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突出“三抓、兩促”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楚雄州通過“三抓、兩促”工作措施,加大推進技能扶貧和轉移就業“兩個專項行動”,積極拓展轉移區域,著力提高就業質量,穩定增長勞務收入,助力精準脫貧,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1至4月,全州共組織培訓農村勞動力6.7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58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96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1.98萬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15萬人)。截至2018年4月末,全州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60.38萬人(其中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5.77萬人);全州累計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94.77萬人(其中轉移就業6個月以上65.67萬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18萬人。),預計取得經濟收入58.38億元。

“五個強化”抓落實。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楚雄州技能扶貧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將培訓及轉移就業納入年度綜合績效考核,形成了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職責清晰,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責任抓落實,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層層分解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三是強化工作推動,定期不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研究下步工作措施辦法。紮實開展調查統計工作,建立通報制度,進一步完善基礎信息數據。四是強化經費保障,按照“統一制度、服務城鄉、統籌培訓、市場運作”的原則,整合培訓資源和培訓資金,紮實開展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五是強化督查考核,建立完善培訓及轉移就業督查考核機制,注重考核結果運用,確保工作推進有力。

楚雄州:突出“三抓、两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三個一抓”強基礎。一是抓基礎建臺帳。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臺帳,及時準確摸清我州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全面摸清全州農村勞動力信息131.09萬人,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信息基礎和動態評估成效提供數據依據。二是抓宣傳造氛圍。全州各級部門主動送服務上門,深入鄉鎮、村組開展“送崗位、送培訓、送政策、送服務”活動,有效提升了我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組織化程度;積極發揮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範縣和示範鄉鎮的引領作用,對農村勞務輸出典型事例進行跟蹤報道,發揮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作用。三是抓督查促落實。對全州農村勞動力培訓及轉移就業情況進行了認真研究分析和通報,提出整改要求,有力推動了全州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的落實。

楚雄州:突出“三抓、两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五管齊下”抓培訓。在充分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需求,以精準對象抓培訓、分類施策抓培訓、突出意願抓培訓、整合資源抓培訓、典型引路抓培訓為抓手,“五管齊下”確保全州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政策落實有力。以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為導向,積極整合人社、農業、扶貧、工會、婦聯等部門培訓資源項目,結合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需求,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依託職業院校、企業、民辦培訓機構,開展烹調師、刺繡、電焊工、砌築工、果蔬種植、農機操作、家畜飼養、花卉園藝工等60餘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

楚雄州:突出“三抓、两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五個一批”促轉移。一是瞄準地方特色產業,促進一批農村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轉移就業。二是結合城鎮化建設,帶動一批農村勞動力實現城鄉之間轉移就業。三是依託區域經濟發展,推動一批農村勞動力實現州內區域之間轉移就業。四是利用勞務輸出服務機構,組織一批農村勞動力實現省際間轉移就業。五是開展創業扶持,引導一批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通過“五個一批”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有力。

楚雄州:突出“三抓、两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楚雄州人社局 馮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