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為什麼會提出“一夫多妻制”這個建議?

徐耀燕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有什麼提議被提上議程必定是國家的國情決定的,蒙古國就是如此。

蒙古如今面臨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問題,作為一個土地面積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卻只有300萬人口,這相當於一個什麼情況呢?基本上人口密度就是每平方公里只有兩個人,和我大中華人山人海的壯觀景象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地之差。人口少並不重要,更重要的一點是蒙古的男女比例失調也很嚴重,和我們男多女少不同,蒙古是女多男少,所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夫多妻制”才會被提出來。


蒙古人口發展受限從1990年蒙古國經濟體制改制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就開始了,蒙古經濟體制的改變並沒有讓經濟好轉,而是經濟發展的緩慢,導致政府將以前提供的對於生育方面的優惠和補償措施都有所降低,使得許多家庭都無力生育子女,正所謂“飽暖思淫慾”,自己都喂不飽了,哪有功夫去操心下一代的事情。

那麼這個提議提出來以後,在蒙古國內得到了什麼反應呢?不出意外絕大多數男性應該都是歡呼鼓掌的,但女性就是普遍反對了。 在蒙古,女性的文化程度要高於男性,她們認為自己這麼優秀憑什麼還要去和沒有自己優秀的男人在一起,而且還要別的女人爭寵。除了女性,窮人們也不同意這個提議,他們認為這樣窮人可能就娶不到老婆,而富人們就會妻妾成群,這樣社會就會不穩定。


一樹梅花一放翁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一夫多妻制”是男權社會的產物,所以看到蒙古國提出“一夫多妻制”的建議,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蒙古國內的男性所提倡的,但事實上,蒙古國的很多女性也支持“一夫多妻制”,這是否顛覆了你的想象?一個女人怎麼能忍受“多女共侍一夫”呢?這還得結合蒙古國的國情來分析當中的原因。


一、蒙古國國民的情況


(一)蒙古女人普遍比蒙古男人優秀



1、 蒙古女人的平均學歷比蒙古男人高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蒙古國經濟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國有畜牧業被私有化,很多男孩子很早就放棄學業,開始勞動賺錢,所以多數男孩的學歷並不高。然而,蒙古國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工作機會也不多,這些低學歷的男孩,往往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

相反,蒙古的女孩普遍愛學習,所以女孩的平均學歷要遠高於男孩,而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一般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錯,因此,她們不願意選擇學歷和收入比自己低的男孩。


蒙古優秀的女人都希望嫁給比自己優秀的男人,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在蒙古男人當中,優秀的男人只佔了極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很多優秀的蒙古女人都找不到合適的丈夫。


2、蒙古女人的綜合能力普遍比蒙古男人強

蒙古國的女人勤勞能幹,無論是留在牧區放牧的女人,還是在城市上班的女人,她們的能力都很強,完全撐起了蒙古國的大半個天空。其中,在城市的一些重要機關部門,女人佔了過半數的比重,佔比甚至高達80%。蒙古國的女人除了要放牧或上班外,還要料理家務、撫養老人子女、照顧丈夫。

相比之下,蒙古國的男人,個性普遍比較散漫,在外工作沒有女人強,在內又有很嚴重的大男子主義情結,從來不做家務,家裡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交給女人去做。

(二)蒙古女人未婚先孕成普遍現象

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生活上,蒙古國的女人都很獨立,她們完全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和家庭,她們沒有必要再多養一個叫“丈夫”的人,所以除非找到比自己優秀的男人,很多蒙古女人都選擇不結婚。

雖然很多蒙古女人不結婚,但她們依然可以找情人和生孩子。在蒙古國,女人未婚先孕,在孃家生孩子,然後獨自把孩子養大,都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人會瞧不起她們,也沒有人想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更沒有人瞧不起這些沒有“父親”的孩子。據統計,蒙古國的人口只有290萬,但未婚媽媽的數量就達到了6萬人。


二、支持“一夫多妻制”的理由



(一)避免近親繁殖

在蒙古國,男人的數量本來就比女人少,優秀的男人就更少,而蒙古國的未婚媽媽如此之多,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這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後果,一個優秀的蒙古男人,很可能讓多個蒙古女人懷孕,並生下孩子,如果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在不知道彼此的父親是誰的情況下,相愛並生下了孩子,那怎麼辦?近親繁殖有著巨大的危害,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人們認為,如果實施“一夫多妻制”,一個優秀的男人可以娶多個女人,這可以有效減少未婚先孕的情況,生下來的孩子起碼知道自己父親是誰,從而避免近親繁殖。

