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一直备受关注。

小创最近也给大家梳理过不少青岛企业的动态: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近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布

2018年新三板创新层正式名单,

共有940家挂牌企业上榜。

截止到目前,山东新三板创新层企业57家,

其中青岛拥有的创新层企业9家

青岛创新层企业有什么发展特点?

IPO排队or港交所上市,

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有哪些上市之路?

这些道路又有多少成功率?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新三板2018创新层青岛名单

序号代码简称
1 430376.OC东亚装饰
2831278.OC泰德股份
3831718.OC青鸟软通
4832134.OC宇都股份
5832938.OC国林环保
6833066.OC亿联科技
7 836559.OC海润检测
8838349.OC乐舱网
9838564.OC康平铁科

小创独家联系申万宏源证券青岛分公司

对青岛创新层企业做了梳理解读。

创新层青企利润水平不高

青岛入选创新层公司所在行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物流供应链管理、装备零部件制造等。

从财务指标上来看,9家企业中,2017年净利润在2000万以上共5家,其他几家,

净利润水平相对较小

东亚装饰、康平铁科2017年净利润在5000万以上;国林环保2017年净利润3000万以上;易联科技和泰德股份净利润在2000万以上。

未来几年内,其余四家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潜在冲击IPO的概率较大,当然,IPO上市的其他条件也要同步满足。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青岛地区拟上市公司排队者众多,

从新三板上市达到转板的目的,

或者是先上港股再回归的手法,

都是“曲线上市”的一种手段。

这些手法“实操”的可能性多大?

IPO国内上市并非“坦途”

新三板企业选择摘牌进入IPO排队行列,从而A股上市,这似乎是一条“常规”路子。

但事实上,这条路似乎并不好走

➤首先,进入IPO的门槛本身就比较严格。

根据2017年颁布的《分层管理办法》,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挂牌公司可以进入创新层:

(一)最近两年的净利润均不少于1000万元(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二)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6000万元;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三)最近有成交的60个做市或者竞价转让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其次,IPO排队上市通过率不高。

根据第一财经网2016年的一份报道,IPO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并被证监会受理的比例约为17%

以青岛企业为例,迄今为止通过转板的方式成功上市的企业只有海容冷链一家——还是在经历了两三年的排队和数次波折之后才成功的。

无独有偶,与海容冷链类似,目前,国林环保也已处于停牌中,运作IPO

➤再次,一旦开始IPO排队,就意味着企业不能够再进行股权融资。

由于无法预计排队IPO需要多长时间,在此期间股权不能变动,不能融资,这对不少企业来说似乎是遥遥无期的折磨。

转IPO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包括券商资管、公募专户、信托计划三类股东的清理,这些都带来不少麻烦。

➤既然IPO排队路漫漫,“买壳上市”是否是条“捷径”?

中泰证券青岛香港中路营业部投资顾问丁永升认为,很多优质企业不甘心定位在新三板,所以会采用“借壳”、转身IPO排队等方式,转向主板。

昌盛日电便选了这条路。

2016年11月18日,昌盛日电主动摘牌新三板。两个月后,已停牌两周的美达股份披露易主公告:昌盛日电的大股东青岛昌盛日电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16.31亿元收购一家亏损的上市公司美达股份,或加快IPO进程,上市青企或扩军再添新丁。

昌盛日电“买壳”是一场高溢价率的市场交易,97%的溢价率被业内人士成为“符合行业惯例”。“买壳”前,昌盛日电2015年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90.5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247.89%,属于新三板优质企业。

由此看来,“买壳上市”像是捷径,实操起来似乎也不容易。企业本身实力如何、能否找到合适的“壳”、“借壳”后的发展都有待商榷之处。

港交所能否激活“新三板”?

4月2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新三板”公司无需摘牌即可申请港股上市,实现两地挂牌。既无前提条件也无特殊通道,股东人数超200人也不会造成影响。

港交所能否激活“新三板”?答案是没那么容易。

“新三板”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流动性,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不仅要显示为挂牌公司融了多少资,而是通过交易,解决股权融资最难的估值定价问题。

目前,“新三板”几乎没有交易,融资功能难以实现

从乐观的方面说,“新三板”企业可以同时在新三板和港股交易。这样一来,就可以带来价格对比和流动性对比

如果香港市场认可该企业,那么价格就可以提高,流动性就可以改善,同时也会在“新三板”产生联动效应,该企业也就会带来估值提升,流动性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到港交所只能发行新股,没有转板绿色通道,标准不低,费用也不少

,大量存量股份不能在便捷地转板,解决不了新三板公司股东存在强烈的股份流动性需求。

事实上,数据统计显示,

在2018年不满5个月的时间内,

已有29家山东企业在新三板摘牌,

其中青岛有6家企业摘牌

新三板2018青岛企业摘牌名单


序号

证券简称

摘牌日期

挂牌公告日

1

中科华联

20180426

20160901

2

蓝飞互娱

20180411

20160819

3

金石教育

20180309

4

海容冷链

20180305

20140630

5

九天飞行

20180302

20161223

6

科恩锐通

20180122

20150731

摘牌大潮原因何在?

据分析,摘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转战登陆A股市场、被上市公司或者其他平台兼并收购、业绩下滑、监管处罚、挂牌未及预期主动摘牌、企业其他发展需要等等。

尽管我们希望挂牌企业摘牌源于备战A股或者被新实力买家兼并收购,但,从数据上来看,这仅仅是少数

大部分主要还是源于业绩变脸、亏损或者监管因素;个别源于对目前新三板市场不看好,主动撤离。

自2017年,新三板企业挂牌及拟挂牌数量整体开始趋于平缓,已过了之前 井喷期。

尽管新三板市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红利逐步兑现或有新的期待,但

企业选择登陆新三板市场趋于谨慎和更加理智,对新三板定位和发展认知更倾向于理性,主动摘牌企业不少也源于这个主要因素。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如此看来,即使进入新三板,

企业的发展前路似乎

也存在“渺茫”的可能性。

无论是IPO排队还是港交所上市,

都只是“有可能”的情况,

实操也许还需要企业付出不少努力吧。

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9家青企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他们的未来是在A股还是港交所?

申万宏源证券青岛分公司 吴启亮)

【部分资料整理

源于股转系统网站及相关财经网络,

文中提及股票信息不做买卖参考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