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作者 | 小鷗

年報披露完畢以後,各種排行榜隨後便面世。例如最受關注的薪酬排行榜、高管年齡排行榜,姆們有幸一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們的收入情況,也好鞭策自己,哦,不,是鞭策老闆趕緊把公司帶上市。

一、上頭條姿勢:39.4億年薪

那麼如何脫穎而出?怎麼上熱搜?如何搶頭條?這個問題,汪峰不好回答,但是太空智造一定知道怎麼回答。

太空智造的董事長憑藉39.4億元的年薪,將其他董事長甩出了一個銀河系。這樣的工資,太空智造把自己賣了都支付不起,更何況還有年薪35.8億的副董事長、33.2億的副總經理和23.6億的董事。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我們地球已經不夠你們發揮的了,太空才是你們的舞臺。

後經澄清,這是一個大烏龍,是單位寫錯了導致工資扶搖直上,衝出了地球。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家頻頻出錯的公司。

二、募投項目:“倒黴”透頂

太空智造(300344.SZ),聽起來像是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提供設備的公司,而且不是普通的而是灰常先進和智能的設備,給人既威武霸氣又高精尖的感覺。

然而,真相可能讓你大失所望,先不用看太空智造的主業,看原來的名字就能明白一二:太空板業

太空板業的主要產品就是太空板,太空板產品主要應用於建築圍護體系的屋面和牆體部位,作為輕質構件產品主要應用於大跨度工業廠房、物流庫、公用設施及產業化民用建築等的建築圍護體系。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這家公司於2012年在創業板上市,按照規定,上市的時候,每家公司都要編,不對,是規劃一個比較有“錢途”的募投項目。

太空板業IPO募集的資金計劃這樣使用: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募投項目是為了增加產能,根據招股說明書,公司自2009年起產能利用就已基本飽和,而太空板的市場需求在增長。

太空板業給出的預期收益是醬嬸兒的: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在理想的狀態下,2013年底,項目將達到可使用狀態,新增的產能也遠超原有的產能,因此2014年太空板業的利潤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進度較緩慢,至2014年8月底項目才達到可使用狀態,新增的產能也由400萬平方米降至200萬平方米,更難以置信的是,2014年的淨利潤竟然是虧損2012.64萬元。

這個鍋,太空板業甩給了宏觀經濟。稱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緩慢下滑,持續到2014年年末,並沒有明顯的觸底回升態勢,工業建築市場處於整體需求減緩的大環境中,建材行業受到較大影響,公司報告期內銷售量減少導致銷售收入下降。

把時間推算一下,大概是太空板業一編完募投項目報送招股說明書,宏觀經濟就開始下滑了,工業建築市場也遭受衝擊了。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這麼巧,那一定是因為太空板業運氣不太好,總不能說人家對宏觀經濟對行業的認識不夠深刻吧,也不能說“規劃”募投項目的時候考慮不周吧。

2015年,太空板業虧損擴大,宏觀經濟繼續背鍋,這已經不僅僅是尷尬的問題了,還有保殼的問題。

三、保殼路徑: 高價搶購

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太空板業已經連虧兩年,此時,保殼就是比天大的事情,為了保殼必須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太空板業也是如此。

首先是買,下圖是2016年發生的重要收購: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看最後一列的數字,這三家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是很強的,當年便為上市公司貢獻了6538.9萬元的淨利潤。

其次是賣。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公告中的股權轉讓款為8075萬元,而上截圖中該數據為807.5萬,可見又是一處錯誤)

這筆買賣帶來的投資收益是1375萬元。

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和心思,太空板業終於保殼成功:2016年合併淨利潤為3840.03萬。

相對而言,買的功勞大於賣的功勞,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太空板業當了一回程咬金的事情了。

太空板業花大價錢收購的北京東經天元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經天元”)和北京互聯立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聯立方”)原本的股東是蓋德軟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蓋德軟件”)。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蓋德軟件曾經在2015年於A股上市公司弘高創意(002504.SZ)接觸,準備賣身,並於當年的7月份簽下了投資意向書,擬出資不高於20000萬元人民幣投資蓋德公司。投資後,弘高創意將持有蓋德軟件科技集團51%的股權。

弘高創意出資所對應的集團的整體估值為3.92億,而和太空板業的交易對應蓋德軟件整體估值為5.4億。

這是因為彼時的弘高創意沒有保殼壓力,而太空板業已身處絕境,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所以最後是太空板業拿下了蓋德軟件兩家子公司80%的股權,弘高創意就這麼被截胡了。