(二)其他支持者的聲音

對於少數優秀男人來說,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擁有多個漂亮妻子,是件好事,當然會支持。

對於女人而言,她們可以選擇嫁給自己喜歡的優秀男人,這是她們所希望的,雖然自己不是男人唯一的妻子,但總比當男人的地下情人好。

在蒙古國,雖然很多人提議實行“一夫多妻制”,但到目前為止,這也只是個提議而已。之所以沒有實行,是因為我們不能忽視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蒙古國貧富差距大,如果允許“一夫多妻”,那麼少數有錢的優秀男人能娶多個老婆,而大多數沒錢的男人就更娶不到老婆了,這無疑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如果是你是蒙古人,你希望實行“一夫多妻制”嗎?



有書共讀

看到蒙古國這個“一夫多妻制”的提議,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曾提出過“一妻多夫制”的浙江財經學院教授謝作詩。

他曾在博客中撰文《“3000萬光棍”是杞人憂天》,並稱收入低的男人可以幾個人合起來找一個老婆,以解決中國單身男性過剩的問題。謝作詩也因此言論引起網絡上的萬眾聲討。

這兩種言論有著很多共同點,都是頭疼醫腳的例子。


蒙古國地廣人稀、女多男少,但總人口才不到300萬,比適齡男性多出來的幾萬女性並不一定會對低生育率產生多大影響。其實蒙古國低生育率的原因更像俄羅斯和烏克蘭,女子優秀男人墮落,女子更加獨立,那些劣質男自然就被婚姻所淘汰了。

提出“一夫多妻制”的一定是蒙古國的富人,他們才是此舉的最大受益者。蒙古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如果這種“一夫多妻制”建議生效,那些富人的一夫多妻便成了擺在明處的事情而已。這點放之四海而皆準,窮人養活自己都困難,拿什麼養幾個老婆?換句話說,光棍還是光棍。這種提議只是有富人為了滿足私慾找的藉口而已,最終只會不了了之。

而我國則是男多女少,人口基數大,3000萬光棍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這些差距是明面上的,要是細究起來,其實男女比例差距更大。有財力有能力的人可能會一人佔用幾個女性資源,再加上女性經濟更加獨立,選擇單身的大齡女青年佔了不少,今後打光棍的男同胞估計會更多。

與其擔心人家蒙古國的“一夫多妻制”,不如好好考慮下我們自己的問題。

以下純屬腦洞大開:

其實蒙古國如果真的擔心人口增長緩慢,擔心今後出現亂倫隱患,完全可以拓展跨國婚姻。像我們中國勤勞肯幹、體貼顧家的小夥子可是大有人在呢。(這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我們當地有個鎮因為有大量青壯年去越南打工,曾娶回來20多個越南媳婦。)


夜雨如書

一夫多妻制,它是指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一個男子可以與兩個以上的女子登記結婚,這種要上升到法律層面的制度,在目前來說還存在不少的國家。

1.伊朗。伊朗是一個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由於伊朗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而根據伊斯蘭教義,一個男子最多可以娶四個老婆,所以伊朗很多有錢人都擁有多個妻子。

2.喀麥隆.在這個國家,一個男子擁有好幾個妻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新婚夫婦在領取結婚證時,就要決定領取何種結婚證,因為喀麥隆有兩種結婚證——一夫多妻結婚證和一夫一妻結婚證。

3.孟加拉國。孟加拉國也是一個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不過它們比較特別,因為它們的一夫多妻是要繳費的,你娶的妻子越多,交的費用越高,因此也被大家認為這是屬於富人的特權。

縱觀各個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就是宗教原因,第二就是國家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第三就是國家被權貴階層控制,一夫多妻是權貴階層的意願反應。

而對於蒙古國來說,它卻比較特別,不屬於以上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男女比例還沒到嚴重失衡的地步,而他們也不是宗教國家,因此蒙古國並沒一夫多妻制實施的基礎,它之所以提出,只不過是一小部分富人和特權階層的個人意願反應罷了,不可能上升到整個國家層面,直到現在,蒙古國實行的依然是一夫一妻制。


