫盟原配套給特高壓交流、今年新增的334萬千瓦電源經錫泰直流臨時調劑至江蘇;根據國家制定的跨省區優先發電計劃,魯固直流年內最高送電負荷700萬千瓦,但受配套聯絡線建設滯後影響,夏季最高送電能力預計僅為370萬千瓦。

僅從電量供需兩端看,買方市場似乎有向賣方市場趨近的態勢。但業內人士評價,通道仍是稀缺資源,同時部分新建通道又不能滿送,要解決跨省跨區送受電問題任重而道遠。

同時,電力供應趨緊讓煤電企業在煤價“不友好”的失落之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但大力推進清潔能源消納的方向卻不會再給煤電以充分生長的空間。

在2017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做出了用發電權交易增加清潔電力供應,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大幅度提高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等重要指示。

2018年4月28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發佈5月份全國部分區域電力交易結果,由甘肅新能源發電企業替代江蘇燃煤發電企業發電,涉及4家發電集團,其中,江蘇省內發電企業5家,甘肅地區新能源發電企業32家。經測算,可減少煤炭消耗約3.87萬噸。

不過據瞭解,江蘇此次參與交易的轉讓雙方多來自同一發電集團。一位瞭解交易的業內人士稱,這倒是走了一條“最順暢”的路,避免了不同主體間對量價的反覆博弈,但對於只有清潔能源的企業來說可能有欠公平。

電力供應趨緊對省內市場同樣有所影響。部分業內人士判斷,留給電力市場的“窗口期”不久了。

截至目前電力直接交易發電側的聯盟問題並未得到徹底解決,部分省區高峰時段電力供應趨緊可能使電廠聯盟更難被攻破,買賣雙方的“地位”也可能發生悄然變化。

一位仍然從事售電業務的業內人士告訴eo,從現在起就應該與用戶普及供需情況變化,不至於到年末再次陷入價格戰旋渦。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感嘆,上一輪電力市場建設就曾因為供需緊張而停滯,目前中美對比,國內工商業電價承壓,大家都難以接受一個價格波動巨大甚至漲價的市場,留給電力市場建設的“絕佳窗口期”似乎已經不久了。

2018年5月18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佈《關於開展廣東電力市場用戶側日負荷曲線報送工作的通知》,從5月19日開始,廣東的售電公司每日都需要在17:00前報送上一日24點實際負荷曲線和次日24點預測負荷曲線。這被認為是最接近現實的一場模擬,與此同時,電錶數據相關信息的披露再次被市場主體提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