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這麼高,建造成本之低嚇你一跳

一邊是買房人對房價的望洋興嘆,一邊是開發商利潤的諱莫如深,一面是居有其所的望眼欲穿,一面是嬗變與常態的輪番上演,這樣的市場鏡像仍在展示。


房价这么高,建造成本之低吓你一跳
房价这么高,建造成本之低吓你一跳​​房價在何種區間才是合理健康?究竟房產商開發房子能賺多少錢?何時才是購房者入手好時機?眾所周知,房價的漲跌和供不應求有著密切的關係。導致房子供不應求的局面,可能是因為需求壓抑後的集中爆發,也可能是因為一二線城市土地供給不足。房地產市場的週期性變化、大中城市市場供給側改革、流動性過剩等等,這些都是推高房價的原因。更有專家預測說,五年內房價是跌不下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原因就是“央媽”一直在給樓市託底;再一個原因是,受營改增影響,地方也沒法真正去打壓房價。

房价这么高,建造成本之低吓你一跳​另外,在一個曝光的房子成本計算表中,可以讓我們對房價的形成,有更全面的認識。房價的構成有五種:第一項是工程建設及配套成本;第二項是財務、銷售及管理費用;第三項是土地成本;第四項是各類稅費;第五項是企業利潤。一般來說,在這五項構成因素中,前面兩項中的建築成本、房企管理成本相對穩定,後面三項才是真正影響房價的變量——土地成本約佔房價20%~30%;各種稅費大概歸納起來有120多項,占房價的30%~40%;還有一塊是企業利潤。這三大塊加起來,約佔房價總成本的70%~80%。 剩餘的就是建造成本了,自己算。
房价这么高,建造成本之低吓你一跳​也就是說,如果要嚴格控制房價,想讓房價真正迴歸到合理水平,就要著重從這三個方面(土地成本、稅費、企業利潤)入手進行限制。建築成本、房企管理、土地成本、稅費,這些前期成本,看似由開發商承擔了,但最後還是會通過房產銷售,分攤到購房者的身上,羊毛出到羊身上。試想,如果麵粉貴了,麵包也不會便宜到哪兒去。所以,想到房價更加健康合理,一是開發商要杜絕暴利;二是要完善土地出讓制度,控制地價過快上漲;三是完善房地產稅費體系。對於精明的購房者而言,買房也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活,也更像一場心理考驗戰,對置業買房最優方案的精打細算,對市場洞察後的快準狠入手,以及懂得遊戲規則後的理智沉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