李欽宇

導讀:蒙古國290多萬的人口中,就佔了51%的女性,女多男少的社會性別架構,導致蒙古女性的婚姻問題較為嚴重。 由此,蒙古國媒體表示,提出“一夫二妻或多妻”的建議,有的人甚至認為可將這個建議合法化。 蒙古國單身母親家庭有6萬多個,未婚媽媽居多,還有許多不結婚但夫妻關係的。媒體認為,實行“一夫多妻”,就會減少單身母親的數量。 近些年,蒙古國的社會結構逐漸變化,牧區剩下很多婦女,出現了不少同父異母的孩子。這樣就會慢慢出現一些倫理問題,可能會導致近親結婚。據報道,有些

蒙古國290多萬的人口中,就佔了51%的女性,女多男少的社會性別架構,導致蒙古女性的婚姻問題較為嚴重。

由此,蒙古國媒體表示,提出“一夫二妻或多妻”的建議,有的人甚至認為可將這個建議合法化。

蒙古國單身母親家庭有6萬多個,未婚媽媽居多,還有許多不結婚但夫妻關係的。媒體認為,實行“一夫多妻”,就會減少單身母親的數量。

近些年,蒙古國的社會結構逐漸變化,牧區剩下很多婦女,出現了不少同父異母的孩子。這樣就會慢慢出現一些倫理問題,可能會導致近親結婚。據報道,有些地區已經出現了近親結婚的情況。

所以有人稱一個男人不僅要娶兩個老婆,第二個老婆最好是外國人。這不僅可以避免近親結婚,還可以改善人口質量。

有數據稱,如果1萬名蒙古國男人都娶了外國女子,那麼在兩三年內,生下的孩子就可以為蒙古國增加兩萬人。


戶外視界

99隨便語:蒙古國“一夫多妻”提議由來已久,但並不是為了滿足蒙古男性的慾望,恰恰相反是為了維護蒙古女性的女權。

通常人們說起一夫多妻,總是伴隨著父權制婚姻社會,想象中的一夫多妻,指的是一個男人是家庭中的主宰,幾個漂亮女人成為男人的附庸,乖乖伺候在側。

很可惜,近年來蒙古國所倡導的一夫多妻制,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

第一,蒙古國的最近幾十年。

眾所周知,蒙古族原本是馬背上的民族,以遊牧為生,天性中對於男女之事,與農耕民族有些不一樣,在歷史上,女人相當於牛羊,是男人佔有財富的象徵之一。

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就有44個老婆。

在1949年之前,蒙古是允許一夫多妻制的,但建國後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

早期的蒙古國經濟艱難,國家財政負債嚴重,當時靠前蘇聯的援助過日子,又由於長期實行計劃經濟,蒙古沿襲了遊牧民族的傳統,不僅人口少,而且大城市極少,基本沒有工業,人口分散居住,以畜牧業為生。

在那樣的情況下,蒙古人的生活也算過得去。

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前蘇聯的解體,蒙古遭受了第一次經濟大規模衰退!

在那個過程中,蒙古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所謂的市場派佔據國家權力,大規模的國有資產被私有化,貧富差距彷彿在一夜之間,出現了。

少數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富人,另外還有大批的窮人!

這種情況在隨後的十幾年中,起起伏伏,直至2014年,蒙古國再次經歷了第二次的經濟大規模衰退!

這一次的情況與前一次不同,但造成的後果更嚴重,財富更加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第二,蒙古國的男人和女人們。

蒙古國的男人,沿襲了千百年來的傳統,比較散漫,看起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似乎沒能很好適應,從遊牧生活到現代生活的轉化。

尤其是大部分窮人家庭中的男孩子,很早就不再上學,開始在社會上閒逛。

然而,蒙古的經濟狀況不好,工作機會少,這些低學歷的男人,往往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只能混日子,得過且過。

與男人們相反,蒙古國的女人比較勤勞能幹,由於歷史的原因,更多的女人留在牧區,這些女人長得比較健壯,撐起了蒙古國畜牧業的大半天空。

還有更要命的,蒙古的女孩子們比較愛學習,女孩子的平均學歷遠高於男孩子。

換句話說,蒙古國在最近二三十年裡,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現狀。

成年人口中,優秀男人越來越少,而優秀女人越來越多!

