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蘋果迴應:都是開發者乾的!

前段時間,“大數據殺熟”這一話題可是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殺熟”我們都知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宰客手段,而“大數據殺熟”又是指什麼呢?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就是大數據殺熟。大數據殺熟的實質是互聯網廠商利用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的一種價格歧視的行為。

大數據殺熟?蘋果回應:都是開發者乾的!

當下,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蘋果iOS系統,一個是安卓系統。有網友發現,在使用滴滴軟件打車時,蘋果用戶要比安卓用戶貴一點。除此之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不同的手機系統給出不同的收費價格。以某視頻網站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為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開通則要貴上5~35元不等。網友表示,在大數據時代,就連手機APP都會殺熟了!

大數據殺熟?蘋果回應:都是開發者乾的!

近日,蘋果官方對大數據殺熟作出回應。

蘋果表示,APP開發者百分百擁有定價權。如果開發者提供的是實體商品(如淘寶)或者服務(如滴滴)時,蘋果是不會從中抽成的。因此,如果提供實體服務的企業在蘋果上的售價要比安卓貴的話,是企業的責任,與蘋果沒有任何關係。

蘋果還強調,在蘋果的抽成範圍內,並不是所有的服務購買都抽成30%。在2016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曾調整抽成規則,某些訂閱服務(如微博會員)第二年自動續費,抽成將從原來的30%下調至15%。但某些企業並沒有下調會員服務的續訂費用,因此在消費者眼中,蘋果的服務費用要遠遠高於安卓。

大數據殺熟?蘋果回應:都是開發者乾的!

蘋果還對抽成進行了解釋。蘋果認為,平臺之所以保持抽成模式,是因為其為開發者提供了平臺、開發測試等一系列支持,從中獲取收益並不過分。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抽成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下使APP得服務價格增高。

面對蘋果的回應,許多網友表示不服,認為若不是蘋果對虛擬商品抽成30%,企業也不需要將成本轉給用戶。

小七認為,高科技公司站在技術的前沿,不應該利用基於用戶信息的大數據進行殺熟,這不僅違背了谷歌提出的“不作惡的宣言”,還是一種損害用戶利益的行為。技術應該被陽光地使用,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而不是成為企業掠奪不屬於自己利益的武器。要想使APP軟件得到長遠的發展,應該依賴於專利的保護以及技術的創新,一味提價只會引起用戶的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