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始皇去世不到一年,國家變得愈發動亂起來。一方面,二世胡亥繼位,假借罪名,誅殺大臣,滿朝皆驚,內政動盪不安;另一方面,民間狼煙四起,先是陳勝、吳廣在荊地起兵造反,後是各地紛紛響應,能力出眾者自立為王,起義之火,非出一端。各路人馬以討秦威名,相互聯合,進軍秦廷。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當時,陳勝部下週文帶領百萬軍隊(一說為十萬)抵達臨潼東面的戲水。大兵壓境,兵臨城下,秦二世慌亂了手腳。此時,秦軍主力分散各地,蒙恬率領的30萬秦軍北逐匈奴,駐守在長城防線;屠雎率領50萬秦軍南下平定嶺南,駐守在嶺南地區,而就近調發近處郡縣的軍隊為時已晚。情急之下,秦二世胡亥問計少府章邯。章邯說,求助援軍已不可能,現在驪山刑徒很多,如果能讓他們出擊盜賊,或能解當下燃眉之急。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發動囚徒作戰,歷史少見,難度不小,因為不得不考慮人數、戰鬥力以及倒戈反叛的可能。

從當時情形來看,這些顧慮是多餘的。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根據《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可見,驪山囚徒有七十萬之眾,而且大多仍為六國之人,怎麼調動他們為秦所用呢?就是恢復他們的自由,要知道驪山刑徒中大都是按秦法服勞役的百姓,也有為數不少的盜賊、逃兵以及刑事罪犯。恢復這些人的自由,讓參與戰鬥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於是,胡亥大赦天下,一支由囚徒組成的部隊很快組建起來。章邯為將領,經過編制和簡單訓練之後,迎擊楚軍。不僅一敗周文之數十萬大軍,後又東出潼關,進入滎陽相繼攻克李歸、鄧說、伍徐等將領。章邯屢勝屢勝,繼續率領這支隊伍,大破項梁,楚地名將大都戰死。章邯帶領的這支精銳之師,享譽一時,鮮有敗績,直到他與項羽正面交鋒。當然,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說。

很多人對於這支有刑徒組成的隊伍是大惑不解的,為何他們搖身一變成令人膽寒的精銳之師呢?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原因不難理解。從雙方將帥來看,章邯久經沙場,軍事經驗非常豐富,指揮能力一流,不是陳勝一班人所能比的;從裝備來看,這支隊伍裝備精良,相對於義君“棍”、“竿”要好很多;從人員構成來看,刑徒之中有不少耍惡鬥狠的亡命之徒,一經訓練便可轉化為強大的戰鬥力。當然,這些都是客觀因素,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一旦取勝便可恢復自由。所謂人心齊泰山移,這支隊伍想不迸發出戰鬥力都難。

國家滅亡在即,此人釋放70萬囚犯組成軍隊,殺敵無數,讓人膽寒

當然,對於章邯帶領的這支隊伍也有不同的說法。章邯率領的秦軍,其實是以秦朝精銳的中尉軍為班底,驪山刑徒不過是必要的補充;驪山刑徒出自六國,忠誠度難以保證,只是應急之用,擊退周文後,刑徒四散離去,隨後章邯又徵發了一支關中子弟為主的秦軍,這也是章邯之軍從最初的70多萬到鉅鹿時只有20萬人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