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是俄罗斯的国宝,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萨沙带大家看一看。

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29期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附近,是一座以各国各时期的装甲车为主要展出对象的军事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训练基地。它是俄国最大的坦克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坦克博物馆。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该馆拥有290辆坦克实车展品,分别归属11个国家,从3吨的轻型坦克到180吨超重型坦克什么都有。这里还有从57毫米到600毫米的40门自行火炮,30辆装甲汽车,10辆侦察及通讯用车和大量后勤运输车辆。总之,俄罗斯历史上所有的老坦克,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1978年9月10日,当时的苏联红军装甲坦克总局决定,在莫斯科郊外的库宾卡训练基地建立坦克博物馆。勃列日涅夫时代是冷战的高潮时期,要求什么都不能落后于西方。

该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力争压倒西方同行。不仅当地政府无偿出让土地,而且红军近卫坦克师还出动大批工程车辆帮助修建展览馆。

谢谢美女摄影师的帮忙,萨沙搞到了博物馆的全部照片。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这是以色列的M51HV超级谢尔曼坦克,也是谢尔曼的终极改进版了,直到70年代还在使用。

众所周知,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美军的主张中型坦克。

即便在二战时代,谢尔曼也不算顶尖的中型坦克,火力和防御力都平平,机动性虽好但航程太短(汽油发动机过于费油)。谢尔曼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容易制造以及故障很少。

到了朝鲜战争期间,谢尔曼已经属于老旧坦克,随后就被淘汰。

为什么以色列却能用到70年代?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以色列建国以后,第一次中东战争随之爆发。

在1949年战争爆发之前,敌人阿拉伯联军有坦克200辆,而以色列仅有20辆坦克。

这20辆坦克中,就有6辆谢尔曼中型坦克,其余基本都是轻型坦克。

有意思的是,这6辆坦克是美国人装作废品丢给以色列的。

为了避嫌,美国人将这6辆坦克的炮管全部钻孔。

以色列人得到这6辆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以后,被迫换装了一战时期德国生产的77毫米平射炮。

因这种火炮太老旧,稍后又被迫换成了105毫米榴弹炮,只能曲射。

第一次战争中,以色列的谢尔曼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但犹太人意识到,未来中东的大战,必将以装甲部队作为主力。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在1949到1954年间,以色列又从各种渠道得到一批谢尔曼坦克,包括装有75mm火炮的M4A1、装有105mm榴弹炮的M4A1、用瑞士M1911式野战炮在本国替换105mm榴弹炮的M4A1、装有75mm火炮的M4A2和1辆装有发射17磅弹重火炮的谢尔曼坦克。

这样一来,以色列的谢尔曼坦克形成了大军,开始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

正在犹太人得意洋洋的时候,他们发现阿拉伯人已经开始装备先进的苏制T-54/55坦克。

无奈之下,犹太人被迫对谢尔曼再三改进。

1950年,以色列通过法国购买的新式炮塔(法制75毫米坦克炮),制造了M50超级谢尔曼坦克。

M50将谢尔曼脱胎换骨了一遍,连发动机和悬挂系统都更换了。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这批25辆M50朝鲜谢尔曼坦克相当厉害,同埃及的T-54/55坦克和T-34/85坦克几乎旗鼓相当。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M50在第二次中东战争表现不错,已经很难应付新的威胁。

在得知埃及购买苏联IS3重型坦克后,以色列决定对超级谢尔曼继续改造。

60年代,他们将M50的75毫米法式主炮更换为105毫米。

因火炮太大,炮塔的空间已经无法容纳,法国人被迫将105毫米主炮缩短了一些。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M51超级谢尔曼坦克。

以色列人还对炮塔进行了改装,改进了炮盾以及炮塔尾舱和弹药储存箱,以便安放新型105毫米火炮用的炮弹。其他改进项目包括用小型紧凑的直流以发电机代替原来的大型蓄电池充电机、在主要武器上方安装1个白光/红外探照灯、炮塔两侧安装2具烟幕弹发射器。

改制1辆M51型谢尔曼坦克大约需要25000个工时,战斗全重将增加到39吨,公路最大速度为45km/h,行程270km。60年代初,以色列总共对180辆谢尔曼坦克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

M51坦克首次现身于1965年的以色列独立人的庆祝仪式上。

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开山鼻祖:M51超级谢尔曼中型坦克

M51坦克参加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已经无力和T62坦克对抗,表现平平。

此次战争之后,1973年,M51基本退出以色列装甲部队现役,转为二线部队使用。

要知道,美国的谢尔曼早在20年前就退役了。

犹太人,真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