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媽祖信仰傳臺過程及影響尋蹤

本文對明清時期媽祖信仰傳臺的過程作了梳理,並對其對臺灣的影響予以概述。文章還從社會、心理和血緣等角度分析了媽祖信仰在臺得到廣泛傳播的原因。

文/姜紅星

一、媽祖其人

海洋女神媽祖,其“原型”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市人,五代閩國時都巡檢林惟愨的第六女,生於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相傳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昇天為神。民間信奉如熾,傳泛海者“倘遇風,危急之時則呼‘媽祖’,神即披髮而來,其效立應。”(清趙翼:《陔餘叢考》)根據史籍記載,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神格越來越高,並列入國家祀典。據統計,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對媽祖的褒封情況如下:宋代褒封14次,元代褒封5次,明代褒封2次,清代褒封15次。①媽祖作為“國家級”海洋女神在被歷代朝廷如此敕封、重視的同時,其在民間的影響也愈發聲名遠播,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北起丹東、秦皇島、天津、煙臺,南到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澳門和臺灣等地,都建有媽祖的廟宇。湄洲媽祖祖廟、閩臺新聞交流聯誼會和海峽文化交流中心組織編纂的系列叢書《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表明,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上萬座,信奉者3億人。

二、明清媽祖信仰傳臺過程

在福建地區的民間傳說中,媽祖最初的功能只是祈雨和預言禍福,宋宣和四年以後被奉為航海保護神,以適應福建海上交通發達的客觀需要,但同時還兼掌祈雨、治病、禦寇彌盜等職能。②現在,我們可以基本上肯定在明清以前的宋元時期,海峽西岸的福建一帶已經有比較廣泛的媽祖信仰,而在海峽東岸的臺灣是否已經有移民或者往來兩岸的商人帶去媽祖信仰,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只是傳說而已,還沒有足夠的史料能加以證明。這些傳說包括澎湖天后宮,原名媽娘宮,始建於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因朝廷官兵蒙媽祖救助而建。《林氏大宗譜》也記載:“北宋初北方流民湧入莆田湄洲沿岸,林默造木排渡難民往澎湖定居謀生”等等。

1、明朝時媽祖信仰傳臺有據可查,閩粵籍移民信仰已開始影響臺灣民眾的生活

從明朝開始,媽祖信仰在臺灣傳播已經有比較可靠的證據。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渡臺後,劃分土地派兵開墾,又招漳、泉、惠、潮等地民眾赴臺從事墾拓,並派人修理媽祖廟。永曆十九年(1676年)鄭成功派劉國軒率兵駐守,並在鹿港南岸建了一座奉祀媽祖的“興安宮”。

臺灣漢族是從大陸移居過去的或者說是大陸移民的後代。大陸向臺灣移民,歷史上以閩人居多,閩人中又以泉、漳兩府為最。“臺灣之人,中國之人也,而又閩、粵之族也”。③大陸移民移居臺灣主要有三次大規模的遷徙。第一次是在天啟年間,以顏思奇、鄭芝龍為首的海上資本集團佔據臺灣北港時,正值福建大旱,泉、漳兩府貧民大量入臺,當時不下三千人;第二次是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實行軍屯,廣招移民,又有許多福建貧民入居臺灣。除鄭氏軍隊外,新增移民二、三萬人,使臺灣漢族移民增至10~12萬人,與土著居民人數差不多。第三次大規模移民是在清朝,將在以下章節中予以詳細說明。整體說來,元明時期,在臺灣無論是媽祖廟的數量還是移民的數量雖然相對還是比較少的,但已經逐漸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2、清朝時媽祖信仰得到統治者的大力扶持,在臺灣的傳播和影響日益興盛