蒙古國目前總人口290萬,其中女性佔51%,但國家機關工作的女性佔52%,教育部門工作的女性佔72%,衛生部門工作的女性佔80%。

在城市中,女性除了與男人一樣上班,還要料理家務、撫養子女、照顧丈夫,因為蒙古男人具有很嚴重的大男子主義情節,學歷越低的男人越嚴重,從來不做家務。

在牧區,又是另一種不同的畫風。

牧區的男人太少,但牧區的女人卻有著養育子女的需求,於是出現了大量的未婚生育子女的未婚媽媽,這些未婚媽媽帶著她們的孩子,獨立生活。

據統計,蒙古國區區290萬人口,目前有6萬名未婚媽媽!

這個數據是恐怖的,以平均一戶三口人計算,蒙古大約有不足100萬個家庭,但卻有多達6萬名未婚媽媽,單親家庭的比例高達6%!

第三,蒙古國的女人們希望一夫多妻制。

蒙古國的女人們學歷高,工作穩定,收入普遍高於男性,她們又很獨立,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養育子女,於是在蒙古國,女性成為單親媽媽就變得很流行。

在那種特殊環境下,女人在外面和男人有了孩子,回到孃家把孩子生下來,獨自撫養成人。

這些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沒有人去關心!

然而,這就造成一個很嚴峻的現實情況,由於誰也不知道彼此的父親是誰,而蒙古國就只有那麼一點人口,優秀的男人只有那麼多,其中一個優秀的蒙古男人,很可能讓無數的蒙古女人懷孕,並生下孩子!

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他們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相愛了怎麼辦?

近親繁殖的巨大危害性,那不是開玩笑的!

想想看,全蒙古國有6%的單親媽媽家庭,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除此之外,很多蒙古女人在內心裡,還是希望有個名正言順的丈夫,但如果堅持一夫一妻制,每個優秀的男人僅有一個合法的妻子,別的女人只能是暗地裡的情人。

第四,不同人群眼中的一夫多妻制,絕對不是一碼事。

在蒙古國,很多人希望國家真正實行一夫多妻制,但不同特點的人群,理解絕對不一樣。

從國家管理者的角度,消除近親繁殖的危害,增加國家人口,讓社會結構更加穩定,消除不安定因素,這些目的都是可以想到的。

從富裕人群的角度,有錢的男人可以名正言順擁有多個漂亮妻子,當然是美事!

從女人們的角度,她們可以選擇嫁給優秀的男人,雖然自己不是那個男人唯一的妻子,但總好過當那個男人的地下情人。

當然了,還有蒙古國的窮屌絲男人們,他們又是何種想法呢?

蒙古男人或許並不希望一夫多妻制!

因為,哪怕實行了一夫多妻制,該娶不上老婆的男人,依舊娶不上老婆,而且由於女人都嫁給有錢男人了,剩下的窮屌絲男人,估計連湯也沒得喝!

但這其實也怪蒙古的男人們,太不爭氣。

比如說,有些蒙古男人持這樣的觀點,他們希望實行一夫多妻制,因為,假如自己擁有兩個老婆,就有兩個老婆幫他賺錢,他就可以有更多錢,拿去買酒喝。

哈哈哈太好笑了,是不是?

結束語:蒙古國所謂的一夫多妻制,已經爭論很多年了,雖然有很多支持者,但畢竟與現代社會的潮流不符,很難真正實行。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算真的實行一夫多妻制,蒙古國的男人也別想輕輕鬆鬆娶上幾個老婆,讓老婆幫他賺錢買酒,因為蒙古國的女人沒有那樣傻。


99隨便

一提到“一夫多妻”,很多男性朋友都蠢蠢欲動,恨不得可以穿越到古代,感受一下何為“齊人之福”!

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骨感。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一夫多妻,還是一夫一妻,沒錢的屌絲仍然只有打光棍的份,自己都養活不起,還想左擁右抱,做美夢去吧!即使可以一夫多妻的不丹,現任國王也明確表示,一生只愛妻子一個人,不會再有其他想法!

