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寫不好材料,你只是起不好標題

筆頭哥,最近有點煩耶!不知咋回事,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被掏空了,但寫出的材料領導總不滿意,說不提神、不得勁,這個梗該怎麼破?

舉個例子先,讓我瞧瞧毛病在哪兒?

比如,上週我寫了個項目建設動員會講話,題目是《提高思想認識 加強組織領導 全力打好項目建設攻堅仗》

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弟弟,不是我說,你這標題也太LOW了吧!難怪領導瞧不上眼。我知道問題在哪兒了!不是你材料寫得不好,是你的標題不抓人。

對!對!筆頭哥,你咋忒神呢!每次起標題我都用盡洪荒之力,覺得比給自己的孩子起名還難,快給我說說,咋能擬出有創意、高逼格的好標題?

給文章擬標題,就跟談對象一樣,一打眼就能吸引人,讓人產生好感,願意繼續和你談下去,要不真的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依我的經驗,好的標題應新穎、形象、簡煉、含蓄、扣題,不能太直白、太平淡、太俗氣、太羅嗦、太晦澀。換作我,那個講話的標題就這麼寫:《大抓項目建設,還看今朝!》,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筆頭哥,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讓我像“標題黨”那樣,“語不驚人死不休”!

你明白個毛啊!寫材料能和“標題黨”一樣嗎?好多網文無節操、無底線,以危言求聳聽,掛羊頭賣狗肉,你那樣給材料擬標題,純屬典型的沒事找抽型!好了!作為一個專治各種不明白的老筆頭,今天就和你說說擬製標題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比喻法

就是常說的“打比方”,用一些恰當而巧妙的比喻句式來作標題,達到形象、生動、新穎地展現文章內容的目的,讓人感興趣、樂意讀。

比如,一篇關於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講話,標題是這樣的:《拓渠 引水 澆灌》。文中用“拓渠”來比喻拓寬政治參與渠道,用“引水”來比喻激發參政議政活力,用“澆灌”來比喻推進民主政治建設,通過淺顯直白的詞語,使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再如,一篇關於“放管服”改革的彙報材料,小標題是這樣的:一是

開設模擬審批“直通車”,讓項目落地更順暢;二是增設代辦服務“助推器”,讓投資創業更便捷;三是架設預審代辦“高速路”,讓審批服務更高效。文中用“直通車” “助推器” “高速路”三個詞,來比喻“放管服”改革舉措,使冷冰冰的話語變得鮮活生動,讓人一聽就懂,一看就恍然大明白。

還如,一篇關於信訪工作的經驗材料,主標題是這樣的:《拆掉“隔心牆” 架起“連心橋”》。文中通過“訪群眾當家人

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訴求當家事’ ”“ 把信訪工作當‘家業’”四個小標題,用“家人家書”“ 家事”“ 家業”來比喻信訪工作,令人耳目一新、過目難忘。

二、引用法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就是引用一些詩詞名句來作文章的標題。這樣的標題有文氣、見才氣、長靈氣,不僅意味含蓄、內涵豐富,而且語調抑揚頓挫,讀起來琅琅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窮的韻味。

比如,一篇新聞工作會議領導講話,小標題是這樣的:一、“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做政治堅定、頭腦清醒的新聞工作者;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做敢於擔當、服務人民的新聞工作者;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勤於學習、精通業務的新聞工作者

;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深入基層、求真務實的新聞工作者;五、“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做發現精彩、弘揚正氣的新聞工作者。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做打造精品、追求卓越的新聞工作者;七、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做嚴格自律、形象優良的新聞工作者。文章運用古典文學中的情景交融之法,既契合文意,又頗具新意,顯得靈動飄逸,營造出了一種意境之美。

再如,一篇關於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文中的小標題是這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從城市向農村的探望;“風雨欲來風滿樓”——農村電商開始刷牆大戰;“城頭變幻大王旗”——農村電商戰略紛紛出爐;“千里鶯啼綠映紅”——電商下鄉你追我趕;“你方唱罷我登場”——電商扶貧逐漸成為主角;“風掣紅旗凍不翻”——農產品上行成為新焦點;“前度劉郎今又來”——農村也趕上了新零售的風口。文中引用七個具有強烈畫面感的詩句作標題,生動傳神地敘述了農村電商的發展歷程,讓人頓覺妙趣橫生,產生餘音繞樑、意猶未盡之感。

三、對仗法

對聯該不陌生吧?對仗法就是說擬標題和擬對聯一樣,要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於記憶。當然,形式服務於內容這個原則不能忘,不能“為賦新詞強說愁”,切忌生搬硬套、刻意拼湊,為了對仗而對仗,這樣匠氣就太重了!

