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是日本人的洗白? 二战中日本成受害者

《萤火虫之墓》是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在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其主题却备受争议。

先来说说这部动画的主要内容,动画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神户,描写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节子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空袭开始了,妈妈在轰炸中不幸离世。兄妹俩只能去投靠亲戚。然而,战争让亲情疏远,物质的贫乏更使人们彼此冷漠。越来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来越少的米饭暗示着他们必须离开了。哥哥终于决定带着妹妹搬走,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在唱着歌快乐离开的时候,他岂能料到因那战争而不可逆转的悲惨命运。萤火虫飞舞,兄妹俩的厄运却不断降临。饥饿和疾病不断的打击着这两个可怜而年幼的孩子,为了让妹妹不再饿肚子,哥哥只好趁飞机轰炸之时冒着生命危险去偷。每当在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找到一些食物,他都会无比的兴奋。影片为这段生活赋予了更多的笔墨:废弃的家园,荒凉的原野,恬淡与残酷相间,冷漠与温情并存。在漆黑的废弃山洞中,哥哥将萤火虫捉进蚊帐,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夏季闷热的深夜里明明灭灭。哥哥将熟睡中的妹妹紧紧抱住,生怕一松手就又会失去。然而,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失去。

《萤火虫之墓》是日本人的洗白?  二战中日本成受害者

萤火虫,只能活一个夜晚。在美丽的夜里,它尽情地展示着无穷的魅力,然后在黑暗中悄然坠下。恶劣的环境使节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且起了湿疹,他们没有钱去看病,更没有钱去买药品……年幼的妹妹终究没能逃过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在一个凄凉的夜晚虚弱地死去。

整部影片完全沉浸在一种灰暗、悲凉的气氛中,静静地进行着,以死亡、饥饿控诉战争的无情,具有鲜明的反战色彩,揭露法西斯残暴统治。但这部电影不被中韩朝美等大部分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接受,这些国家认为,日本不是在宣传反战思想,而是在战后替自己洗白,日本是侵略国之一,战争的发动者之一,可是在这部动画片里面完全是一个战争受害者形象,动画把日本渲染成一个悲情角色,这极大伤害了参战国成员,整部电影并没有提及大背景,而大背景正是兄妹悲惨的原因:是日本先发动战争,正如影片的经典情节,美国空袭如本,日本居民对天大喊:我们做错了什么?可是对于由本国发动战争,造成其他国家的不幸,这样的呼声太过微弱,不少日本年青人甚至还搞不清什么叫“二战”,所谓的“二战”和袋鼠到底有什么区别。当一个日本青年学生跑到靖国神社面前,责骂神社工作人员缺乏良心、对不起诸邻国时,迎接他的却是一顿挨揍,可是旁边观看的人们却半天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以为只是个闹事的。被歪曲的历史所蒙蔽的日本人,是不可能真正明白受害国的心灵伤害的,这种情况,就好比你挨了某人一巴掌,整天只管喊痛,却半天也想不明白这件事的起因是由于你老头子在几年前揍了那人的父亲的缘故。我们中国人强调:“勿忘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当你把这句拿去问一个日本人时,他会回答你:“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历史,尤其是那两颗原子弹……”在日本人看来,他们只会同情那对兄妹,而不会反思战争的前因后果,这与日本老百姓懂不懂得反省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日本人对二战的记忆是相当模糊的,就好比我们中国人对十年动乱的记忆一样,他们还要更加严重。

《萤火虫之墓》是日本人的洗白?  二战中日本成受害者

故事的最后,兄妹俩的生命都走到了尽头,他们的灵魂伴随着萤火虫之光飞走了,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没有战争的世界寻找到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这是很感人的情节,这也是无数的观众——甚至是中国观众为之落泪的一个原因。萤火虫至少有自己的墓,但是远征军却没有自己墓碑,伤感的萤火虫,夺走了无数人的眼泪,可是,我们这些遭受遗忘、遗弃的无名英雄们,又会有多少萤火虫去伴随着他们呢?又会有多少人会去关怀呢?

国内有些网站和文章在介绍《萤火虫》时,为了突出剧情的感人,竟给主角父亲之死用上了“牺牲”这样的字眼,敢问,作为法西斯军队的成员,他是为谁牺牲了?为太平洋战争上的美国人吗?好吧,就说在法西斯的眼里他是“牺牲”了,可是写这篇介绍文的人是中国人啊,敢问这样写的人,他到底摆着什么样的心态?

《萤火虫之墓》是日本人的洗白?  二战中日本成受害者

韩国人不接受并抵制这部电影,情有可原,电影伤害了他们的感情,这部电影本身没错,错只错在是日本人的作品,而冯小宁执导的相同题材的电影《紫日》则大受好评,基本上没有被过多的非议。无论是《紫日》中被军国分子杀害的秋叶子,还是《萤火虫》里在绝境中走向死亡的兄妹,他们身上都有同样令人同情的地方,可是,在顽固的日本右翼气焰嚣张之时,《萤火虫》这种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控诉法西斯的作品,却能够在中国广为的流传开来,简直是一种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