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上)這十八歲的年紀該成家了,也有不少姑娘家找媒人來議親

沈郎(上)這十八歲的年紀該成家了,也有不少姑娘家找媒人來議親

洛陽邊上有個豫南鎮,這鎮中有位公子名沈之歌,今年十六,要說這沈之歌啊可不了得,鎮中人人皆說沈之歌貌比潘安,面若冠玉。這容貌即便放到紫禁城裡也少有人可為相比。可能因為他的相貌實在是太過好看吧。於是,便有人笑稱他為沈如玉,日子久了,這個諢名便流傳開來,很少有人知道沈如玉的真名了。

沈如玉這個人才高八斗,凡是看過的書,一遍能記住大概意思,第二遍差不多就可以將書背誦下來。沈如玉六歲就通過了童試,在十五歲時通過了鄉試並奪得了第一。沈如玉這一本事,惹得鄰居連連稱奇,紛紛說沈家這小子定是文曲星下凡,沈家,好造化啊!

沈之歌這個人,雖說在學問方面很有造詣。但是,他的為人並不迂腐。反之,做人做事十分的通透,很看得開,不像那些個整天只會子曰子曰的書呆子。而且,這沈如玉十分重情重義,喜歡廣結有緣之人。所以,沈如玉的人品十分得人認可。

大概真的是人無完人吧,雖說上天給了沈之歌面若冠玉的相貌,過目不忘的才情,可偏偏這家世卻…世人皆嘆可惜可惜。畢竟在這個注重家世的這個時代縱有再好的才情,沒有一個好的家世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來也是難於上青天啊。

沈郎(上)這十八歲的年紀該成家了,也有不少姑娘家找媒人來議親

這沈如玉倒也豁達,該參加科舉參加科舉,該讀書讀書,還給自己找了一份賬房的工作,能給家裡補貼一些。等他十八之時家裡的情況已然好了許多。

按說,這十八歲的年紀該成家了,也有不少姑娘家找媒人來議親。可沈家雙親心裡卻…不為別的,沈家雙親覺得以自己兒子的能力,不該在這兒小小的鄉鎮之中就決定了自己攜手一生的姑娘。可偏偏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為兒子尋得良緣,而兒子又該成家,沈家雙親恐誤了兒子。於是就找沈如玉商量這件事。

沈家父母將這件事隱晦的和兒子告知。沈如玉對父母笑說,兒子還小,這婚姻大事還不急,若有天遇見了意中人,定將佳人娶回家來使父母安心。但是,我絕不會娶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

沈家父母聽了這話,心裡自然明白兒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於是,在遇到上門議親的姑娘,便通通的回絕了。

由沈如玉自己做主。

大概男女都有貪慕美色的想法吧。當地縣令的千金聽聞了沈如玉的盛名,慕名而來,一眼便決定了此生非他不嫁。而後聽聞沈如玉尚未娶妻,吵鬧著定要得到沈如玉。縣令只有這一個女兒,自小便十分驕縱,縣令也對這個女兒十分溺愛,幾乎是有求必應的地步。看到女兒哭鬧的不行,於是,便讓人上門提親。

這下可愁壞了沈家父母,沈家父母從不想著高攀,可偏偏這縣令千金竟看上了自家兒子。自家兒子的秉性做父母的怎麼可能不知道,可是,縣令千金的囂張跋扈誰人不知,這…這可如何是好…

沈郎(上)這十八歲的年紀該成家了,也有不少姑娘家找媒人來議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