比如,一篇關於改革的領導講話,標題是這樣的:《跑出改革“加速度” 按下發展“快進鍵”》。標題中“跑出”與“按下”對仗,“改革”與“發展”對仗,“加速度”與“快進鍵”對仗,形成了一種對稱之美。

還如,一篇關於“放管服”的工作彙報,標題是這樣的:《綿綿用力抓服務 久久為功促落實》。標題中“綿綿用力”與“久久為功”對仗,“抓服務”與“促落實”對仗,使語句讀起來更有韻味,更有表現力。

還如,一篇關於作風建設的經驗材料,標題是這樣的:《用腳步丈量民生 靠智慧破解難題》。標題中“用”與“靠”對仗,“腳步”與“智慧”對仗,“丈量”與“破解”對仗,“民生”與“難題”對仗,似一幅楹聯一樣嚴絲合縫、詞工句麗,產生了言約而意豐的效果。

四、排比法

這是工作報告和領導講話中最常用的一種標題擬製方法,能夠使文稿具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形成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勢,產生強大的鼓動力和感染力,讓文字的表達效果更上一層樓。

比如,一篇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一年工作的回顧部分,小標題是這樣的:一是產業筋骨“壯起來” ;二是城鄉面貌“靚起來”;三是

民生福祉“厚起來”;四是改革開放“快起來” ;五是黨的建設“強起來”。文中通過 “壯起來” “靚起來” “厚起來” “快起來” “強起來”五個排比句,陳述了過去一年工作的成績,讀起來勢如破竹、鏗鏘有力,讓聽者怦然心動、奮然圖進

再如,一篇關於督查考核的領導講話,文中的小標題是這樣的:一是傳遞一種信息,表明一種態度;二是查擺一些問題,總結一些經驗;三是

強化一些理念,把握一些原則;明確一些目標,細化一些任務;五是轉變一些作風,增長一些本領。這幾個標題整齊而不呆板,兼有對仗之美和排比之美,使形式與內容達到了珠聯璧合、完美統一。

五、化用法

這個聽起來有點耳生,其實就是把一些眾人熟知的詩句、名言、名句,稍加改動用作文章的標題。這種標題的好處是,能夠藉助一些經典的語句來借力打力,以收到鑿壁借光,四兩撥千斤之效。

比如,有一篇調研報告,標題是這樣的:《一定把渭河的事辦好》。這個標題把毛澤東“一定要把黃河的事辦好”這句名言,改動了幾個字,取得了異曲同工之妙。

還如,有一篇彙報材料,標題是這樣的:《

崑山之路從頭越》。這個標題把“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句詩,稍加改動,賦予其特殊的含義,讓人頓生悠然神會之感。

再如,有一篇經驗材料,標題是這樣的:《只要功夫深 夢想總成真》。這個標題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格言,加以改頭換面,使之別有一番韻味上心頭,引人產生一探究竟的好奇感。

六、反襯法

顧名思義,就是運用事物之間的相反特點,從反面來襯托正面,使對立的兩極互為映襯,貴在以奇致勝,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這種方法,在文章的主標題中最為常用,一些小標題也經常採用此法。

比如,有一篇關於基層黨建的經驗材料,它的標題是這樣的:《小社區做實黨建大文章》。標題中,“小”和“大”形成了反襯關係。同時,文中的小標題也採用了這種修辭手法,如:

以“小網格”托起“大服務”以“小信息”匯成“大數據” 以“小氣候”優化“大環境”

再如,一篇關於改進作風的彙報材料,標題是這樣的:《幹部只有“沉下去”民情才能“浮來”》。標題中,“沉下去”“浮來”形成了反襯關係。

還如,一篇放管服改革經驗材料,標題是這樣的《用放權讓利“失”和“痛”換取群眾“得”和“爽”》。標題中“失”“得” “痛”“爽”形成了反襯關係。還有,《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帶著問題下去 提出思路上來

》等標題,也是運用了反襯的修辭手法。

七、借代法

就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是通過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的手法,借用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使人產生聯想,以達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具體生動的效果。

比如,一篇關於產業發展的彙報材料,小標題是這樣的:一是拉長產業鏈,讓“高峰”變“高原”;二是提升價值鏈,讓“老樹”發“新芽”;三是培育創新鏈,讓“星火”廣“燎原”。文中小標題,用“高原”來借代產業擴張,用“新芽”來借代增加附加值,用“燎原”來借代創新發展,既形象又生動。

再如,一篇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材料,小標題是這樣的:一、生態保護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二、生態產業必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三、生態惠民應當“敲鼓敲在鼓心上”。文中小標題,用“按下葫蘆浮起瓢”來借代顧此失彼,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來借代對症下藥,用“敲鼓敲在鼓心上”來借代抓住關鍵,語言鮮活接地氣,讀起來很有味道。

八、定義法

定義法是數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感覺有點抽象,說通俗點,就是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觀點,通過下定義的方法揭示出來,讓人一目瞭然地看清楚、看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

比如,一篇關於群眾路線的體會文章,標題是這樣的:《讓群眾沒有不滿意才是群眾最大的滿意》。

再如,一篇關於放管服改革的經驗材料,標題是這樣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就是改革的切入點》。

還如,一篇關於改進作風的彙報材料,標題是這樣的:《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

還有,《走下去才能實起來》《群眾的“表情包”是檢驗工作的“晴雨表”》 《團結是一種執政能力》《還是問計於民好!》,等等。這些都是採用定義法來擬製標題,語言簡潔明快,主題開門見山,讓人讀起來輕鬆解渴。當然,這要求作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提煉能力,屬高難度的技術活。

好了,先給你說這麼多吧!還有擬人法、疑問法、迴文法、頂真法等等,那些都不太常用,就不說了。

筆頭哥,受教了!沒想到單就一個標題就有這麼多的門道!看來還是要借老筆頭得道會員這個平臺好好地學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