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村辦學校和民辦任課教師們(五)

師生齊動手共建校園

我們的村辦學校剛剛建成之初,除了教室和廁所是村裡給蓋好的,院牆需要建起來、操場需要平整、校園環境需要綠化和美化,這些繁重的勞動都等著老師和同學們共同來完成。

記得建校園的圍牆時,老師們是一邊備課上課,一邊組織學生利用勞動課、課外活動以及他們放學後的時間進行。圍牆是用一塊塊的泥團壘起來的。活泥時,老師們就地取材,堆起土來,摻入麥壤,當時學校周圍沒有水,只能到村子裡的一個大水坑裡取水,老師是一人擔水,同學們就兩人共同抬一桶水。為了把泥活得好,老師們光著腳在泥裡來回不停地踩,等泥活好了,同學們就把泥團成一塊塊的泥團,老師負責壘牆,同學們傳送泥團,幹得熱火朝天。

由於院子的圍牆很長,每天只能壘一兩層。有時候,天氣不好,一旦下雨,還要用草苫遮掩著新壘的圍牆,防止淋雨。圍牆大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壘好,這樣,老師和學生算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園。

那時正是五六月份,雖然天氣已經熱了,幹活時都累的滿頭是汗,但是,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同學們如此,老師們更是如此。想想那個時代,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我們的民辦老師們犧牲自己休息時間,自己動手,建設校園,不講條件和待遇,不叫苦不叫累,這是多麼忠誠於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情懷。還有,那時候的師生關係是多麼的簡單和純潔的,沒有像今天這樣複雜或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情,這怎麼不讓懷念,又怎麼不讓人發出內心的感嘆。

等把圍牆壘好了,老師們又組織學生平整校園,當時的校園由於是墓地,雜草叢生,坑窪不平,光是除草就用了一週多的時間。平整院子時,還時不時的挖出白骨,嚇得同學們丟下工具就跑,有的學生報告給老師,老師來後用鐵鍁端到外面溝裡深埋。我記得當時老師還給同學們講世界上沒有什麼鬼神,只是人自己嚇唬自己,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那時候,也不大懂得這些知識,所以,老師雖然講了,但同學們心裡還是一樣的害怕,這也許是因為同學們年齡小,認知上總有一個過程吧。

我記憶中的村辦學校和民辦任課教師們(五)

學校圍牆建了起來,操場平整好了,老師們又帶領同學們綠化校園,操場周邊栽種了小樹苗,教室前,建了花壇,栽種了各種花草,在教室外牆壁上還開闢了宣傳欄,老師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寫上好看的藝術字體,畫上美麗的圖畫,這樣,牆壁上流淌著文化的色彩,校園裡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朗朗的讀書聲時時迴盪在校園的上空,孩子們像小鳥一樣跳躍在操場上,這是一幅多麼讓人回憶的美麗畫面!

未完待續,歡迎大家關注,並期待您留下寶貴的意見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