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家人遇到伤心的事情时,大家是不是经常以“感同身受”的身份,试图用自身经历来抚平情绪,但往往这样的安慰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关于感同身受,曾经有一个新闻让我触动很深。
一个母亲在地震中失去孩子。莫一天走在路上止不住对孩子的思念,瘫在在马路中央痛哭。路过的人都来安慰她,让她坚强起来,可是她却哭得更加惨烈。直到一个中年男人出现,对她说了句:“我的孩子也在地震中没了”。两人抱头痛哭后,便一起离去。
为什么那位在众人的安慰后会哭得更惨烈?
因为,你们的孩子都健在,却来安慰让她坚强起来,话说难听点的话,那就是站在说话不腰疼。
虽然你对失去孩子的感情有所体会,可没办法切实身受,就不能代入自己感同身受的身份。
为什么男人一句话就让她释怀了呢?
因为男人的孩子也在地震中遇难,不需要多说,就能互相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如此才叫做感同身受。
在一个人极度伤心或者事情超乎常人可承受的时候,“伪”感同身受是万万不可的。所以这时候倒不如做个倾听者,当别人需要你做什么时,再去迎合,这要比一开始就试图站在于同样位置要好得多。
閱讀更多 老張聊生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