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像贵州茅台这样护城河极高的股票?

如何发现像贵州茅台这样护城河极高的股票?

如何发现像贵州茅台这样护城河极高的股票?

如何发现像贵州茅台这样护城河极高的股票?

智子·徐立帆

首先我们来说说到底怎么样能称之为护城河。

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理解:

1、护城河不等于垄断地位。

有一种很常见的误解,就是行政性垄断地位的企业就有很深的护城河。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护城河的形成,应该是自发的,是由企业本身的产品特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等因素决定,而非行政性干预的结果。就像很多年前,商场还是被国营商场垄断的时候,我们根据常见判断来说,国营商店绝对算有深深的护城河,可是如今呢? 垄断能保持这些企业一时的光辉,却保不住一世的地位。行政性的干预不过是造成了护城河的假象,一旦改革进一步推进,这些所谓的护城河根本不堪一击。

护城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公司的产品及其产品形象所产生的,由于这些产品的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严重依赖,这种依赖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第二种依赖,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路径依赖。所谓的路径依赖指的是由于之前一直使用某种方式,一旦改变会导致巨大的成本,让这种方式的改变很难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可能也存在其他产品,但是如果换成其他产品会造成特别大的不便。于是人们会继续固守该产品。

3、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

马克思主义说过,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护城河也是如此,尤其是最近一百年以来,科技迅速发展,导致整个大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护城河也自然会发生改变。宽的护城河会变窄,窄的护城河也有可能变宽。最明显的一个栗子就是柯达在数码时代的衰败,以及诺基亚在智能时代的一度被灭。

说完了我对护城河的理解,护城河的选择也就很明显了。

总而言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被消费者高度认可甚至达到严重依赖的非行政性垄断企业。

当然这句话也不是把所有的行政性垄断企业都排除在外,而是要看到底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的依赖,是来自产品本身,还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第二个那自然是茅台了。由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及历史极其悠久,让茅台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这几年其他酒企也发展势头不错(比如洋河之辈),但是最多只是抢占一下中端或者中高端市场,最顶层的市场永远被茅台占据。消费者对其的依赖自然不必说。而且白酒,这样的一个行业,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是很小的。过去我们酒宴时喝白酒,信息时代又不能喝比特币吧?还是得喝白酒,以后不管啥时代,我觉得中国人好白酒,是很难改了。因此茅台的护城河在国内企业中,真的是相当深的了。

智子·谢昀廷

公司的护城河其实就是竞争优势明显并且稳固的表现。

构成这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品牌影响力、技术壁垒、政治资源、网络效应、渠道垄断等等。

对于贵州茅台这种股票,品牌已经屹立不倒了,供应也是有限制和受管控的,再加上各种政治因素的加持,因为各种习惯性因素的影响,确实是难以撼动的。

要发现这种护城河较高的股票,可以找一些垄断资源型和国民经济基础的行业,股票表现比较稳定,比如港口行业、电信行业等。

智子·朱春禹

这个问题前面两个大神回答的已经很好了,我这里主要感叹一点:如果研究真能做到察微,就能做到知著。即使是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上,精准的预测未来也不是不可能。

这里推荐给大家一篇研报,是我读过的起码数百篇研报中可以排到前三的研报:高盛高华的《转型中国:白酒行业寻找未来10年的新增长引擎》,时间为2013年12月3日,结论为买入茅台。

先呈现事实:茅台自14年1月达到89.94元的底部,此后便开启了一骑绝尘的势头,正如文章所预测的。今天茅台收盘价为731.43元。。。

如何发现像贵州茅台这样护城河极高的股票?

这里不多赘述报告的分析框架,核心逻辑的成功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确认底部。

“尽管目前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复苏时点难以把握,但我们认为,通过观察零售价格、一批价格、终端销量、经销商市场、白酒厂家产量等几个方面综合判断,白酒行业调整已经接近底部。但是行业尚未完成所有传导路径。在我们看来,茅台率先企稳回升,五粮液也有见底迹象,未来半年将依次传导到次高端、中高端市场。”文章开篇就确认行业底部,试问现在市面上多少研报能够做到?

第二,挖掘行业新驱动因素。

“过去十年中作为白酒行业增长主要动力的政商消费已有所放缓。我们认为,未来政商消费即使有所恢复,也可能难以再现高增长。

我们认为,中国白酒行业新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于收入提升:

(1) 第一个动力将来自中产阶层的持续扩大带动的中档酒消费市场的大扩容;

(2) 第二个动力来自富裕消费群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支撑高端民间消费对于政商消费的替代,高端白酒和中高端白酒在经历调整之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很多人可能认为触底触底之后的反弹是周期的重演,但是这篇报告提出这个回升是有新的动力支撑,新的增长引擎来自高端民间消费和大众消费。

第三,合理的估值方法。

报告采用 PEG 方法对白酒公司进行估值,一方面是因为白酒公司短期股价表现与终端零售价格基本一致,因为终端零售价格揭示了未来收入的增长趋势;另一方面,PEG 的回归分析相关性较高,回溯测试的 Alpha 也较高。

此外,报告还利用 Director’s Cut 估值法(EV/GCI vs.CROCI/WACC)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大体一致,尤其是相对回报的排名。又忍不住吐槽现在有些券商报告的估值方法,似乎除了选几个可比公司的PE算个均值,就没有别的手段了。

智子·廉家懿

茅台这类的白酒股票在大众看来都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保值能力、高档礼品属性、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而一路飙涨,但是其实他也是有低谷的时候,连同白酒行业一起曾经遭受过禁止铺张浪费、禁止贪腐等国家政策的围追堵截。并且销量一路下滑,股价和盈利双杀。

但没有人可以精准的预测未来,政策松绑,以及中国人对白酒消费的热情回归让白酒行业再度迎来春天。

说护城河极高,其实可以表现为以下其中某一方面:

1、率先进入某一行业,并以规模占得先机。

2、以其技术、营销、渠道或是管理人资源能力等优势占据主要市场地位。

3、行业垄断或者竞争对手联合,对产品价格具有绝对的定价权。

说到底还是在聊规模、成本、利润。而这三点取决于传统意义供需关系,但光知道供应是多少、需求是多少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挖掘背后的影响因素。供应即意味产能,即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周期等因素。需求又主要取决于工资水平、消费升级、消费偏好。所以这样看起来就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就变得错综复杂了,这里面还没有考虑到进出口配额、政策等限制问题。

究其茅台为何说他护城河极高,白酒行业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但是个人觉得还是在于他的历史发展根基深厚,渠道优势,以及极高的知名度进而带来的品牌溢价。

至于如何发现此类护城河极高的股票,因为每个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一样,产业链特征不一样,所以茅台的壁垒的分析方法不见得就是其他公司的菜,但是方法论总是应该大致一样,就是去在供给端从技术、渠道、库存周转等方面去搜索差异化、在需求端从政策、消费习惯等方面去预测前景。谁在这两方面领先,并且是其他行内竞争者做不到的,那谁就形成了壁垒。

要知道格力的产能只有1年12万台,而如今哪家空调商生产几千万台都跟玩一样,所以说行业周期不同,用作壁垒的优势也不一样,拼不了产能、就要拼质量拼品牌和售后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