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自己手里有兵,为何却要叫董卓带兵进京诛杀宦官呢?

黄尚云

何进之所以召董卓带兵进京诛杀宦官,应该是想多了。

当时,何进已经除掉手握禁军的宦官蹇硕,亲自掌控禁军,再加上已有的兵,完全可以把宦官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何进却没胆量这样做,很大可能他想到了一个和他很像的人。这个人名字叫窦武,也曾是外戚,也曾谋诛宦官,结果是以惨败告终。

窦武是怎么败的呢?当时,谋诛宦官的消息败露,宦官先劫持汉灵帝,关闭宫门,逼令尚书官属作诏书,再派人逮捕窦武,陈藩等人。

窦武自恃有兵,不接圣旨,立马召集数千人马与宦官及其党羽对抗。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于窦武名不正言不顺,在宦官的鼓动下,部下纷纷倒戈,因而一败涂地。

何进是知道窦武的,曾经袁绍向他提起过。大概担心步窦武后尘,何进才不敢贸然行事,万一部下如窦武部下般倒戈,可就悔之莫及了。

再者,当时宦官权势确实不小。有人说,西汉灭于外戚,那么东汉则灭于宦官,说白了东汉后期是宦官的天下。何进对宦官心有余悸在所难免。



所以,何进才屡屡征求其妹何太后的意见,准备等其同意就将宦官一网打尽。哪知,宦官与何太后,何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计划落空。

何进又没想到其他办法,只能召董卓进京了。最后事实证明,何进真是想多了,不用董卓,凭借已有的力量,是完全能够诛灭宦官的。

最后附上历史学家蔡东藩对窦武,何进的评价:何进之谋诛宦官,反为所害,其事与窦武相同,而情迹少异。武之失,在于轻视宦官;进之失,则又在重视宦官。


神游五千年

外戚大臣何进所犯最大错误是这个, 何进自己明明有兵,还要董卓去消灭十常侍。 当时何进大权独揽,想要消灭十常侍曹操说一个狱卒就足够。 可何进说曹操是黄口小儿,没甚么见解。何进却对袁绍言听计从,大概因为,袁绍四世三公之家,名门望族之后吧。从古至今,人们都看重出身吧,曹操出身毕竟不如袁绍。


其实并不是非得引兵才能诛杀宦官。曹操当时的建议是:如果真的要治宦官的罪,诛杀首恶,胁从不论,只用一个狱吏就能办好的事,何必引外兵入京?(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而杀猪的出身的何进恰恰没有听孟德的正确意见,而听了心怀鬼胎一门心思坑害自己的袁绍的。何进辅政的同时,灵帝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十常侍依然把持着宫廷,而且很快就博得了何皇后的欢心,继续保持着对朝廷局势的影响力。何进希望诛杀十常侍,本来已经说通了何皇后,但是十常侍向何皇后哭诉哀求,何皇后毕竟是女人,心软了,就答应放他们一马。

其实,只要能做好何皇后的工作,何进又是辅政的大将军,诛杀十常侍并不难。但因为有 党锢之祸,何进就有些心有余悸,怕自己弄不成事,反而被十常侍陷害。 事实证明,董卓在何进死之前一直都在控制范围当中,在他死后失控了。何进的错不是召董卓丁原这些人进京,而是嚣张狂妄,忘记了兔子急了还咬人的道理,自己不慎先被宦官砍了脑袋。
其实诛杀宦官缺的只是一个正当的理由,在何进被杀之后,袁术等人带兵杀进宫中,宦官势力瞬间烟消云散,毫无抵抗之力,可为了这个理由,何进付出了生命,东汉王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历史背后的心理学

大咖好,咱是迷情于三国文化的"历史惊文",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唠嗑有关三国的趣事。

何进这个人,不得不说是比较悲剧的,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剿杀宦官,为汉室清除毒瘤,结果在快要功成的时候反被宦官所杀,作古!作古!而对于何进的死,很多后人却不买账,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何进的死,才导致后来的董卓专权,人间为炼狱。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身为大将军的何进,为何要招一个外官来带兵诛杀宦官呢?他自己手上没有兵吗?区区几个宦官而已,何须动用军队?

惊文认为,有这么二点原因~

一.大将军不是大将军

何进虽贵为大将军,地位显赫,但是说实在的,他的手里倒还真没有啥料(一点兵都没有),就是个空架子,有个虚位。当然,这样说的比较大了,诛杀几个阉人自然是不需要动用什么军队,何进的家将就足矣,何况还有袁绍曹操等一大帮人打下手。何进之所以不敢亲自动手,是因为自己如果擅自行动,很容易落下个犯上作乱的罪名。



二.何进的野心

这一论点还是比较有争议的,但是我比较赞同这一点。其实是何进想做皇帝,把诸侯召入京城,诛杀宦官是其次,威慑诸侯才是重点,因为你要想当皇帝是得要得到诸侯的认可的。按照何进的想法——逼诸侯认可自己的帝位,如果有不从的,也好即使干掉,防患于未然。



之后何进率先升天,这倒是让董卓始料未及,白白捡了个大便宜,我想董卓心里一定是十分感激何进的吧!

