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庄子》中的这个故事,可少走10年弯路

悟透《庄子》中的这个故事,可少走10年弯路

一部洋洋洒洒的《庄子》可以说处处充满着睿智的故事,本文准备介绍的即是其中之一。悟透了这个故事,我们或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这是一个讲国王与厨师的故事。

厨师姓丁,所以在古代人们都会亲切的称他为“厨师丁”,这位厨师丁很了不起,他有一门绝技就是杀牛。据说他在杀一头牛时,每次将刀划过牛的瞬间,都有某种音律产生,这些“希希嚯嚯”的音节最后竟然还能变成一组组舞曲,非常有节奏感。

国王看到厨师丁杀牛的技艺这么高超,实在忍不住就问他:“我说老丁啊,你这水平也太高了吧?杀牛怎么能杀到这种水平呢?”

听到国王问话后,厨师丁赶紧放下手中的刀,慢慢说道:

“陛下你是有所不知啊。我这不是水平高,我可是在用道杀牛啊。想当初我刚开始杀牛的时候,我还看到的是一整头牛;三年之后我已经看不到一整头牛啦。而到了今天,我已经不需要用眼睛看了,靠感觉就可以开始动刀。”

这位厨师丁越说越兴奋,又开始与其他厨师比较起来:

“一位好厨师至少每年就要换一把刀,因为他是靠割肉来杀牛的;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因为他总是会砍到骨头。但是我厨师丁这把刀可是整整用了19年,杀了上千头牛,刀刃却像刚磨过一样。”

悟透《庄子》中的这个故事,可少走10年弯路

牛的骨节处有缝隙,刀刃却很薄,拿薄薄的刀刃去对付牛骨节,自然可以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

这就是成语“庖丁解牛”的故事由来。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或者矛盾就像是这个故事里的牛一样,经常会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能屈能伸的人也许会懂得以柔克刚,用“割”的手法慢慢把生活中的难题解决了;但很多固执蛮干的人也许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硬上。几番折腾下来,也许问题没解决,自己反倒是泄了气。

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何不向这位厨师丁学习学习?从问题的缝隙中切入,不用蛮干,不用硬上,多分析研究,只有以最科学省力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