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1880—1914年間,阿根廷這一時期因之被譽為該國現代化進程的“美好時代”,經濟經歷了十分迅速的增長,是當時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1914年以前的50年間阿根廷GDP的年均增長率至少為5%。按購買力平價的方法計算,1880—1913年阿根廷GDP的年均增長率為6.02%,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該國贏得了“世界糧倉和肉庫”的美譽,成為世界上最為富裕和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以至於巴黎出現了“像阿根廷人一樣富裕”的諺語。時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阿根廷共和國是當今世界最為進步的國家之一。她在商業、財富、影響力和人口方面仍然在迅速地發展中……阿根廷正在成為世界上的一個重要國家。”阿根廷人自己也驕傲地宣稱:“如果以進步的程度來衡量一個民族經濟的重要性,那麼阿根廷共和國就是世界上經濟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那麼,是什麼因素推動著阿根廷經濟在這一時期的迅速增長呢?首先是農牧業,而農牧業發展的基本資源要求就是土地。在19世紀中葉的阿根廷,大片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印第安部落。為了擴大土地面積,阿根廷歷屆政府多次發動所謂的“荒漠遠征”,屠殺和驅趕印第安人,進而佔據他們世代生息的土地。到19世紀後期,阿根廷形成了一種以大地產為核心、租佃制和分成制普遍盛行的土地制度。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其次,大量歐洲移民的流入,為阿根廷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供給。第三是英國資本的流入,成為阿根廷經濟增長的重要要素。第四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阿根廷得以向歐洲製造業國家中心集團大量出口初級產品。這成為阿根廷初級產品出口部門飛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然而,一戰爆發後,阿根廷經濟增速明顯趨緩。阿根廷GDP的年均增長率從1900—1904年至1910—1914年間的6.3%下降到1910—1914年至1925—1929年間的3.5%。從1929年爆發的大蕭條以後,阿根廷現代化進程的步伐更是明顯放緩,成為世界歷史上短時間內由盛及衰、自成而敗的典型。這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因之被視作“代表著一種令人難以理解的、經濟和社會倒退的模式”更有學者感嘆:“對於阿根廷居民所能得到的福利來說,20世紀是一個失去的世紀。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這也正是學術界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在努力破解的所謂“阿根廷之謎”。原因是多方面的,在1880—1914年“美好時代”的繁榮背後蘊含著諸多的問題,使該國經濟缺乏進一步增長的後勁。其中,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外部世界的問題尤為突出。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事實上,在上世紀40年代。阿根廷國家和民眾早就將“經濟獨立”而進行工業化無可爭議地作為共同期待。1946年,胡安·庇隆首次成為阿根廷民選總統,隨即提出“政治主權”、“經濟獨立”和“社會正義”的方針來指導阿根廷的發展。庇隆當選總統後,堅持實行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著力發展工業,力圖實現經濟獨立。

這國100年前世界最富:現在經濟卻淪為美國附庸,屢次被薅羊毛

然而美國出於冷戰爭霸的角度,為了掌控美洲後院,格外關注阿根廷民族經濟改革,掌握其改革方向,控制其經濟發展的路徑,甚至干涉、壓制其民族經濟改革,誘導或迫使阿根廷走上美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最終成為美國經濟的附庸。20世紀70年代阿根廷開始了新自由主義思想指導下的經濟改革,並最終導致2001年的阿根廷全面經濟危機。現在美國是不是又把阿根廷作為新一輪薅羊毛的對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