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一”背後,支付戰爭進入存量博弈

“二選一”背後,支付戰爭進入存量博弈

文 | 新金融琅琊榜

最近,部分沃爾瑪與步步高的門店暫停支持支付寶引發爭議。在很多人眼裡,過去多年在電商領域阿里、京東“二選一”的局面,正在移動支付領域重演。

說到這裡,所謂騰訊最先發起支付“二選一”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從市場競爭態勢來說,騰訊沒有必要主動發起“二選一”。

更進一步,在商業的世界裡,類似的“二選一”並不鮮見,也不值得被過度渲染。對監管部門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將“二選一”控制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之內。

“二選一”背後,誰更焦慮

阿里巴巴謀劃多年的新零售佈局,去年開始升級為兩大巨頭主導的新零售大戰。

2017年以來,阿里巴巴入主了聯華超市、新華都百貨與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和居然之家,此前阿里巴巴已經拿下了銀泰百貨和三江購物。騰訊直到2017年末著手反擊,出手投資永輝超市、家樂福、海瀾之家和步步高。

在這場新零售大戰全面開火之際,騰訊與阿里的移動支付大戰亦進入白熱化階段。兩場大戰走向合流的結果是,“二選一”很可能成為新常態。

“二選一”是一種主要針對存量用戶的競爭手段,也就是迫使用戶站隊的存量博弈。

據益普索(Ipsos)發佈的《2017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從整個移動支付的交易量來考量,財付通的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佔比分別為43%和51%,支付寶的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佔比分別為50%和41%,交易金額仍然是支付寶佔優,而交易筆數已是財付通領先。

上述報告顯示,在線下消費的諸多具體場景應用下,兩巨頭有各自的優勢領域,財付通佔優的是商超零售、日常出行訂單、個人健康/護理、票務/娛樂場所內消費;支付寶佔優的是餐飲、團購/外賣訂單、景點門票/景點內消費、境外出差/旅遊/購物。

與國金證券的觀點類似,益普索認為,支付寶的商業優勢仍然突出,但也面臨著財付通在多個場景應用下的挑戰。尤其在高可見度的線下消費類場景中,用戶之間相互影響、用戶倒逼商家的傳導效應,可能會幫助挾社交之威的財付通繼續擴大優勢。

“二選一”不應該被過度渲染

在新金融琅琊榜看來,對於支付“二選一”,不應該過度解讀。只要這種競爭手段,沒有超出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就是合理的。

在國外,亞馬遜不支持PayPal,谷歌應用市場也不支持PayPal,它們都在力推自家的支付應用。同時,亞馬遜不支持谷歌支付,谷歌應用市場也不支持亞馬遜支付。

這難道不是典型的“二選一”或者說排他性條款嗎?

在視頻領域,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和愛奇藝等平臺,通過自制、獨家買斷等形式,都擁有大量的獨家資源,用戶早就習以為常。

那麼為什麼在電商和支付領域,“二選一”彷彿就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哪怕在金融領域,在很多場景裡,使用某家銀行的信用卡可以獲得額外優惠,其他支付方式則無,這算不算排他呢?

我們認為,在交易中,選擇何種支付方式,整體上是一種市場行為。買賣雙方最終選擇何種支付方式,取決於支付成本、支付效率、支付體驗以及個體偏好。

換句話說,商戶基於自身利益可以選擇綁定某一種支付方式,用戶也可以根據自身偏好選擇任何一種支付方式,這都是自願、自由的。說到底,都是市場行為。

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人們總是希望擁有更多選擇,“二選一”並不美好。

去年9月,在清華大學“洞見論壇——-科技·驅動成長”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談到相關話題時曾說,“為什麼要排他呢?這是一個很不健康的事情,其實我也很想打破,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業界生態,大家更加支持這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