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歷史常識——朱元璋的明朝真的來源明教嗎?

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主角張無忌揚名天下的便是光明頂一戰,武林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意圖殲滅明教,危及時刻,張無忌挺身而出

原本身懷九陽神功的張無忌又在光明頂中習得歷代教主才能修煉的乾坤大挪移,一舉成為當世無人匹敵的高手,張無忌一人力挫六大派,縱使手執倚天劍的滅絕也難以攖其鋒芒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常識——朱元璋的明朝真的來源明教嗎?

光明頂一役之後,張無忌成為了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小說中明教一直作為重要的主線出現,故事背景設定於元末的小說中,還曾出現一位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小說在後續交代,朱元璋出自明教,而明朝的國號正是源於明教,而建立明朝之後的朱元璋為了加強集權,取締明教,那麼小說中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根據呢?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常識——朱元璋的明朝真的來源明教嗎?

金庸先生在小說的第二十五章“舉火燎天何煌煌”中曾經訴說明教的起源,這與歷史基本相符,明教起源於波斯,又稱摩尼教,公元三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受基督教義的影響創建摩尼教

公元六世紀到七世紀摩尼教傳入新疆地區,後有傳入回紇,安史之亂後,大唐向回紇借兵平亂,以此為契機,摩尼教開始在中土盛行,但唐朝的歷史上曾發生唐武宗滅佛事件,佛寺的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的收入

再加上唐武宗崇尚道教,深惡佛教,於是在會昌五年開始大肆滅佛,後來歷史上將其與北魏武帝、北周武帝的滅佛並稱三武滅佛,武宗滅佛之後,摩尼教開始成為秘密宗教,在吸收了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的基礎上形成明教,明教便是摩尼教中國化的產物

明教教義相信黑暗遲早會過去,光明終究會來臨,這與金庸先生中所提到教義“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十分相似,和小說中一樣,歷史上的明教子弟也多敢造反

北宋末年,曾多次發生明教造反事件,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方臘起義,自稱聖公的方臘憑藉明教教義中的“二宗”“三際”組織人民,開始起義,一路勢如破竹

到了元朝之後,明教又和彌勒教以及白蓮教融合在一起,元朝末年,順帝統治殘暴無道,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最初的起義多發生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江淮一帶,由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為主導

信奉白蓮教的韓山童、劉福通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開始造反之路,天下響應之人不計其數,起義之人多手執紅棋,頭戴紅巾,所以又稱紅巾軍,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常識——朱元璋的明朝真的來源明教嗎?

終於被逼無奈之下,朱元璋轉投紅巾軍首領郭子興門下,開始自己輝煌的一生,從歷史中我們可得知朱元璋出身紅巾軍,而紅巾軍正是由明教、白蓮教的領導,由此看朱元璋確實出身明教

但小說最後一章說“中原英雄傾心歸附明教,張無忌號令到處,無不凜遵,明教數百年來一直為人不齒,經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變,竟成為中原群雄之首,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都是明教眾人,是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朱元璋確實出身紅巾軍不假,但最後朱元璋剿滅張士誠、平定陳友諒都是依仗自己組建起的勢力,蕩平叛亂的朱元璋未曾倚靠明教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