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统治利比亚42年,为何只是一个上校,而不称总统或国王?

范柯左

哎呦!卡扎菲可是很在意这个上校军衔的,这可是当年军事政变的一个重要诱因。

卡扎菲是一个天生的军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放弃了的黎波里大学历史系的学业,投笔从戎,考取了班加西的军事学院,成为一名军人。两年以后就被授予通信兵的少尉军衔,3年后又被选送到英国装甲兵无线电通讯学院进行深造,后来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本来似乎少年壮志,前途无量的卡扎菲少尉,回国后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晋升,回国5年后,连少尉的军衔都没有得到。因此,卡扎菲感到前途渺茫,对此十分不满,这成为后来军事政变的一个主要动因。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纠集了对当时国王不满的中下层军官发动政变,政变获得出乎平静的成功,卡扎菲就任10人革命指挥委员会的主席,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晋升自己为上校。至此,才有了卡扎菲上校一说。所以,卡扎菲对上校的军衔十分在意,这基本上是他革命成功的标志。

卡扎菲不是没有想过当总统或是皇帝,但在卡扎菲在执政长达42年漫长的时间里,经历了非洲无数血腥的政权更迭,卡扎菲的时代是非洲独立运动中群魔乱舞的时代,任何一个手中有枪杆子的人都可以宣布独立或是革命,很多国家都是城头总换大王旗,包括卡扎菲自己都是靠军事政变上台的,他完全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在看了太多的独裁者被杀头,包括号称非洲的三大食人魔头,蒙博托、阿明、多伊等,这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博卡萨的结局对他影响最大。

自封皇帝的博卡萨最后被推翻客死他乡

1966年元旦,博卡萨发动政变,登上了总统宝座。1972年他又自授“元帅”军衔,自诩为“中非的拿破仑”,自己封自己为博卡萨一世皇帝。就这么一个皇帝,1986年10月22日,被手下的军人逮捕,最后不光彩的死去。

卡扎菲以利比亚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自居,而没有当皇帝,也没有称总统,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卡扎菲一生中是以“伊斯兰社会主义”革命为终身目标的,皇帝、总统都是世俗职务,而“最高领导人”不仅是事实上的总统,乃至皇帝,还是实际上的宗教领袖,卡扎菲一生的最大梦想就是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精神领袖。另外还有一个卡扎菲是推翻国王上台的,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再去当这个国王的。利比亚还有很多有实力的部族。事实证明,利比亚的其他部族在推翻卡扎菲政权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卡扎菲政变发生在中国文革时期,掌权第二年(1970年)他又效法文革搞了一个社会革命,主要就是清除各种官职称号,认为不称官衔才能为人民服务。从那以后他在公开场合就叫“利比亚革命运动领导人”,而不使用任何官职。这在世界上独一份。


科技文化郑军

历史上皇帝都讲究一个名分,没名没分当皇帝,不仅坐不稳皇帝宝座,而且还会留下可耻的记录。所以在古代,我国的一些藩属小国如果换皇帝,都会向中原王朝来一个国号,以示表示正统。但到近现代以来,现代国家形式出现后,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就成为人人羡慕的位置,很多人为了总统宝座经常发生政变。

但在中东一个国家,该国有个人统治这个国家长达42年,居然连总统也不是,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官而已,此人就是中东狂人卡扎菲。

关于卡扎菲的事,我们在网上和资料里了解很多。卡扎菲27岁就政变成功,成为利比亚的领导人。可令人诧异的是,卡扎菲政变成功后,居然不当总统,对外称呼就是利比亚领导人,这个举动着实让人不解。

从卡扎菲的经历看,他是部队出身,当时政变时也才是连级军官。按理说政变成功后,至少得封自己一个海陆空总司令吧,可是卡扎菲居然只当到了上校,而且对外也称卡扎菲上校。

本来卡扎菲行事就很怪异,他又不当总统,而且军衔才是上校,就更加为卡扎菲蒙上神秘面纱。

其实当不当总统,当不当总司令不重要,关键是卡扎菲牢牢把利比亚抓在手里,对国内那些反对他的人,卡扎菲也会一杀了之。所以在卡扎菲眼里,所谓的总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当年卡扎菲政变成功后,他曾经很羡慕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所以他曾经对国民讲,利比亚的权力属于人民。虽然这种说法带有一定欺骗性,但卡扎菲也身体力行的做到了。

最让人感到奇葩的是,卡扎菲不仅不当总统,而且国家也不设置内阁和议会,就连一部完整的宪法都没有,一切都以卡扎菲的命令行事。但利比亚就是在这样奇葩的国家里,居然生活的也很好。

其实卡扎菲这种做法很聪明,他把任何可以威胁到自己权力的机关全部去掉,实际就是独裁统治,只不过对外宣称却不这样。如果设立总统,那么一整套的国家机关就要相应成立,卡扎菲的反对派就会形成。

