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么多年的发展交出的成绩和安徽付出的代价相匹配吗?

太阳神20749411

合肥的战略不仅是皖江,还有中原,古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承东启西。

一个省如果没有一个核心城市做为支撑和分配必然会被强大的周边省市虹吸的命,短时间内安徽依托长三角的发展远不及打造省会合肥为中心来的靠谱。有人可能会反驳了那么江浙又怎么说?其实姑且我们不讨论江浙为沿海开发优先省份可以得到全国力量的供给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我们仔细观察也能发现江浙地区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省内 核心城市的重要性,江苏省已经明确提升南京在江苏省内的首位度,看南京当前赶超苏州和无锡就能发现。苏州做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窗口经济固然发达,但苏州行政区比较少。所辖经济强市县各自竞争难以形成苏州中心大市,产业上过于依赖上海对接,尤其是台资和外资的比重过高一旦形式变化受波动影响大,所以我们会发现苏州目前连副省级城市都没被赋予,飞机场也没有更别提高校等资源。

我们在看看浙江,浙江的杭州早已经将临安等市直接纳入自己的区,经济发展也一度赶超了宁波市。

说到安徽,合肥正在发力的时间也只有近一二十年,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做大后,它的辐射能力增强,周边资源会向其积聚。合肥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吸引周边资源的聚集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当初建立合肥经济圈的初衷,让那些外流周边外省的资源回流。从而通过合肥为安徽的中心点打通省内各市县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皖江流域,淮河流域和江淮运河,高铁枢纽,高速,航空等让皖南与皖北能够以合肥为中心铺开从而真正留住安徽的资源使之优先在合肥先壮大做强与外部形成竞争合作关系取得自己的核心话语权,也就是说过去安徽的资源,人力过于流向江浙一带,而现在合肥都市圈的兴起已经开始有实力与南京竞争分夺一半左右的羹。


如果多年前,将合肥和南京放在一起来必选,绝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甚至可能会将其当成玩笑,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两者关系不大,基本无甚交集,一个隶属东部,身处长三角腹地,一个隶属中部,积极谋划皖江;其二,一个体量巨大,经济发达,早已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一个体量弱小,经济落后,刚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犹如一个成年与一个少年,但如今则今非昔比,成年人虽仍处壮年,但步伐开始迟缓,老态初现,而少年则长成青年,英姿勃发,豪情万丈,虽然力量暂时难敌壮年,但未来有无限可能,前景可期。

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交通枢纽也将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八纵八横中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高铁网布局无疑让安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未来安徽本省内的联系和对外竞争合作将更加紧密,也就是说安徽发展的“阻点”通了。

缩短时空、拉近距离是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合肥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双节点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合肥最亮的城市名片。2017年初,合肥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此拉开了共同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帷幕。 产业创新是合肥加速融入长三角发展分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未来,随着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的日趋完善,合肥联手迈向产业中高端的步伐将更加坚实。 合肥与沪宁杭相比,合肥都市圈与其他4个都市圈相比,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努力在公共服务上缩小与沪宁杭的差距。
城市群就像一个‘笼子’,大家乐意进笼子是一个好事,进了笼子就要受到约束,尤其是生态环境要共同保护,要尊寻这个圈子的规矩和发展规律。而安徽经济发展已经加快融入长三角所以必须以一个牵头羊进入。未来十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

以合肥为中心的布局让安徽承东启西和联南接北作用双发挥,在全国的地位显著提升。我省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合肥市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皖江八市纳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阜阳、蚌埠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安庆、六安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黄山、池州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
集聚与带动效能双加速,网络化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合肥都市圈不断壮大,以1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5%的人口,创造了34%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在全省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点地区;皖北城市群逐步探索出农业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发展实力不断提升。


土土街

合肥这么多年的改革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合肥从当初的一个只是干净一点的小县城发展成为现在的科技发达经济繁华的大都市,这一步步走的都不容易。


安徽省地处中部地区,在沿海改革开放时没有我们,西部大开发没有我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没有我们。安徽要发展只有外接长三角紧跟政策,内部优化招商环境引进投资,才能谋求快速发展。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要为省内其他市区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努力发展自身,再辐射周边。



我记得10年以前很多到过合肥的外地人都讲合肥就是个干净一点的小县城,合肥的洛岗机场是那么小那么破旧。从05年左右开始合肥才通过一系列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招商环境,大拆违大建设,打造滨湖新区等等,合肥GDP逐年增长,后来居上,不断超越西安,济南等其他一些省会。现在不光外地人,就连合肥本地人都在感叹合肥的发展迅速。当然,这只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常有人讲,合肥是集安徽一省之力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有了所谓投入付出一说。合肥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大环境,更离不开自身的内部合理优化改善。如果光靠政策扶持,内部一团烂泥,扶也扶不起来。只要筑好金巢穴,自有凤凰飞过来。


小楼的情感世界


看看各城市GDP就能明了,举全省之力,发展合肥一城,无非走其他省份的老模式,壮大合肥都市圈,至于能不能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就看这几年了呗。


ACG李先生

合肥这么多年的发展交出的成绩和安徽付出的代价相匹配吗?说实话合肥现在的发展是太快了,我90年代的时候在合肥做小生意,骑个自行车从东到西,整个合肥不到两个小时我差不多就能跑完,现在的合肥开发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处都是房子拆迁,建房子建小区,吸引了很多周边和外来人员在这里买房子安家,但是我对合肥的发展太快,不持乐观态度,因为合肥的发展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没有把合肥的周边城市农村带起来,我的建议是,合肥市地区的领导人能想办法招商引资,把有能力的工厂和企业都吸引到合肥,才能保证合肥长期的发展和繁荣。


家和兴旺\n

应该可以算及格吧

说合肥占用全省的资源有点过了

但是确确实实是占了很大部分

现在合肥只要慢慢发展就行了

未来十年在拿出来和其它城市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