對於題目中的問題,以前蒙古確實有人提議恢復一夫多妻制,但並沒有得到社會大眾的響應,因為很多男性連一個老婆都娶不到,就算給了政策,如果沒有實力,還是一樣獨自唱著“單身情歌”!而且如果真的這樣做,有錢人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多娶幾個老婆,沒錢人就會更加娶不到老婆了。

之所以會有人這樣提議,是因為蒙古國本身人口就少,一共才290多萬人,而女性所佔的比例為51%,女多男少的格局讓很多女性找不到適合的結婚對象。此外,由於男性向城市遷移,牧區留下的都是婦女兒童,生下了很多同父異母的孩子,但是這些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同一個父親,有可能會發生近親結婚的現象。

因此,一些人要求立法機構立法允許“一夫二妻或一夫多妻”,認為這樣多社會有益,避免近親結婚和一些淫亂行為。

不過蒙古社會的現實是,由於很多男性很早就參加工作賺錢,所受的教育很少,而女性普遍所受教育程度較高,因此看不起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還有就是蒙古國的男性普遍比較懶散,愛酗酒,只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很多單身女性覺得自己能夠養活自己,何必還要再去養活一個男人!再者,女性未婚在孃家產子很正常,並不會招來風言風語。

基於以上原因,這種想法不過是一小撮人的一廂情願,並沒有真正付諸實施!


打虎拍蠅

大實話: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是騎馬的時候腦袋被摔傷了。

蒙古國有官員提出一夫多妻制的建議確實發生過,但是這個建議當時就被否決了,只是後來被媒體宣揚報道後,反而稀裡糊塗地成了蒙古國的一個標籤。這也真可謂是好事不出門,壞事穿千里了。

遊牧民族男女教育水平差距太大

我們都知道,蒙古國大部分居民都是遊牧生活,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往往是跟著草場的豐茂而就近選擇居住場所。而蒙古國的男又是遊牧的主力軍,所以往往從小接觸的就是遊牧生活。雖然是身體鍛鍊得比較強壯,但是卻也失去了接受室內教育的機會。

而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說,因為不用像男性那樣在外邊長時間漂泊放牧,所以在文化教育水平方面就明顯比男性要高很多。當然,你也不用以為蒙古國的女性個頂個的就是像咱們國家這樣女博士,女碩士這樣的。大部分也就是咱們這兒初中,高中文化水平,只是因為蒙古國的男的太差勁兒了,所以才顯得女的教育水平高了。

但是,在現在這個文化水平決定收入水平的年代,就造成了很多女性看不起男性,導致很多女性不願意結婚。而有些人為了讓這些女性能夠結婚,找到優秀的男人作為自己的丈夫,便提出了這個荒唐的建議。當然,我不認為這是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提出來的,應該也是真的為女性著想。

畢竟,對於這些蒙古國的達官貴人來說,想要私下多找幾個老婆還不算是太難辦的事,也沒必要把這個事合法化。

一夫多妻是一種文明退步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一夫多妻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來說妻子就像是私人物品一樣,日子數量的多少,往往是男性個人實力的象徵。這種現象在當時我認為也是合理的,因為就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來說,確實一夫多妻是正確的,是有利於養活更多的人,也有利於人口的增多。

說現實一點,在當時能夠一夫多妻的也就是那些地主豪紳之類的人,因為他們手裡有更多糧食來養活子女。但是,如果是窮人家庭,有的自己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就別談什麼養活子女了。在當時那個環境下,人口數量就是國家實力的象徵。

但是,在如今的現代文明社會里,人口的繁衍壯大已經不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對於任何家庭來說,都是有能力把孩子養大的。所以,這種一夫多妻的制度也就失去了它最有價值的存在意義。

然而,蒙古國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顯然是文明的退化。因為他忽略了一點:生育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是要想過更好的生活,就不是非生育不可了。

所以啊,我們也沒有必要在這種話題上太過於糾結,畢竟那是人家的事。我們管好自己的事就足夠了。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在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婚姻制度,往往要跟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經濟社會狀態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在社會開化、經濟發達的國家西方國家,由於這裡的女性地位接近男性且信奉基督教,因此社會的普遍觀念是接受一夫一妻的婚姻觀念。而在穆斯林國家,由於宗教信仰的問題,這裡的國家根據宗教教義制定相關法律,所以也就允許一夫多妻的婚姻模式出現,比如沙特、伊朗等國就允許一個男人可以娶四個妻子。

