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那么有钱,为什么却不能把电商做更好?

名字都被占用菌

按理说苏宁的起步比京东天猫的起点都要高,按现在的最火的新零售来说,苏宁有着线下一千多家大卖场的布局,要银行有银行有着苏宁银行,要快递有天天快递,要内容有内容视频网站PPTV,与阿里合作的猫宁电商,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意甲国际米兰等,那么问题来了,苏宁为什么就做不了一哥?

我们先从产品上来看问题,苏宁易购网站的体验,我觉得最恨铁不成钢的就是与京东相比毫无优势可言,要知道你苏宁是有着大把资源,众所周知,京东是可以货到付款的,而在苏宁易购,一个偌大后台的大企业竟然连货到付款都不能做到,我不知就这一条,苏宁损失了多少的客户,苏宁有网上,有线下大卖场,还有着自己的快递,为什么就不能开通货到付款这个项目,我是至今都想不明白,真叫人失望。那怕苏宁易购是作出一点点改变,把某一项客户服务做到极致,那市场的份额还会是这样吗?

苏宁银行拿下了14张最全牌照的企业,然而至今你们有在网上及线下看到过苏宁银行的业务吗?苏宁易购本身就有着大卖场,在大卖场里再开一个苏宁银行窗口难吗?京东有白条先购物再还款,阿里有花呗,苏宁呢?至今还是令人觉得可惜的失望,为什么苏宁就不能开通类似的业务呢?

苏宁收购的天天快递前些时间被京东封杀,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至于说那些投诉率这些苏宁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既然都收购了,为何不能把天天快递改造成直营的快递呢?加盟模式的快递怎么能做到达到客户满意呢?本来就是一个喜欢改名字的企业,为什么就不能把天天快递整改为苏宁快递呢?既然都与京东无快递业务,干脆就整改,砍掉加盟模式。

PPTV视频网站,一个在国内有着目前足球类最全的直播网站,看一场网络直播的足球都要收费,可是这个网站除了在我们这些足球迷,还有多少女性朋友知道这个是苏宁视频网站呢?既然是苏宁的,为什么就不彻底把名这改为苏宁视频呢?苏宁电器可以改名为苏宁云商,苏宁云商可以改名为苏宁易购,到了PPTV这怎么就不行了,PPTV聚力,有一点视频苏宁元素吗?PPTV是怎么看就怎么别扭,既然改名为苏宁统一品牌输出。

江苏苏宁足球队在经历了失望2017赛季,今年换掉主帅卡佩罗,罗马尼亚人奥拉罗尤担任苏宁新主帅成绩一直不错,队里也冒出令国人惊喜的黄紫昌,这是直至目前为止今年苏宁最成功的一件事了。

至于国际米兰就真的是拖后腿的收购,当然我们平民百姓也不知道张近东是出于什么目的收购,体育产业是大苏宁体育的后着,可是意甲的商业化程度怎么可能跟西甲,英语相比,况且在国米还没法全资收购,还有30%的股份是致命伤,真要收购国外足球队就应该是像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一样,这样的回报率才是最高的,中国资本下的狼队下赛季已经铁定重返英超了。而苏宁在国米还派出了太子张康阳督战,还浪费了这么帅的太子的自带流量。

我总觉得张康阳就应该出任苏宁电商业务的主帅,为苏宁注入点青春,把太子放在国米实在太浪费了他的能力,像何猷君一样上上综艺,这给苏宁带来多大的流量呢?别浪费了。

以上就是一个普通网民对苏宁电商及苏宁的理解,苏宁是大企业,如果有某些回答不正确的,就请当作是听听民众的声音。


网购值得买

你没有看透问题的本质:起点是所有市场(100%)都是国美苏宁的,他们做电商(价格战)等于自己打自己,所以不是他们傻,而是屁股(100%)决定脑袋。京东的起点是(0%)老子因为小,所以少赚5个点无所谓,但苏宁敢吗?答案很明显,他净利润小于三个点,拼价格战就是找死。还有就是京东在云端,一个点打线下所有点。这个起点结构决定苏宁会一直挨胖揍。有人说,苏宁也可以降价,为什么啦不回来消费者?答案是大家的休闲时间很值钱,没有5至10个点的差价根本拉不动大家注册。而苏宁根本没有这种相对能力。

所以只能被胖揍,这是市场对垄断者的惩罚。


苏宁电商发展整体稳步上升,但是占据绝对大的线上市场份额很难。

其实苏宁易购,只是苏宁的大零售版图里的一部分,苏宁还包括线下一千多家的连锁店,以及现在正在全力发展的苏宁小店、苏鲜生,当下以及未来苏宁仍然是国内举足轻重的零售巨头。

作为曾经苏宁的员工,经历了苏宁易购的初期及困惑阶段,也看到了苏宁易购和阿里相互持股,成立猫宁事业部,苏宁一点一点的完成了线上零售的转型。

苏宁和京东、阿里不一样,苏宁不只是线上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苏宁的线下资源,这部分资源是所有的互联网零售商们羡慕和觊觎的,所以才有了阿里的入股苏宁,京东和腾讯入股步步高零售等等一系列的线上结合线下的动作,未来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线下有着广阔的用户使用场景和无可替代的消费载体作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虽然苏宁电商目前的市场份额属于第二阶梯,但是和国美、当当、亚马逊等一系列曾经的电商热门选手相比,它的转型是成功的。

苏宁拥有完成的互联网金融牌照、未上市的苏宁物流、pp视频、苏宁体育等一系列的资源,布局完整。

当然单从电商的范围看,苏宁确实不是最好的,除了阿里的淘宝-天猫、京东之外,苏宁仍不能算第三,因为还有唯品会、拼多多等等强劲的参与者。

虽然苏宁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内部的流程繁杂、人效低下等等的内患,但是苏宁也在逐渐的转型为互联网因素越来越明显的企业。

对于苏宁这样的没有固步自封,敢于不断的转型的中国企业,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尊重!



