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好未來總部所在地——北京海淀如何為校外輔導熱“退燒”

“我們正在研發一系列的‘溫度計’,能檢查出中小學校、培訓機構是否存在‘搶跑’等問題。”北京市海淀區教委主任陸雲泉介紹,海淀區正在研究制定的“教學進度指導意見”等文件,就“超標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問題明確標準,便於中小學校、培訓機構對標自查整改,也便於相關部門督導檢查。


自教育部等四部門部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以來,各地創新思路、多措並舉,向校外培訓機構亂象“亮劍”,探索出很多破解難題的“金鑰匙”。日前,在廣州召開的教育奮進之筆“1+1”系列發佈採訪活動第二場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等負責人介紹了經驗。

北京市海淀區把專項治理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據陸雲泉介紹,該區成立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組長,分管教育的區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涵蓋了14個政府職能部門和全部29個街鎮,建立了會商和信息報送機制,確立了“全區統籌,依法治理,部門聯動,分類推進,循序漸進,標本兼治”的工作原則。

“將來,海淀區的學生和家長一掃二維碼,就能實時查詢培訓機構辦學資質等資料。”陸雲泉表示,該區正在探索培訓行業標準化建設等長效機制,對該區校外培訓機構“全摸排、立整改;樹規矩、嚴治理;提質量、優引導;控數量、強管理”。

海淀區把疏堵結合、標本兼治視為取得治理實效的關鍵。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海淀區完善“三點半課堂”,向所有自願參與的學生髮放課後服務兩小時的“大禮包”,讓在校外培訓機構上課的孩子迴流到學校,切實做到減負提質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