所以利比亚在卡扎菲统治期间,虽然表面上进行选举实际选不选都一样,反正就是选卡扎菲一人。

另外,在卡扎菲心里还有一个“老大”的梦想。我们都知道卡扎菲之前很崇拜纳塞尔,但纳塞尔死后,卡扎菲心里就想当中东老大。但当时有伊拉克的萨达姆,还有沙特的国王,还轮不到卡扎菲,但卡扎菲不管那一套,他频繁与欧洲一些强国结交,一时间法国总统、英国首相、意大利总理都成卡扎菲的好哥们,卡扎菲借助外力抬高了自己的身份。

当看埃及纳塞尔曾倡导建立一个阿拉伯联合帝国,当时响应的有叙利亚,不过不久就退出了。所以纳塞尔死后,卡扎菲也有这种建立一个阿拉伯联合帝国的想法。当利比亚总统不如当一个更大联合帝国更舒服。


泥腿看客

第一、卡扎菲是个相当有个性的人,他是埃及的前总统纳赛尔的超级粉丝,而纳赛尔取得政权的时候军衔就是上校,自己不超越偶像的军衔,以表示崇敬和尊重。

卡扎菲和埃及两代领导人都有深厚友谊,当年,身陷囹圄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看到卡扎菲被杀的电视新闻后,一下子就哭晕过去。。。。

2010年,非盟峰会上,好兄弟们最后的合影——本·阿里(前排左一,时任突尼斯总统,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流亡沙特)、萨利赫(前排左二,时任也门总统,后受到联合国多项制裁,2017年12月4日,被胡塞武装组织打死)、卡扎菲(前排中)和穆巴拉克(前排右二)

第二、卡扎菲独特的理念,而自己只是人民的兄长,作为兄长自然军衔不能太高,因此,自己做了上校正好恰如其分。体现自己不贪恋权力,权力属于人民的意思。

卡扎菲的行为做派都是非主流,比如,虽然卡扎菲的亲属团是挥霍奢侈的,但他本人表面还是比较朴素,不住高档宾馆,只认帐篷,甚至在2009年出席20国峰会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帐篷搭建在人家意大利会场外的草坪上,拒绝入住宾馆,还随身带个骆驼(喝奶用)。而且平日处理政务,甚至会见外宾,都是在帐篷中进行的。

第三,革命尚未成功。

卡扎菲自己一直做上校有告诫众人,革命尚未成功,还需努力的意味。卡扎菲搞政变的时候才是少校,后来因为政变功劳升级了上校。而后面40多年,卡扎菲认为自己要建立的革命还远远没有成功,因此,这也一直没给自己升官。

作为北非重要产油国,利比亚人民在石油方面分享了国家财富,截止到2011年,利比亚的人均GDP远高于同期北非国家,名列非洲第一。

教育和医疗彻底免费,虽然质量不是特别好;电和水是完全免费的,燃料是非常便宜的(不到国际价格的十分之一);饮食方面也有许多补贴和价格控制;结婚国家发奖金,生孩子国家也给奖励。

法律规定银行贷款不能要任何利息。(这是伊斯兰教的神圣规定,很多穆斯林国家也有类似的法律)

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且卡扎菲家族长期的高调奢侈,各种炫富的生活,还大搞独裁专制,比如,所有学生必须读他的思想和语录选集——Green Book "绿书"。如果有人说任何一句反对他的话,怀疑他的话,或者表示不愿意关注这个书,有被当场处决的危险。媒体全方位受监控,有媒体人因为不按照他说法和思路报道,很快被捉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Green Book "绿宝书"

萨达姆死后,西方国家就把下一个“推翻暴政”的目标锁定在有过对西方恐怖袭击前科的卡扎菲身上,卡扎菲看得很明白,开始不断向欧美国家示好。

比如,2009年,卡扎菲公开发言说,利比亚逮捕了一些“基地”组织成员,将按美国处理恐怖嫌疑犯的方式对待这些人,卡扎菲称其调整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不再被人指责为“叛逆”国家。

还有,今年初,已经逐步淡出公众视野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突然被巴黎警方拘留审问,据报道,这和萨科齐涉嫌在2007年大选期间接受卡扎菲的5000万欧元巨额非法资助有关。

2009年出席G20峰会,和奥巴马友好交谈,然而2年后.........

