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句口頭語,沿用了五百年,現在卻被影視劇誤導

在現在得電視劇當中,古裝劇佔據了很大比例,各個朝代的應有盡有,有時候可能經常看到太監宣讀聖旨的時候,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也都耳熟能詳了,聖旨是皇權的象徵,聖旨上的每一句話也都是斟酌再三才能寫上去的。


朱元璋的一句口頭語,沿用了五百年,現在卻被影視劇誤導

如果說這八個字出現在明朝以前的歷史當中,那就直接可以判定是不尊重歷史,因為在明朝之前是沒有這八個字的,這個說法是從明朝才開始的,甚至“聖旨”這兩個字是在宋朝才被髮明的,在那之前,皇帝下命令一般被稱為“令。”
朱元璋的一句口頭語,沿用了五百年,現在卻被影視劇誤導

其實,每個朝代的開頭語是不同的,由於電視劇的引導,人們最常聽到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是比如在唐朝,由於門下省專門負責頒發聖旨,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 現在很多專家考證過,“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說法來自於明朝,來自於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是定都南京,那個時候叫應天府,在南京的皇宮當中,最大的大殿叫做“奉天殿。”所以在剛開始的稱呼是“奉天法祖。”但是朱元璋是農民皇帝,祖上也都是農民,哪來得法祖,於是為了自己的合法性,必須搞出一套讓人信服的理論出來,朱元璋的辦法是撰寫了一篇《御製記夢》,這篇文章所講的東西就是朱元璋夢遊天宮遇到了三清,並得到三清的認可,所以從此以後,便在聖旨前頭加上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
朱元璋的一句口頭語,沿用了五百年,現在卻被影視劇誤導

清朝入關前不過是一群放牧打獵的原始人,沒什麼文化,所以在奪得天下之後,對於明朝的東西照單全收,其中就包括了這八個字,但是在影視劇中的讀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朱元璋的一句口頭語,沿用了五百年,現在卻被影視劇誤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