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李安民:20多人的作坊能接下传承千年大同铜艺?


"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早在北魏时期,大同铜器就享有盛名。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其中,大同铜器制作技艺榜上有名。图文/胖小二(经摄影师授权,请转发勿转载)

78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安民1998年自办厂房,并在之前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生产工艺火锅、宫廷御锅、文房四宝、铜壶铜勺、工艺酒具以及收藏艺术器皿等系列产品。图文/胖小二

李安民正和自己的徒弟张河美讨论錾雕的图样。"学习普通铜器制作最少得三年,如果是雕刻精美的铜器最少得10年,目前我培养了20多名徒弟。"李安民谈到非遗文化传承时说。图文/胖小二

工人用锉刀将字旁边的边角磨平。在大同所有铜器中,铜火锅最为有名。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喜欢宴饮,却因寒冬长宴上的凉酒冷菜而烦恼不已。一名聪明的臣子召集工匠,研制出将鼎下的炽炭和鼎内的高汤结合在一起的食具——铜火锅。图文/胖小二

工人正在镀锡,这不仅可以防锈还可以为食物保鲜。制作一个铜火锅,要经过熔铸、切割、打制成型、焊接、镀锡里、錾花、抛光、组装等8道工序。图文/胖小二

为雕錾做准备,浇筑特殊配方的软胶。铜器曾在大同千年古城的历史浪潮中扮演了极不寻常的国礼角色。大同地处战略咽喉,铜行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手工业门类,铜制器物历经由皇家兵器、贵族工艺器到民间日用器的演进脉络。图文/胖小二

大同铜火锅主要以手工锻造技艺闻名,锅身上精致形象的图案,是其一绝。錾花作为制作工艺中的精髓技法,分为浮雕与平雕。图文/胖小二

雕饰不同部位的专用篓子有百余种型号,图案内容从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艺术中摘取精华,底盘镌取自云冈石窟的宝相花纹、卷草纹、感茶罗纹,狮钮、伏龙常用作雕饰小盖,便于提携。图文/胖小二

工人在为基本成形的铜火锅抛光。目前在整个大同城内,掌握铜艺的匠人不过数人,愿意投身传统工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铜器制作工艺已濒临失传。图文/胖小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