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區塊鏈自從去年開始就被廣泛提及,區塊鏈技術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引領下一個時代的技術,所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會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區塊鏈相關,相關平臺的自媒體文章,也會主要以區塊鏈為主,希望能夠結識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大家共同學習,能夠在區塊鏈大潮中獲得自己的成長和收穫。

區塊鏈稱得上是這兩年的一個現象級概念,儘管大家都在談,而且也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那到底什麼才是區塊鏈呢?能夠最直接用來概述區塊鏈的一個詞就是“分佈式記賬”,所以基於這個認識,我們不妨從記賬歷史的演變這個角度來探究區塊鏈的誕生以及分佈式記賬這種技術又為什麼會成為能夠引領未來經濟社會變革的一種技術。

如果將時間倒回到原始時代,也就是是在數萬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先記賬的方式也很直接、原始。記賬全憑自己的記憶。比如今天打獵達到了幾隻羊,幾頭野豬等等。全部靠及已完成。

而往後隨著經濟的發展,部落的人數越來越多,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部落裡開始出現用不了的東西,用經濟學的話講叫生產者剩餘,這個時候部落裡的經濟訴求也開始變的複雜起來,僅僅憑藉著記憶計數已經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於是新的記錄方式開始出現,人們發明了簡單繪畫和直觀繪圖兩種方法。所謂刻畫就是利用各種符號來記錄,繪圖則是將整個場景畫下來。至此,記賬的萌芽開始出現。

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部落裡的人數越來越多,需要記錄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繪畫和刻畫這種費時費力又需要佔據大量空間的記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於是一種全新的記事方式誕生了,也就是家喻戶曉的結繩記事,關於結繩記事,相信我們每個人在中學時代的課本上多少都有所瞭解。相較於之前,結繩記事的先進性表現在對記錄對象、數量變化、最終結果都形成了確定的表現形式。至此,我們從中也能夠看得出結繩記事已經開始表現出後來帳簿記錄的一些基本原理,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賬本的起源。

再往後到了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發展,剩餘物品越來越多,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分工進一步擴大,文字的出現更是將記事水平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開始使用早期的一些文字敘述式的會計記錄方法,其中一些收支的事項開始按照時間的發生順序形成了流水賬。

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公元前5世紀,隨著古羅馬和古希臘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原來的流水賬中出現了日記賬和現金出納賬,也就是按照時間、物品名、人名、資金貨幣等分別設置的類似於賬戶的賬本,至此,開始進入到了單式記賬時代。

既然提到了單式記賬,就不得不說流通比較廣泛的複式記賬法,中國傳統的複式記賬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龍門帳,後來又發展為四角帳,西方的複式記賬出現在12—13世紀,被一些意大利商人和銀行家所廣泛使用。複式記賬的優勢在於不僅能夠核算出經營成本,還分化出了利潤和資本,一定程度上在那個時代保證了企業經營的持續性。

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而再往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帶來的信息的大爆發,企業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其經營者和所有者往往不再是簡單的一個人,幾乎每一個管理者都有看賬本的需求,需要處理的工作也越來越複雜,比如一家企業的大股東,聘請了一些職業的經理人去幫他打理公司,到了年底要分紅的時候,相關的財務數據顯示他應該分得1000萬,但是他仔細看了一下公司的賬本卻發現,過去的一年僅僅廣告的投入就高達5000萬,比自己應得的分紅還要多,因此為了解決這個信任的問題,這些企業的擁有者們選擇了僱傭一個第三方專門記賬的人員或者機構,幫助自己完成企業財務的管理,這也是記賬歷史的後續發展。而隨著記賬需求的不斷增多,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因為賬目問題而產生的信任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會計這個職位也就應運而生。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是將會計行業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即會計電算化時代。

而當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斷朝著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對記賬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隨著技術的發展,記賬手段不斷完善和創新,但是信息不對稱和信用問題依然存在。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企業的負責人,面對第三方的機構給你的會計報表,你真的能夠完全相信嗎,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會懷疑這個第三方機構和企業私下勾結呢。而區塊鏈技術正好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是比特幣的底層應用。可以將其看做是一個分佈式的共享賬本。

從賬本的演變史來看區塊鏈的本質

從賬本的演變歷史這個角度來看,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共享的賬本系統,他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首先,他是一個可以無限增加的巨型賬本—每一個區塊相當於這個賬本中的每一頁,增加一個區塊,就相當於賬本多了一頁,而這一頁可能包含一條甚至多條信息。

其次,這個賬本的每一頁都被加密而且有著嚴格的順序,—賬本中的每一個賬目信息都被打包成一個區塊,並且嚴格做了加密,最後蓋上時間戳。每一個區塊嚴格按照時間戳的順序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總的賬本。

第三,去中心化—賬本上的每一個區塊上的數據都可以由網內網外的用戶共同去維護,一旦某個數據發生了變化,全網與之相關的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