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品德好的人?

j江麗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都有很多書籍和論述談到如何做人,如何養成好的品德,這個題目看上去很大,可以寫N篇論文進行論述了:善、孝、廉……每一點都您舉著但就我個人理解,一個能凡事從自身做起,處處替他人著想的人就是品德好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都有很多書籍和論述談到如何做人,如何養成好的品德,這個題目看上去很大,可以寫N篇論文進行論述了:善、孝、廉……每一點都可以出幾本書了,但就我個人理解,一個能凡事從自身做起,處處替他人著想的人就是品德好的人。

我想提到2本書,一本是《論語》,一本是《太上感應篇》。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中國在全世界辦孔子學院,也是想把中國優秀的道德思想文化與全世界分享。

如《論語》中說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重點:每日三省自身,對上級、對朋友對師長是否有自己做得不對不好的地方)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重點:看一個事,做一個事,首先看你自己會不會去做去承受,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不要讓施加於別人)

還有有一本書也很重要,道教的《太上感應篇》,這本書就好比我們現在唸的公民道德課,像小學課本的《朱子治家格言》一樣,等於是國民道德須知,道德品行手冊 一樣,也是中國古代闡述人倫道德的一本書。

其中說到: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重點: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這和論語中一日三省,真是出奇的所見略同啊)

一日24小時,1440分鐘,如果時時刻刻都能不斷警醒自己,看到自己的過錯並改正,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不斷接近品德更好的境界。

請問你能做到一日幾省呢?


身邊的佛法

首先是孝,孝為百善之首。作一個普通人,首先要有孝道,孝順父母其實是就一種感恩心態,人一出世,就開始受到父母的恩情,這個恩情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以代替。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孝道都做不到的話,其它一切無從談起。孝是一個人最真最切,最基本的品德。



其次便是悌,悌是對兄弟姐妹親人而言,這是一個人的第二基本品德。兄弟姐妹親人和自己是有著血緣關係的人,除了生養自己的父母,這是一群最最與自己親近的人了。一個“悌”字包含了對親人的關愛和容忍,親人與親人之間長期相處難免發生一此小摩擦,所以“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悌是維護親人之相親相愛的第二品德基石。

謹慎和信用是一個人日常做事為人的基本品德。謹慎通常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上,對於個人衣著、行為舉止要端莊得體,不要好奇市井亂俗、媚俗的事,不過問譁眾取寵的奇談怪論。與人相處要光明磊落,再小的事,於對別人要有始有終,不能拖泥帶水。

做人要講信用,信用通常表現在說與做上,凡是說話一定要以信用為先,失信的話、欺騙人的話不能說,做不到的話不能說,狡辯的話不能說,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的是非。




不要交不信用的朋友,對於自己的無心之失敢於向朋友坦誠,並認錯。

為人必然要有能容人的廣闊胸襟和氣度。對人不自私,不在富人前諂媚,不在窮人前驕傲,不貪新厭舊,不在人前說別人個人的隱私。給予別人的,要儘量多給;索取別人的,能少就儘量少。不要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做任何事都要以理服人。

最後便是在行為上親近仁義的人事和學習。“物以類聚,獸以群分”,“與鳳凰齊飛必是俊鳥”。在個人行為上一定要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和事,不要接觸負能量的事。

在學習和修身養性上,力求達到學以致用,愛惜書本典藉,不讀低俗的讀物。


如果一個人在平時的生活行為舉止愛好能做到以上的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和學文,此人百之百是個品德好的人,無疑。

當然,有此素質齊全的人雖少,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不孝之人,絕非善類,萬萬不可與之相交或有利益牽連,此類人連對其有天大恩情的父母都可以不敬,任何朋友都可以隨時出賣的,與不孝之人為友,友情越深傷得越重。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品指人的品質,德指人的素質。一個人胸懷寬廣,誠實穩重,在社會上與人交往,不斤斤計較,得饒人處且饒人,工作上進,受崗敬業,尊紀守法,遠離犯罪,這種人就是品德好的人。反之為拉圾之人。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什麼是品德好的人?這真是不好回答,為什麼呢?因為它存在廣度和對象問題,這些不同那麼答案就完全不同。下面就從多個角度談談什麼是品德好的人。

第一、假如是針對人類本身而言

狹義上看這個就很容易啦!一個樂於助人,能夠公平對待他人,願意吃虧、不會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就是一個品德好的人。這樣的人比較多,幾乎每一個安分守己、遵紀守法的公民,都是品德好的人。從

一般廣義上看,一個人品德好的人,首先是一個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他從事的事業能夠幫助大量的人並讓他們獲得好處,並還能以身作則,引導社會風氣走向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人,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的人是很少的,自古以來為數不多,他們都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他們要不是聖人,就是開國朝代明君,名人、科學家等等。從廣義上看,愛全部人類的人,為全人類謀取幸福的人,才是品德好的人,比如馬列主義思想的共產主義,能幫助實現共產主義的人,才是品德好的人,其他的都算不上。

第二、假如是針對生物界而言

那麼只有能帶給所有生物,延長他們的壽命,讓他們獲得喜樂的人,才是品德好的人。也就是一個能力強大卻無慾無求,毫無分別心的幫助所有他遇到困難的一切生物,才是品德好的人。只為人類或者某個動物群而言,都算不上品德好了。

第三、假如是針對宇宙和大自然而言

這個就厲害了,一般人無法做到,似乎人類歷史以來,根據書籍描述,就幾個人能做到品德好,哪兩個人呢?筆者認為就是四大宗教裡面的人物,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安拉(真主),佛教的,道教的太上老君老子。他們都是造物主或者天人合一的人物,對宇宙負責的人,當然也是品德最好的人。


非想的維度

諸惡莫做諸善奉行

這個是多廣大人群所做的基本規範,能夠做到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夠了。做到也是很難很難得事情啊。

惡和善的概念的理解,符合社會道德規範。惡就是不違法不違反社會公德和傳統的美德,不僅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也適用於人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同生共存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