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祕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古龍一生嗜酒如命,他喝酒向來是酒到杯乾,氣勢如虹,痛快淋漓,乾淨利落,在他的哲學裡,沒有淺酌細品,他是要縱酒狂歡才過癮的人。古龍是一位酒俠,而非單純的酒徒。他嗜酒已經不僅僅是飲酒,而是用酒精燃燒自己的血液,激發本質中的俠氣,將喝酒的境界與武俠小說創作境界貫通。散文家林清玄說:“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的光。”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長期的酗酒,必然損壞肝臟,擋他因為肝硬化住院後,醫生交代他不能再飲酒,否則將會昏迷,若昏迷超過三次,便會喪失性命。可是戒酒半年的他,在身體狀況稍微好轉些後,又捧起酒杯,依然如故,終於導致再度入院。在他臨死的前幾天,他每天便是喝酒,睡覺,醒來繼續喝酒,喝醉,又睡……終於在年僅47歲時便用酒澆滅了自己的生命之火。1985年,一位天才就這樣隕落了,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反觀古龍酗酒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他飄零的身世,從小便缺少家庭的溫馨。他不得不一個人面對艱難的生活,無處寄託自己的情感,便只有靠酒來麻醉自己,用以忘掉心中的苦悶憂愁。他自己也曾無奈的說過:“只有酒才能使人忘記一些不該去想的事,而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要去想一些不該去想的事情。清醒時若是快樂的,有誰願意一醉不復醒?”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古龍寫酒,不但是在寫俠客,更是在寫心事,藉著酒抒發自身難以言喻的情懷,這大概也是受到中國魏晉風骨的影響。

生活的無奈,將酒帶入了古龍的生命,而古龍則將酒帶進了他的武俠世界。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在古龍的武俠世界裡,每個人物都像酒一樣,有不同的芬芳。郭大路便屬於那種酒質樸拙,散落於鄉間山野,但細品之下卻清冽甘甜,頗有自然之趣;而邀月則是那出自名門之酒,包裝精美,但味道卻過於霸氣,令人難以消受;有的酒因畏懼其醇烈,而常不敢飲,只有到了逆境中方才飲之,頓覺眼前一亮,這酒就像阿飛;有的酒溫良醇厚,頗有君子之風,飲後令血液沸騰,但頭腦卻更加清醒,這酒宛如花滿樓;林仙兒這款酒香豔無比,適合風花雪月相佐,但久了會使人沉迷其中;風四娘這口酒辛辣無比,稍嘗一口便面紅耳赤,但舉碗狂飲卻痛快異常。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古龍把自己對酒的理解都融入了文學創作中,同時,古龍也把自己寫進了他的武俠世界中。李尋歡有一個很經典的動作,喝一口酒,然後捂著嘴巴咳嗽。這一鏡頭給了讀者很深的印象。李尋歡是有病的,是不可以飲酒的,但是他卻依然嗜酒如命,這讓人看了不禁心疼,為李尋歡,更為古龍。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不管是李尋歡,楚留香、陸小鳳、葉開、蕭十一郎……哪一個不是天生海量,無酒不歡?《七種武器》中的蕭少英,甚至在棺材中還在說“酒還沒喝完,怎麼能死?”這種對酒的感情儼然已經超越了愛,而到達了一種痴的境界,更多的是一種習慣,一種依賴。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酒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只有生命結束,才能沒有酒。酒已經成為了古龍以及他的武俠世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如若沒有了酒,那便沒有了“小李飛刀,例不虛發”,也就沒有了“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陸小鳳。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孤獨,只是一種形式,至少古龍還有朋友陪著他;寂寞,也只是心的一種狀態,至少古龍還有酒可以灌醉他;不管是孤獨的內心,對朋友的極度重視,還是生活中追求的自由灑脫、無拘無束,以及飲酒人生等等,都是古大俠本人的真實寫照,而且這些也都是古龍武俠小說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眼中有一種神秘

文如其人,不得不說是古龍武俠小說的最大特點。自金庸之後,現當代武俠小說界掀起了瘋狂模仿金庸的狂潮,但是古龍在這樣的浪潮中,另闢蹊徑,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鑑西方文化及西洋筆法,創作出了一種屬於自己的新風格—古式小說。古龍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三大家之一,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