2011年,在西方的渲染和鼓动下,内忧外患,民生激愤,短短7个月,卡扎菲政权受到了里应外合的绞杀,轰然坍毁,落得身死国衰。值得欣慰的是:卡扎菲父子比萨达姆死的英勇,他本人也像一位上校一样,真正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卡扎菲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在他执政的前半期,利比亚几乎没有“政府”,他设立了各级人民委员会来作为国家行政力量,而他自己就是“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他给自己加上了“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的称号,至于自己的军衔,他觉得自己是全利比亚人的兄弟,加上他崇拜纳赛尔,纳赛尔发动革命时军衔就是上校,他有个上校就可以了。

卡扎菲的主观意识极为强烈,又非常不按常理出牌,他自诩为纳赛尔接班人,致力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梦想,一度还推动埃及和利比亚合并,他还撰写了《绿皮书》,阐述自己的“世界第三理论”,卡扎菲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自己开辟第三条道路。利比亚新闻媒体天天宣传,卡扎菲也一直要求利比亚人按照他的理论去生活。

不过,卡扎菲统治利比亚42年,基本上掌权的就是他的家族和亲信,他用极具魅力的领导能力和石油财富全民共享使他赢得了相对较高的支持率;同时,他在武装部队、人民委员会体系以及革命委员会三个机构之间搞好平衡,使得他成为这个部落国家的核心支配力量,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团结。

作为特立独行的领导人,卡扎菲是反西方长达30多年,成为西方眼里的“不受欢迎者”,冷战期间,卡扎菲差不多算是苏联阵营,西方奈何不了他,但苏联始终要衰落,80年代美国2次空袭利比亚,随后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被西方坐实是卡扎菲搞的恐怖袭击。

进入2003年,萨达姆倒台让卡扎菲从梦里惊醒,他开始结交西方,主动赔偿洛克比空难遇难者家属27亿美元,即使这件事让整个利比亚饱受耻辱,让卡扎菲在阿拉伯世界的反西方旗手落地了,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希望得到西方谅解,但是无可奈何,他是西方必须要收拾的人,最终2011年,卡扎菲身死政权灭。


云中史记

名称是什么,有区别吗?

是上校还是元帅,重要吗?

关键在于他是个专制独裁者,家天下,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最终被自己的人民唾弃。


刘尚灿

卡扎菲兄弟

自封为非洲“万王之王”,是当代阿拉伯国家中统治一国时间最长的领导人。
利比亚在卡兄的统治下,没有宪法,不设部委,按卡兄的话说,一切权力归于人民。卡兄不当将军并不是没有实力晋升,而时更看重“人民兄长、革命导师”这类称乎。

宴掌柜YANZG

上校也好,元帅也罢。独裁者没有好下场!人类进步的绊脚石,社会文明的枷锁,最后一定会被历史丢入垃圾箱。只可惜推翻独裁需要时间和生命。没有不流血的自由民主,也就是说权利不会自己到你手里!


夏菡名采

对了,统治利比亚42年的卡扎菲只是个上校,而且是没有官职的领导人,一般人只能称“卡扎菲上校”。

2009年7月10日,G8峰会在意大利阿奎拉举行。

官职任命是有年限的,连任期满后必须进行新的选举,连萨达姆执政时也会象征性的搞一下选举,当然得票率基本是100%。萨达姆以民选举的方式规避舆论的谴责,但是从现实来看,卡扎菲比萨达姆更聪明。卡扎菲的方法是:不当官。

1969年卡扎菲发动武装革命上台执政利比亚后,想当什么官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卡扎菲不爱当官吗?显然不是,卡扎菲上台后宣布利比亚没政府、没法律,弄了个委员会,他一手来控制。虽屈居上校军衔,却操纵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卡扎菲家人在各部门身居要职,有人说坏话立马镇压,相对于虚职来说实权才能满足卡扎菲权力欲望。

1982年卡扎菲在长城。

官职任命是有年限的,连任期满后必须进行新的选举,连萨达姆执政时也会象征性的搞一下选举,当然得票率基本是100%。萨达姆以民选举的方式规避舆论的谴责,但是从现实来看,卡扎菲比萨达姆更聪明。卡扎菲的方法是:不当官。

1969年卡扎菲发动武装革命上台执政利比亚后,想当什么官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卡扎菲不爱当官吗?显然不是,卡扎菲上台后宣布利比亚没政府、没法律,弄了个委员会,他一手来控制。虽屈居上校军衔,却操纵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卡扎菲家人在各部门身居要职,有人说坏话立马镇压,相对于虚职来说实权才能满足卡扎菲权力欲望。

卡斯特罗,也是以少校自居。

官职有很多的束缚,而不当官的卡扎菲给他的领导权利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领导利比亚长达42年之久,他在利比亚国内和阿拉伯世界声望可是最高的。和卡扎菲类似的还有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他还只是少校。


图文绘历史

卡扎菲一生最崇拜埃及的前领导人纳赛尔,他将纳赛尔视为革命导师,而纳赛尔军衔就是上校。


当卡扎菲夺取政权后,就将自己的军衔设定为上校,并且规定上校军衔是利比亚军队的最高军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