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300万元资助沿河自治县农牧产业发展

5月23日上午,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300万元资助沿河自治县辣椒种植初加工及肉猪养殖项目签约仪式在沿河县思洲酒店会议室举行。省联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邰国祥,贵州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胡勇,贵州省司法厅人事警务处处长牟治国,贵州省信合基金会理事长田建超,沿河县委常委、县委书记任廷浬,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委副县长龚仆,省联社铜仁审计中心负责人王相坤以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县联社领导班子成员等30余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龚仆主持。

签约仪式上,任廷浬首先汇报沿河县基本县情、产业发展情况及沿河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过程中,邰国祥不时与他交流,仔细询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沿河联社在支持地方产业发展、金融精准扶贫及社会责任担当的相关情况。随后,举行了签约及捐牌仪式,邰国祥与龚仆签订了《支持沿河县辣椒种植初加工及肉猪养殖项目合作协议》,田建超与龚仆、县联社理事长李腾飞三方共同签订了《资助沿河县辣椒种植初加工及肉猪养殖项目协议书》,王相坤向龚仆捐赠了300万元支票牌匾。

最后,省联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邰国祥作讲话,他说到,贵州农信一直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农村信用工程、信合村村通、金融夜校、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五张名片为平台,以特惠贷、黔微贷、公益慈善捐赠等为载体,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广角度、深层次地金融服务,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强调,自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以后,贵州农信积极作为,先后推出了特惠贷、黔微贷、“三变”农户贷等贷款产品,每年让利群众50亿元的利息收入,直接支持了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自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捐赠19.35亿元的慈善资金,主要用于全省各地的扶贫产业、扶贫攻坚、慈善公益项目、教育卫生等领域,切实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被民政厅多次推荐到扶贫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被民政厅评为全省5A级社会组织。省司法厅携手贵州农信扶贫开展此次支持沿河自治县辣椒种植粗加工及肉猪养殖项目,是希望从源头上解决沿河县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省司法厅与贵州农信积极参与沿河县精准扶贫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地方发展的平台基础,以实现加快沿河脱贫攻坚步伐,助推辖内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为确保捐赠项目资金能够顺利落实,他要求:一是要加强汇报沟通,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沿河县联社要加强与县委政府的汇报沟通,确保捐赠资金落实到位、项目有序推进。要积极配合好基金会、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展。同时,希望沿河县联社积极加快改制工作,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取得县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农信社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二是要加强指导监督,严控项目推进质量。省联社基金会不仅要管控好资金使用,同时要对项目落实程序进行监督和质量把关,定期对资金和项目进行检查并向省联社反馈意见,确保捐赠的项目为农户真正带来实惠,为沿河的地方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三是要加强统筹规划,合规高效使用资金。县委政府要精心部署安排项目的每一个程序,把每一分捐赠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把项目建成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同时,也希望县委政府一如既往支持信用社的发展,为信用社创造更好地发展平台,让沿河联社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四是要加强长远谋划,真正打造惠民工程。省联社、省司法厅、县委政府要形成三方联动,加强对项目环节和资金规范使用的检查,进一步抓好项目的组织和落实,把项目建成为责任工程、长期工程、致富工程,使之真正成为带动沿河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产业扶贫的示范工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想办法找突破联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作为贵州省内首家由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慈善基金会,秉承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传统,致力于支持全省扶贫攻坚、生态移民扶贫、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此次,定额出资300万元用于资助沿河县夹石镇老寨村、陈家村和踩经村;沙子街道黄金村和纸坊村辣椒种植初加工及肉猪养殖项目,将在老寨村、踩经村、黄金村、纸坊村4个村分别建设辣椒种植基地1个;纸坊村、老寨村、踩经村3个村分别建设辣椒初加工工1个;纸坊村、黄金村、老寨村、陈家村和踩经村5个村分别建设肉猪养殖基地1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