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文/王人杰

3月20日,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凤凰”1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试车成功,标志着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在液体火箭自主研发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也进一步缩小了与顶级国际航天企业SpaceX的差距。

资料显示,蓝创立于2014 年,已经研发了具有一箭多星的能力的蓝箭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并和丹麦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服务协议,这是国内民营火箭公司首次与其他国家卫星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SpaceX的愿景越来越成为现实

而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也在前天获得富达投资(Fidelity)领投的5亿美元新融资,试图进一步投资来获得该领域持续的领先。这家在2002年由特斯拉董事长埃隆-马斯克创立的公司已经提出了移民火星的构想,并期望通过重复使用一级火箭和飞船,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

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事实证明,马斯克的构想越来越不像空想了,尤其是在去年SpaceX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火箭之后。这支火箭并且首次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回收再利用,有望彻底解决目前制约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本问题,其“近地球轨道”载荷已经高达 63.8 吨,远超我国“长征5号”火箭 25 吨的“近地球轨道”载荷。

更振奋人心的是,SpaceX 有望让宇宙旅游平民化,甚至有望帮助更多的人类实现移民火星的梦想。据悉,猎鹰重型是目前单位发射成本最低的火箭,其1141 美元/千克的近地轨道单位发射成本,远低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德尔塔4重型火箭的 11660 美元/千克。

随着SpaceX的逐步落地,其估值也已经高达215亿美元,较2015年融资时120亿美元的估值增长了近80%。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融资中,就是富达投资集团联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共向SpaceX注入了10亿美元的资金。持续重磅资金的投入,也显示富达投资对于SpaceX的坚定看好。

据悉,这笔资金的去向可能会走向SpaceX正建造能飞往火星的星际飞船,以及即将开展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与此同时,部分投资方急需将股份折现的情形下形成的投资。他们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在二级市场出售股份,总额在1.6亿美元到1.7亿美元之间,占到了SpaceX二级市场股份的5亿美元总额的三分之一。然而,消息称,马斯克已斥资1亿美元购买其中大部分的股份,这些表征创始人马斯克对于SpaceX的持续看好。

一环扣一环,业务上也支持马斯克对SpaceX的看好。就在上周,SpaceX赢得了美国空军2.9亿美元合同,负责将后者三颗GPS卫星送入轨道。如今SpaceX的蒸蒸日上,和曾经那家股价只有5美分,竭力寻求融资,朝不保夕的初创时期相较下形成了显明对比。

合作和协同已成为全球太空领域发展的基调

如前所述,即便在太空领域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SpaceX也在积极践行着与其他公司达成合作和协同,来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进而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

部分卫星公司从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入手,如SpaceX以及Blue Origin、Virgin Orbit、Rocket Lab、Relativity Space、SpinLaunch等;而Spire、Astranis、Akash Systems、OneWeb和Planet等卫星公司则希望降低监控通讯技术在卫星设备上的应用成本。

然而国际上各股力量在太空方面的竞争如今也已经出现差异化。与希望实现登陆火星的火箭性能的SpaceX相比,在去年12月中旬获得9000万美元融资的日本公司ispace,则将注意力关注在月球登陆,并试图在2020年之前开发月球登陆器,并完成两项月球任务。

这些国际以及国内的私人公司也在航天领域中进行不懈的开拓,下面晨哨并购也选取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几家公司向读者做简要介绍:

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Blue Origin) 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旗下的一家商业太空公司,创立于2000年,致力于研发可重复利用的太空火箭。其技术实力强劲,目前来看仅次于 SpaceX。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11月,蓝色起源领先 SpaceX 提前一个月成功发射并回收了它的 New Shepard 火箭,成为全球首家成功发射和回收火箭的公司。

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蓝色起源目标在于把用户带到大约 101 公里高度的太空边缘,让普通人体验一把失重的感觉,并有可能承接卫星发射任务,这一点与希望实现月球旅行、火星探索甚至火星殖民的梦想的SpaceX相差甚远。

维珍银河

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是在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的支持下诞生的,而且与大多数航空公司不同的是,其打造的火箭是不可回收式的,并计划采用太空船公司(The Spaceship Company)研发的类似航天飞机的飞行器帮助人们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

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维珍银河官网显示,大约已经有全球 50 多个不同国家的 700 名顾客为他们的太空旅游向维珍银河支付了款项。

Rocket lab

Rocket Lab 成立于 2006 年,是一家研发小型运载火箭的初创航空航天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并在新西兰拥有一个子公司和发射场。该公司以在火箭助推器中使用 3D 打印引擎著称。至此 Rocket Lab 的 D 轮融资总金额达到 1.48 亿美金,公司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

SpaceX完成5亿美元新融资,牛掰的太空探索企业可不止这一家

去年 5 月,该公司又发射了可以将发动机质量更轻的全球首个采用 3D 打印发动机的火箭,虽然它只是搭载了一个传感器,但却将携带 150 公斤的有效载荷,成功发射到300余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中。

翎客航天

翎客航天,号称“中国版 SpaceX”,作为国内最早的纯民营航天公司,创办于 2014 年 1 月。就今年1月份,其研发的一枚用于垂直起降技术验证的火箭在山东龙口的一处试验基地上升至 2 米高处,随后平移飞行了 10 米后又缓缓垂直的降落到着陆场上。同时,翎客航天还表示已经获得了冯仑等投资的几千万融资并且谈下了国内两家航天院所提供的发动机、并与中国航天集团旗下第十研究院达成合作等。

零壹空间

零壹空间成立于 2015 年 8 月,已累计获得 5 亿元融资。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 OS-X 系列火箭及 OS-M 系列火箭。其中 OS-X 系列火箭发动机已于 2017 年 12 月 22 日成功完成整机试车,目前已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预计在今年的 6 月份首飞,OS-M 系列火箭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后首飞。

正是火箭发射能力不足却成了阻碍人类更好利用太空资源的最大障碍。在卫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越累越多的私营商业火箭公司的入局,将强有力补充全球火箭发射运力。这也在如今陆地资源越来越短缺的现实情形下,给予了人类资源的极大空间和想象力。

资源的多寡正影响着对未来话语权的大小。通过并购国外的先进火箭公司来实现商业航天技术上的弯道超车,或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