我是和你一样爱好三国历史的"历史惊文",喜欢就关注我哟~

历史惊文

何进是汉灵帝何皇后的兄长,官拜大将军,不仅手中有兵权,而且门下还有大量的士族名士作为门生,如袁绍、袁术、卢植、王允、陈琳等人,阵容可谓非常豪华。

何进是外戚,汉灵帝死后,何进及何皇后与以董太后为首的另一股外戚势力,对于立皇帝的人选产生争议,何进与何皇后支持立刘辨为帝,董太后及宦官蹇硕支持立刘协为帝,后何进诛杀蹇硕,立刘辨为帝。



为何何进要诛杀宦官?

何进想要独掌朝政、大权独揽,而宦官集团是最大的障碍,而且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势力很大,不仅左右皇帝的意愿,而且对宫廷禁军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何进要诛灭宦官,打击皇权,控制皇帝,独揽朝政。

为什么何进有兵权,却还要叫董卓带兵入京?

何进不傻也不蠢,在黄巾起义中,何进凭借个人统帅能力及军事才能,成功调兵平定黄巾起义,可见何进有一定的才能和名望,而且其门下有以袁绍、袁术为首的士族集团的支持,何进调董卓带兵入京至少有以下四个原因:

1、袁绍提议调外兵入京,并得到何进门下大多数手下的支持。袁绍兄弟及何进门生大都是士族集团,铲除宦官势力对于士族来说是最大的利益,而且士族集团因党锢之祸仇视宦官,因为大多数人支持,所以何进同意。



2、何皇后与何苗不同意何进诛宦官。何皇后靠宦官上位才当上皇后的,宦官的存在对于何皇后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失去宦官,让何进掌控皇帝,对何皇后来说,有损自身利益,而何皇后的不同意让何进投鼠忌器,征调外军是一个好的选择。

3、董卓是何进的亲信。何进是叫自己的亲信下属带兵入京,是完全能控制董卓的,只是谁也没想到,外兵还没进京城,何进就被杀了,而宦官集团也被袁氏兄弟及何进手下诛杀,于是董卓坐收渔利,完全是意外。



4、何进虽掌握兵权,还是担心宦官势力对禁军的影响力。而前朝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均手握兵权,还是被宦官所杀,这让何进担心皇宫禁军是否完全听命于自己,所以何进调亲信外军入京合情合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反被宦官诛杀,一切都源于他性格的缺陷,不怪他实力不强,只怪他自己作死了自己,更是引来了董卓,导致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这一切都是何进叫董卓带兵进京惹的祸呀!

何进与宦官火拼,争夺控制权。在汉灵帝死后,何进作为外戚权倾一时,企图诛杀宦官,从而独掌朝廷的大权。虽然何进手握重兵,但毕竟为新进的权贵,地位并不稳固,甚是忌惮宦官的势力,一再按兵不动,为了稳妥起见,四处调兵遣将,董卓的西凉军就是其中一支。

何进性格上优柔寡断,一再错过了诛杀宫中宦官的机会。后来,宦官们得到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假借太后的名义召何进入宫,埋伏好的几十个太监,就把还在做梦的何大将军给诛杀了。何进性格的缺陷,导致他在这场斗争失败。

何进被杀,为董卓做嫁衣。何进死后,董卓、袁绍一干人诛杀宦官,董卓更是废了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专权,天下诸侯蠢蠢欲动,从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风起云涌,且看天下英雄的精彩表演。


密探零零发

何进,年少时以屠羊为生,身在市井目睹了宦官所犯下的桩桩罪行,深恶痛之。后来凭借外戚身份又剿黄巾军有功,被封为大将军,因为拥立太子与宦官产生了纷争 国仇加上私怨使何进决定诛杀宦官。


然而何进贵为大将军,独揽大权,为何不自己动手,召集京城的军队,却要召远在西凉的董卓进京协助呢?何进是有他的苦衷的。

宦官集团在京城深耕多年,手下的势力不容小觑。而且在何进之前有诛杀宦官失败的例子,早年间窦武曾引军诛杀宦官,最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窦武与何进相比较,名臣之后,手下有很多帮手,然而还是避免不了失败。何进意识到了这点,所有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引进援军,一击必胜。


而董卓恰恰是何进心中作为援军的首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董卓当时的身份是为东汉镇守边境的一方诸侯,在任上屡立战功,声名远播;而且他手下的士兵常年作战,军事素质比京城的守备军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何进十分认可董卓的为人又需要作战勇猛的士兵,所以董卓成为了不二人选。


可谁知董卓进京后,原形毕露,废少帝,独断专权,纵容士兵烧杀抢掠,生灵涂炭。何进万万也没想到,董卓之于宦官有过之而无不及,想来何进应该会死不瞑目吧。


四马奔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