2016年終於保殼成功,2017年叒虧損了,A股保殼鐵律果真名不虛傳······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四、毛利率:異常波動

收購完成後,太空智造的業務在兩個方面:建築材料銷售安裝和軟件銷售技術服務。軟件銷售技術服務所佔的比重已經明顯超過了太空板的銷售安裝,毛利率也遠高於建築材料行業。

看來這個胡沒白截,但是2017年仍然是虧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建築材料這一板塊,當年能夠產生利潤的時候毛利率都是在40%以上,如今,這一塊業務的毛利率僅剩下不足20%,生產和銷售的規模越大,虧損得越多。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也就是說,現在的太空智造是軟件的銷售和安裝扛大旗。再加上,太空智造已經開始逐步玻璃虧損的建築材料製造業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太空板業確實無法體現當前的主營業務,所以改名字和證券簡稱是必然的。

那麼在剝離建築材料製造業務之後,公司是否就可以輕裝上陣,走在幸福的大道上了呢?

能不能幸福,要看軟件銷售技術服務,這一部分基本由收購的三大公司承擔,先看過往業績。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東經天元,2014年度淨利潤是450.64萬元,2015年淨利潤為1,257.14萬元。

互聯立方,2014年度淨利潤是-208.97萬元,2015年淨利潤為-547.54萬元。

元恆時代,2015年度淨利潤為-318.76萬元。

被收購之前這三家公司像在開比慘大會,卻又一個比一個雄心壯志。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東經天元和互聯立方被收購時做出的業績承諾,2016年至2018年的淨利潤合計數不低於以下目標:

2016年:合計不低於5,000萬元,其中:東經天元為4,590萬元,互聯立方為410萬元。

2017年:合計不低於6,500萬元,其中:東經天元為5,870萬元,互聯立方為630萬元。

2018年:合計不低於8,450萬元,其中:東經天元為7,370萬元,互聯立方為1,080萬元。

淨利潤是指扣非後的歸屬淨利潤,並扣除未收購的20%股權所對應的的淨利潤。

元恆時代做出的業績承諾是2016 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00萬元、650萬元、745萬元,各年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之和不低於1,995萬元。

東經天元和互聯立方完成了業績:2016年,合計實現淨利潤7,005.04萬元,完成率140.10%;2017年,合計實現淨利潤7,846.32萬元,完成率120.71%。元恆時代在2016年和2017年也都順利完成業績承諾。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一旦被併購,業績豈止是翻倍。如此難以完成的艱鉅任務,三家公司竟完成得雲淡風輕。

完成業績之後,東經天元和互聯立方剩下20%的股權也水漲船高,今年太空智造將兩家公司餘下20%股權收入囊中,交易價格合計1.8億,對應的兩家公司估值合計為9億,明顯高於之前的5.4億

風雲君發現,通過IPO上市的公司總會出現突然間業績下滑的情況,而通過被併購實現證券化的公司容易出現業績驟然大增的現象。

畢竟憑自己努力上市的公司不需要業績承諾,借力上市的總要付出點代價。

至於突飛猛進的秘籍,風雲君好奇,交易所也好奇。交易所對2016年年報中的毛利率問題發出了問詢。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先看看這三家公司毛利率的變動(2017年沒有單獨的數據):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淨利率的變動: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這個毛利率和淨利率的變動都太詭異了。在回覆問詢函時太空智造對東經天元的情況做出瞭解釋:

首先,東經天元原來是Autodesk的分銷商和增值服務商,自身並無獨立的生產、研發能力,其母公司蓋德軟件是中國區的總代理。東經天元被併購之後,在蓋德軟件的協助之下,東經天元的子公司成為了Autodesk的總代理。東經天元並不直接對接終端用戶而是銷售給經銷商。

這便是東經天元毛利率和淨利率驟然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募投項目“甩鍋”宏觀經濟,為保殼高價重組:飲鴆止渴的太空智造

而蓋德在是Autodesk總代理時的淨利率(僅有2015年的數據)為17.05%,而東經天元一拿到代理權,淨利率就到了30%左右,這飆得有點太快了吧。

元恆時代也是代理商,作為代理商毛利率上躥下跳的似乎不太正常。

互聯立方成立於2011年,提供以 BIM 技術應用為核心的諮詢服務及基於BIM 的應用軟件的銷售。除了毛利率的變動之外,不得不說,太空智造眼光太好了,收購的時機正好是扭虧為盈的轉折點上。

業績咋實現的這事放到一邊,為了保殼一拍腦門收購了這三家公司而帶來的4億多商譽可也不是鬧著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