苏宁作为主板上市企业,市值千亿,现金储备丰厚。成立27年来,拥有门店数以千家,可以说在传统家电领域里,苏宁与国美就是霸主地位,而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京东的速度是赶超双方,但各自的公司也是不断地发展,比如苏宁与阿里之间的关系。按照阿里入主银泰百货等传统零售企业看,拥有强大线下门店资源的苏宁,一定在未来的智能新零售时代发声,可能会一骑绝尘。

苏宁电商,其实是一直在做,特别是O2O模式火热时,对于苏宁来说是一个梦幻推力。在现在的新零售口号下,苏宁的电商发展,虽然还是以售卖3C为主,但从这个大品类里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心智。因为还有一部分的消费者是没有从网上直接购买商品,但大件商品通常都是家庭使用,对于实际考察和解答都需要线下跟踪和上门服务,特别是售后。这些因素都是苏宁所具备,也是在品质化的前提下,与传统电商价格红利过去后。一比高下的势力。

而谈到足球,就不能不提到恒大足球。恒大地产的名声可以说被恒大足球带到了全中国,乃至全亚洲。足球作为世界上观众众多的体育运动之一,对足球队的收购,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无形的品牌宣传,这是比花几千万打广告更深入人心的方式。苏宁买国际米兰,这个收购在商业上的价值肯定是有,可以说对于这支球队的支持者来说,苏宁的品牌影响力会直接贯穿在西方各个国家。

其实从市场上的各种收购行为,可以发现几个大型互联网帝国,特别是以BAT为首的并购方案在商业行为上,都在对整个中国商业业态在重构。以前的电商仅仅占有10%的份额,但从云计算等技术迭代中,所有的数据采集不再只是从既得网民上来获取,更多的把偏远群体也纳入到数据挖掘中,利用现有的物流体系,不断输送最优质的服务。

而苏宁在做的事情,在跟随趋势的同时,打通线下门店的供应链,以短频快的方式直接重回“新电商”的竞争,这是一个必然,而且正在发生。


魔投谭先生

有钱没钱跟电商本身之间是没有关系。在电商行业,钱能买来的是商品,但买不来的是消费者。其最本质的,电商的发展是靠商品以及顾客的信任度的。

苏宁电商发展所缺少的:

1、线上起步晚。为什么这么说,从阿里到京东再到苏宁和国美,电商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光从阿里和京东就能看出,苏宁已经在电商行业没有发展空间了。

2、经营模式。苏宁开始以线下零售为主,包括苏宁易购、苏宁电器等,刚开始在线下的竞争对手还有国美,在线下的发展也进入到饱和状态,在进入线上销售,而线上消费者已经大部分倾向京东和阿里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3、物流。物流在电商行业是很重要的一环,享受物流快的消费者永远高于不在乎物流速度的。京东的物流是备受消费者欢迎的,苏宁开始没有做苏宁快递时,线上的发展也不是很理想。不过做了苏宁快递后,消费者才有一部分使用苏宁易购购物。

4、客流量。客流量在电商行业是很重要的,阿里就是靠客流量盈利,京东的客流量也是惊人,在京东和阿里已经有固定的客流量时,苏宁的客流量也就大大减少,消费者也会选择自己信任的平台去购物,其他的电商也有稳定了消费者群体。

电商行业不是靠钱就能换来的,但可以用钱不断创新新科技,未来的电商,科技也是重要的领域。


互联网大咖会

这几年的电商花样越来越多,说实话只有给市民带来方便的生活方式才会更好!有些精品只有在苏宁可以买到呀。不错!我上班后的第一部手机就是在苏宁易购买的,当时特别开心😄!


雅雅阁马哈

有幸在苏宁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我看来,除了外在问题,我认为苏宁的没在问题是苏宁无法做好电商的顽疾。苏宁线下电器很成功,但正是由于线下的成功让苏宁对电商总是后知后觉,才被京东超过,也是因为线下的成功,很多大大小小的领导都是以前线下的攻臣,还依旧拿着以前的老思路去玩电商,自然是玩不转的,思想不转变,苏宁易购很难起飞


麦替替

首先你这问题有点不合、有钱并不代表电商也做的好,同样的、电商做的好并不代表能赚钱。但是苏宁这些年也是取得很大的进步,特别是2017年苏宁电商业务明显好转,利润大幅度增长。


趣视文纪录

你又如何知道玩足球是纯亏的!如果玩足球都亏钱天下就没人投资玩足球了!足球表面看似亏钱,但赚钱的门道更多,赌球就是一项不公开的盈利关键,一场球分分钟把一年费用赚回来了,商人又不是傻子,为何总投资足球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