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2.0版 夯实全面开放基础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实际行动证实了习近平主席前不久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提出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夯实了开放基础

此次《方案》是继2015年国务院批准广东、天津及福建为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总体方案之后,对三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和部署。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就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广东、天津和福建于2015年挂牌,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于2017年挂牌运行,至此,全国自贸试验区的数量达到了11个,形成“1+ 3+7”的试点格局。同时,各自贸试验区深入探索、大胆尝试,目前已形成153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分批次向全国推广移植。

白明认为,自贸试验区建立的初衷,就是一块试验田,意图把通过试验形成的一些做法、模式进行推广复制,从而带动整个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最早建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些年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升级到了3.0版本。《方案》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提升功能的方案,广东、福建和天津的自贸试验区将会升级到2.0版本。相信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其他七个自贸试验区也会升级。

白明表示,这说明我国自贸试验区不仅是在面积上越来越大,在范围和水平上也得到了提升。这种梯度扩展的过程积累了更多经验向全国扩展,如负面清单制度等。“在这种情况下,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为我国整体开放水平的提升夯实了基础。可以说,自贸试验区相当于改革的先锋,后面其他地区大面积地跟进后,从而促使我国整体开放水平提升。”

自贸试验区各自形成鲜明特点

任鸿斌表示,《方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改革关键环节,在多个领域深入开展改革探索。三省市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根据自身特点,还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任务。

其中,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提出了建设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等18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天津自贸试验区围绕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出了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推动前沿新兴技术孵化和完善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等16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福建自贸试验区围绕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提出了打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透明化和加强闽台金融合作等21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白明表示,升级版的特点就是从整体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但更为重要的看点在于每个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总结出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经验。他逐一分析了三个自贸试验区的特点。

广东自贸试验区要对接“两区一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以及对外开放的新枢纽,总结出的一些推广复制经验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外合作的律师事务所。福建自贸试验区面向闽台合作,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证合一”,一证通天下,减少企业跑腿,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背靠京津冀一体化,一方面参与日韩为主的东北亚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欧亚大陆桥服务于“一带一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特点,如融资租赁、汽车的平行进口等。

“这些自贸试验区既有统一经验,也有特色经验,结合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自贸试验区经验。”白明说。

自贸试验区取得成功得益于制度的创新

据悉,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点的不断深入,推出了一批效果好、风险可控的制度创新成果。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对这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行了总结评估,提炼形成了新一批30项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包括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27项和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3项,一共30项。

任鸿斌表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运行以来,在多个领域制度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改革红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

白明认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是国家对于改革的重视和对制度创新的鼓励。我国从过去政策优惠为主逐渐发展为现在建立试验区,制度创新一直贯穿始终。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就是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特别是可推广复制的自主创新,更具有推广经验。

“放手去创新制度,突破一些条条框框,使这些自贸试验区积累了很多可以复制的经验给其他地方尝试,减少其走弯路的机会。”白明说。

对于自贸试验区的未来发展,白明建议,可以向自贸港发展,同时继续扩容。要形成自贸试验区网络,使自贸试验区相互之间可以自由结转。比如,在上海投资的企业,到西安自贸试验区要享受同等待遇,或是享受政策优惠的最大公约数。

此外,白明还希望未来政策不要一刀切。“假设西部自贸试验区平均一亩土地投资强度是100万元,东部自贸试验区平均一亩地的投资强度就是几亿元,如果对自贸试验区面积规定一刀切,对中部地区来说就是一种约束。”白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