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提起近代中國的工業,必定繞不過李鴻章和張之洞這兩人,李鴻章在上海曾創辦了第一家民用企業,一舉打破了外國企業的壟斷局面;而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更是中國近代第一家重工業,從此,中國在鋼鐵行業發出了巨響,被視為中國覺醒的標誌。可是讓後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所創建的這兩個企業居然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清王朝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之下感受到了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威力。儘管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將眼光投向了遙遠的西方,併發至內心想奮發圖強。可是,大清朝的道光皇帝和皇室宗親仍然以天朝上國自居,視大英帝國為海外蠻夷。

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小農經濟在經歷這次劇痛後思想並未發生任何改變,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帝國的高層才感到必須要發展自己的工業。只是當時的環境外有列強覬覦,內有太平天國作亂,清廷沒有精力去具體實施。

同治時期,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和列強的暫時平靜,清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發展自己的工業了。朝廷中以恭親王奕訢為首和地方上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牽頭開始了晚清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1865年,李鴻章籌建了大清第一個大型軍工廠——江南製造局,其後李鴻章又在天津創辦了天津機器局。很明顯,大清鑑於武器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洋務運動的最先創建的便是一大批軍功企業,不過這時的軍功企業全都是朝廷出資,屬於官辦機構。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創辦了第一家官商合辦的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成立之初,輪船招商局就加入與美資旗昌洋行和英資太古洋行的激烈競爭。1877年,輪船招商局收購了旗昌輪船公司的所有產業成為規模最大的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與兩家英資輪船公司——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達成協定,共同壟斷中國水運。

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輪船招商局自創建後一直持續到1949年,77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這家偉大的企業。解放之後,輪船招商局改名為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說起這個名字或許大家印象並不深刻,可是提到另外一家企業可就家喻戶曉了,它就是招商銀行。招商銀行就是由李鴻章的輪船招商局一手創辦的。如今招商銀行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189名(2016年)。這個結果,應該是李鴻章當時沒有想到的。

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張之洞在湖北創建的漢陽鐵廠同樣可圈可點,至辛亥革命前,漢陽鐵廠有鍊鐵爐3座,鍊鋼爐6座,年產生鐵約8萬噸,鋼近4萬噸,鋼軌2萬餘噸 。抗日戰爭時期 ,漢陽鐵廠部分冶煉設備內遷重慶,其餘被日軍侵佔。抗戰勝利後,漢陽鐵廠被國民黨政府接收。

如今漢陽鐵廠的主體成為了重慶鋼鐵公司,留在武漢的部分就是現今的武鋼集團。提起武鋼集團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他是中國鋼鐵公司排名前五的鋼鐵巨頭。排名位居世界鋼鐵公司第十六,也是世界500企業排名310名(2014年)的知名企業。

晚清創辦了很多企業,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家如今已躋身世界500強

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雖然沒有給將中國帶入近代化的進程,也沒有將西方科學技術全面滲透到全社會。說到底,洋務運動最高的權力核心仍然是以慈禧為首的皇室保守派,封建體制決定了最終的結果。可是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創建的一大批近代企業,為中國的工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