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的有句話,一直記憶深刻: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山場,小環境也。
事實上任何一種茶都受山場的影響,只是相比之下武夷巖茶所受影響最大。
武夷巖茶生長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下,加上武夷山茶農精湛的製茶工藝,使其品質特徵形成特有的色、形、香、味.韻。
在武夷山境內,各生產茶葉的地點不同,其茶園土質,海拔高度,周圍小氣候等自然環境不同,生產的茶葉品質存在較大差異。
武夷山景區內茶葉及品質
武夷山懸崖綿亙,巖頭兀突,爛石沃土,氣候溫和,且泉質清冽、雲氣絕佳;從山頂到山腳,山坑、巖壑間到處都有種茶,其主產地有馬頭巖,天心岩,慧苑,竹窠,碧石,九龍窠,燕子窠,御茶園,水簾洞,玉花洞,桃花洞,佛國,桂林,三仰峰等等。
武夷山茶葉花色品種很多,有武夷水仙,肉桂,梅佔,毛蟹,大紅袍,鐵羅漢,奇種,奇蘭,黃旦等品種,武夷山各個巖,各山坑,山壑的茶葉其品質都有一定差異。
但從總體品質上看,優質內山(指景區內)武夷巖茶具備以下特徵:色澤青翠黃綠,油潤有光,具“三節色”;外形條索肥壯堅結,葉端折皺扭曲,為“晴蜓頭”;香氣濃郁清長具果香,滋味濃醇,收斂性強,回甘好,具有特殊的“巖韻”,葉底肥嫩明淨,綠葉紅鑲邊。
武夷山(景區)為中心其東北方向的茶園及品質
與武夷山交接,在環繞武夷山公路沿線上生產茶葉的村莊有歷屯,關莊,太廟,自巖自然村。
這一方向的茶園從土質上看有三種,紫色土、砂礫土,黃土。
從海拔高度上看,有高山茶園和平地茶園,決定了其茶園所產茶葉的品質。
具體而言,歷屯所產茶葉與內山茶比較接近,只是滋味沒有內山茶濃厚,而顯得醇和,收斂性略差,香氣持久性比內山茶弱,巖韻沒有內山茶明顯。歷屯產洲地上的茶葉香氣較低,滋味醇和、順口、外形粗壯較松。
關莊、太廟、白巖大部分茶園與九龍山江墩,黃龍茶廠茶園自然環境相似其品質也接近。
財政部門將這些地方所產茶葉定為半巖茶,但其品質要比歷屯茶葉差,其品質特徵體現為:色澤烏油潤,香氣高但香型與內山茶不同,滋味濃帶苦澀,不具備巖韻,湯色澄黃明亮。
樟樹村,武夷山良種附近茶園所產茶葉,具有一定“巖韻”不足之處是回甘差帶苦澀。
武夷山(景區)為中心其東南方向生產茶園及品質
離武夷山較近的有三姑,水運隊,上浦等地茶園,其土質由紫色土與沙土混合而成,其品質略比歷屯茶葉差,相當於洲茶。
這些地方的共同點是茶園海拔低,茶園平坦開闊,土層深厚,其品質為正真的“外山茶”特徵,表現為“色澤烏黑、外形壯實、滋味濃,“茶感太重”即苦澀味重,回甘差,香氣高但很短,香型不理想。
武夷山(景區)為中心其西南方向茶葉及其品質
離武夷山較近的有蘭村附近茶園,星村鎮東側即九曲溪西側洲地茶園,茶品質比內山茶差,比外山茶好。相當於歷屯的洲河茶,但香型不同,武夷山東側茶葉與西側茶葉最大不同點是香型不同,東側茶葉香氣較細長、清楚,西側香氣高而刺激。
離武夷山較遠的有井水,巨口,黎源,黎前等地茶園,其土質與黃土、興田山勢低,開闊、周圍無森林。
其品質與黃土、興田等地茶葉品質相同。
武夷山(景區)為中心其西北方向的茶葉及其質量
離武夷山市較近的是黃村附近茶園,其自然環境與井水、巨口等相同,品質也相近。
較遠一些的有曹墩,朝陽,黃溪口等地茶園,其自然環境較好,土質雖為黃土,但海拔較高,周圍森林茂密,溪水長流,雲霧多。
生產的優質水仙具有以下特徵:色澤烏黑油潤,外形粗壯緊結,香氣高長,具果香,只是香型與內山茶的香型不同。滋味濃厚有特殊味道,只是沒有“巖韻”。湯色茶油色橙黃明亮。
離武夷山最遠的有程墩、桐木當地茶園、茶園海拔高,周圍樹木茂密,土質為黃壤土,自然環境好,程墩產水仙品質優異,其香型與內山茶接近,有類似巖韻的味道,肉桂茶則香氣低,品質不佳。
如果以土質構成來劃分,武夷巖茶可以分為:巖茶(紫色土茶園)、洲茶(砂土茶園)、外山茶(黃土茶園)——外山茶分為高山茶與平地茶。
根據海拔高度,巖茶分為正巖茶(海拔高、半巖茶(海拔低)。
品質以正巖茶最好,其次是半巖茶與高山茶,再其次是洲茶,最差的是平地茶。
也由此可知,出生地對巖茶來講有多重要,出生的地方好,品質才能做得上去,而出生地不好的茶,哪怕其他因素再好師傅再好,10元一斤的茶青也沒辦法做出1000一斤的茶來。
閱讀更多 武夷巖茶課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