當然了,允許是允許,但並不是意味著男性必須要娶很多妻子,同樣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由於這裡文化教育比較世俗化,所以一般的男性就比較接受一夫一妻的觀念。

但是以上所有的原因,都不適合於蒙古。

最近有蒙古大夫---啊錯了,是蒙古教授提出由於蒙古國男少女多,導致大量的單親媽媽的出現,希望在蒙古能恢復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但是事實真的是因為男少女多麼?好像並不是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

根據有關的數據記錄,現在的蒙古總人口大概接近294萬人(2013年),其中女性佔51%,但是在15~65歲的年齡區間裡,蒙古男女比例接近於1:1(2005年統計)。這就意味著在蒙古能夠婚育的男女基本上是1:1的比例。

但是目前蒙古卻有6萬多個單身母親家庭,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男女分佈的比例不均衡。

蒙古國領土面積約為156.65萬平方公里,但是這裡的人口分佈卻十分的不均勻,首都烏蘭巴托、達爾汗和額爾登特等幾個城市容納了幾乎所有的人口。男性蒙古人由於比較好逸惡勞,因此比較嚮往城市裡的生活,所以在城市裡生活的男性比例比較高。

因此在廣袤的牧區就出現了男少女多的現象,這也使得在牧區,很多男性會同時和幾個女性保持穩定的生活關係。導致很多的單親媽媽出現,出生的孩子也只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但是並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這會很容易導致今後的婚姻中出現近親結婚的問題。

2、勤勞能幹的蒙古女性瞧不上好逸惡勞的男性,寧願選擇單身。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遊牧民族,男子除了騎馬打戰,什麼事情都不用做。而女子卻需要在家放牛養羊、操持家務、養兒育女。

但是等到蒙古步入現代社會之後,仍然秉持著古老傳統的蒙古男人們,因為生活習慣的原因,整天便無所事事,遊手好閒。這就讓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蒙古女性,對本國的男性產生了厭惡心理。

在蒙古國家機關中,任職的女性佔52.3%,其中在教育部門工作的女性佔72%,在衛生部門工作的女性佔80%。這些女性都接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自身的收入也足以養活自己和孩子,因此在生活上完全不需要男性角色的出現,而且沒有丈夫,自己還會少養一個男人,還不用捱打。所以在蒙古國的很多許多女性,特別是優秀的女性根本就不想結婚,男人對於她們來說,就是一個“播種機器”罷了

所以蒙古國出現單親家庭,完全就是其本國的男性天生好逸惡勞造成的。跟宗教、文化、經濟沒一點關係,至於蒙古國的大人們為了避免子女今後出現近親結婚的現象,而鼓吹一夫多妻,我覺得與其提這個,還不如讓蒙古的男人們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該怎麼樣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比較來的實在一點。


落下m

這種觀點出現,其實就意味著蒙古國的不公平存在,進而導致發展失衡。

我們不去鑽牛角尖,簡單的從歷史來驗證,就知道為何蒙古國一直髮展不起來。我國從最早的母系氏族到後來女性淪為附屬品,再到後來的一夫多妻,到現在的一夫一妻。可以說走過了很多彎路,最終到達了平衡。然而蒙古國卻還在岔路上,而且越走越遠了。


男權女權都是不均衡的發展,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一方失衡。最早的母系氏族就是因為太過於看中女性的地位,因為女性可以孕育新生命,而男性則只能外出征戰,這樣男卑女尊的地位,到了後來人們發現戰爭中還是男性作用更大,就偏移了。慢慢的男性的地位越來越高,以前的各種朝代,都是皇帝或者有權有勢的人可以娶妻娶妾,可以同時有好幾個媳婦,這就是地位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這樣的事情到了近代,也是到了極致。所謂物極必反也就是如此了。社會發展到現在,男女基本平等了,為何?因為一切的不平等將會造成更大隱患,或者存在潛在的威脅,而這對於社會來說是允許的。所以,這種制度是不穩定了。若是一個國家真的要發展,那就必須走過這一段路。


蒙古國正是一部分權力集中統治的結果,導致人民利益極不均衡,從而才有瞭如此的結構,允許一夫多妻制度的存在,其實普通人家根本就沒有能力養那麼多人,相反只有一些貴族才能有經濟實力,所以,這其實是維護少數人的利益,這樣的階段,我相信是不會長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