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骆宾王的《咏鹅》,第一句只有三个字?

早晨从下午开始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的一种,属于绝句。指五言四句,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近体诗。有仄起、平起二格。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字。咏鹅属于五言古诗不属于绝句。


骆宾王作此诗时只有七岁,当时是即兴的吟诗。一般即兴吟诗有个特点,开始的是大白话,结尾点睛或托底。这三个鹅很可能是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吟出来的。



类似的即兴诗有还有郑板桥的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曹植的七步诗当属即兴吟诗的巅峰之作。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前两句就是大白话,第三句承接,第四句才联系到兄弟情做了点题。这是有个具象到抽象的思考过程的。

很显然只有七岁的骆宾王,虽然观察力已经超常不群,但并没有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这个升华的过程。所以这首诗也只是儿童的启蒙诗。


若水先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先了解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

咏鹅,这首诗是骆宾王7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或许在当时都不能称之为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能算是打油诗,但是为什么就被流传下来了呢?

这首诗写作时间是在初唐,在初唐,那时候还不特别重视格律平仄,所以对这首诗,也就不能拿诗词格律的要求去看待,再说,一个七岁的小孩,能把一件事,一个物象,透过精简的文字组合,表达描写的那么贴切生动,本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看看这首诗,一首儿话诗,在我们小时候都是拿来启蒙读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过来就是:东边游过来一群鹅,他们通体洁白,形体优雅,一个个高傲的挺着脖子,向天高歌。春天来了,春水泛绿,他那白色的羽毛浮在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轻柔的拨开水波,留下一道道涟漪。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番景致啊,和适,安详。

在我们小时候,还学过一首启蒙,也是特别的浅显直白,给小孩一讲,小孩也能懂,那就是诗佛王维的《画》:

画 作者:王维 (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还有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所以,存在即合理。

这些趣意盎然的诗句,我倒觉得应该多一些,多给孩子们讲一些,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孩子们在欢乐中爱上他,生活中爱上他,而不是压一副重担给他们。

记得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所以,看问题,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时代在更替,眼光需丈量。

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工整,手法是独特,修辞造句,用典转折是挺好,但是能够欣赏的人真的很少,不是说不好,我们应该要有雅俗共赏的心态。


苏门侍读

骆宾王的《咏鹅》为什么第一句话是三个字?

在我印象中,骆宾王的《咏鹅》是一首很奇怪的唐诗。

它的奇怪就在于第一句是:鹅 鹅 鹅,

为什么不是:鹅鹅鹅鹅鹅鹅呢?

不是这样才是标准的五言绝句吗?

其实不然,《咏鹅》不是五言绝句,它是属于五言古诗的范围。

而且五言绝句,讲究的是有仄起、平起二格。句数也是固定的,只有四句,每句必须五字,总共二十字。

五言古诗,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了。

这是骆宾王在7岁的时候所作的一首古诗,开篇第一句用了三个“鹅”字,感觉好像是在召唤鹅一样,从远到近的来仔细观察鹅,也表达了自己对鹅的一种喜爱之情。

才有接下来的: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全诗通过对“鹅”的细节描写和动态描写,给我们一种图画感,好像读诗都能看到鹅在水中嬉戏玩耍时的情景。

而骆宾王能在7岁就能写出如此佳句,真不愧为初唐四杰之一。

确实是大才子也。


早晨从下午开始

要用义乌话来读这首诗,wo wo wo,qu xio xio tia guo,bae me fu lao xu,hong zhang be ceng bo!是不是就押韵了?


菓jeby皮

这不是近体诗呀,除了近体诗,也就是常说的格律诗分五言,七言,还有罕见的六言外,不一定要每句都是那么多字,这个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比如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车辚辚,马潇潇。

一句六个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联五言,一联七言。


文沐

诗,就是歌,古人唱的歌而已。后来成为独立艺术形式,格律更完善。但歌的本质没变,朗朗上口是基本要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格律也不怎么样,但人是千古名句。内容永远大于形式,有好句不必强求格律。


鲁粤川

③少年骆宾王只看见了三只鹅

②三为多,少年骆宾王欲言群鹅也

①一只鹅,少年骆宾王刚学习过夸张修辞

正解: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所咏(咏者,借物发情怀也)。纯真烂漫少手未究诗词之律,偏尽摹鹅之叫声矣。鹅~鹅~鹅~,拙然天成!


李巍-

第一个鹅是感叹词,发现了鹅;第二个鹅是称谓词,点明主题,发现和咏叹的是鹅;第三个是谐音词,谐音我,采用借物寓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把自己想像成大白鹅,表达了实现远大理想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比鲁大师的文章容易理解多了)



HolmesGL

因为那个时候骆宾王只有7岁,说话有点结巴,本来说鹅字,一结巴说了三个,由此就是三个字了。那你肯定会问后面怎么顺畅了,因为古代的诗词都是唱的,说了前面三个字后就开始唱了,结巴的人一唱歌就顺畅了。哈哈哈.......开个玩笑!


牛中LV

首先,《咏鹅》应该是一首古体诗,不属于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有严格的字数和格律要求),所以在字数上没有严格要求,有些句子可以短一点,有些句子还可以长一点。比如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诗中三、四、五、七、八、九言的句子都有,最长的一句甚至达到了11个字。古体诗比较自由,所以你看,“曲项向天歌”的歌是e韵,“红掌拨清波”的波是“o”韵,并没有严格的押韵。

其次,是从音律的角度。“鹅,鹅,鹅”,一字一顿,读起来就有韵律。假如变成“鹅鹅鹅鹅鹅”五个字,虽然字数是一致了,但是读起来感觉就很急促;而且五个同样的字,大家地位一样,你也没法找到合适的停顿处;如果停顿五次的话,那就拖得太长了,破坏了全诗的韵律;如果不停顿一口气读下去,美感全无。大家可以试读体会一下。


所以,作者首句用了三个鹅字,可能是脱口而出的,但绝不是随意为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