清朝時期,媽祖信仰在臺灣得到廣泛傳播,初步形成了信仰媽祖的熱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統治者出於攻打臺灣渡海作戰和維護自己統治的需要,對其大力扶持,當然清朝對臺灣的第三次大規模移民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清統一臺灣的過程中,有很多天妃顯聖助戰的傳說。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水師提督萬正色駐軍惠安崇武,夜夢天妃佐風,次日果得北風,攻下廈門。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施琅率三萬大軍駐紮莆田平海,吃水困難,天妃宮前有一井原來“漬滷浸潤,厥味鹹苦”,“至降冬澤愆水固”,施琅向天妃拜禱之後,“不崇朝而泉流斯擴,味轉其和,綆汲挹取之聲晝夜靡間”,這就是傳說中的“湧泉濟師”。施琅就此事寫了一篇《師泉井記》,立石於平海天妃宮中,並手書“師泉”二字。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攻打澎湖,據說也得到天妃的助戰,“士卒舟中鹹謂見神妃如在左右,”攻打澎湖的那一天,平海鄉人入天妃宮,見天妃衣袍透溼,左右二神將兩手起泡。為了報答天妃的恩德,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將軍施琅增修澎湖天妃宮,清政府特派禮部郎中雅虎到湄洲媽祖廟祭祀,並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清朝統一臺灣後,派往臺灣的地方官多數貪婪殘暴,任意欺凌人民,徵收糧稅苛刻。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起義,臺灣各地民眾紛紛響應,起事七天,全臺就落入義軍手中,清政府大為震怒,檄水師提督施世驃(施琅之子)、南澳總兵蘭廷珍前往鎮壓。他們利用六月水漲,從鹿耳門攻入,攻破臺灣府城,朱一貴被殺害,起義被鎮壓。施世驃、蘭廷珍揚言此乃媽祖助其成功,就在廈門蓋了一座“平臺宮”奉祀媽祖,有人以為平臺就“太平”了,又叫“太平媽”。朱一貴起義被鎮壓後,地主階級對臺灣人民繼續進行殘酷的剝削,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暴發了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清政府派閩浙總督福安康前往鎮壓,起義很快被鎮壓下去。福安康班師覆命時,晚上到達大旦門,方向不辨,忽然舟工曰:“媽祖來也”,隱約之間如有人坐小舟中,以火擊石,碎火四出,速轉舵向火行,一瞬間,舟已進大旦門。自古渡臺未有夜進大旦門者,福安康大喜,次晨到天后宮進香許願,要在北京蓋媽祖廟。

除了明朝的兩次大規模的對臺移民以外,第三次大規模對臺移民是1683年鄭氏政權結束,清朝統一臺灣後,實行開發墾殖,又有許多大陸居民入臺。臺灣媽祖信仰熱潮在清代福建移民大量入臺後就逐漸形成,此後呈日益增長之勢。臺灣著名的人類學家李亦園先生指出,媽祖信仰隨閩粵漢族遷移入臺後,“以若干源始的廟宇為中心形成很多信仰圈與祭祀圈,並且因而盛行進香、割香的儀式活動,至今仍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現象。”④

臺灣的很多媽祖廟裡都珍藏有《敕封天后志》,此書系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莆田縣舉人林清標據《天妃顯聖錄》增刪而成,其目的是為了讓臺灣人更多地瞭解媽祖事蹟。湄洲媽祖祖廟光緒六年立的《重修莆田縣湄洲天后廟碑記》、莆田平海天后宮康熙二十九年立的《師泉井記》、乾隆十五年立的《平海天后廟重修碑記》、港裡天后祠《歷代褒封徽號》碑,都讚頌媽祖在清朝統一臺灣過程中的作用。這些書籍和碑記都是清朝統治者扶持媽祖信仰和媽祖信仰在臺灣得到廣泛傳播的重要佐證。

三、媽祖信仰在臺廣泛傳播的原因分析

經過明、清兩個朝代的不斷髮展,清末臺灣的媽祖信仰已十分廣泛並深入人心。粗略估計,截至清末,臺灣全島共有大小媽祖廟數百座,臺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媽祖。媽祖廟的名稱很多,有的叫天妃宮、天后宮、天后寺,有的叫天后祠、聖母壇、文元堂,也有的叫朝天宮、雙慈亭、安瀾廳、中興公厝、紛陽殿、提標館等。臺灣香火最盛的媽祖廟是北港的朝天宮,它與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祖廟和天津的天后宮共同成為中國天后宮的三大廟。臺灣北港朝天宮建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神像是從湄洲祖廟請來的,是臺灣媽祖廟的總廟。臺灣同胞所奉祀的天妃、神像來自大陸不同地方,稱呼也不同,來自湄洲的稱“湄洲媽”、來自泉州的稱“溫陵媽”、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臺灣之所以會有眾多媽祖廟,媽祖信仰得以廣泛傳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陸移民渴求媽祖護佑臺灣民眾多為大陸移民,從宋元時或更早時就可能有大陸人移居臺灣。從大陸到臺灣,中間隔著臺灣海峽,風浪險惡,隨時都有葬身海底的危險。為求一帆風順和開墾成功,大多數人都隨身攜帶在家鄉崇祀的媽祖神像或香火之類的聖物。平安到達目的地後,便將小神像或香火掛在田寮或供於居屋、公厝等處,朝夕膜拜,祈求神靈護佑。

2、統治階級利用媽祖信仰維護其統治明清時期對媽祖信仰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用民眾對媽祖崇敬的心理維護其統治。比如,清朝時,統治者就編造出許多媽祖顯聖助戰攻戰的神話,清統一臺灣後,因其統治之需,又大修媽祖廟宇,籠絡人心。

3、民間媽祖後裔大力弘揚媽祖文化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時,臺灣人口已達1901833人。其中陳、林兩姓最多,粗略估計,陳姓人口20萬左右,佔臺灣總人口的11%,林姓人口15萬左右,佔臺灣總人口的8%。媽祖為林姓,林氏宗族稱媽祖為“姑婆”、“姑婆祖”、“天后聖姑”、“天上聖母姑婆”,臺灣的許多媽祖廟皆為後世林姓子孫所建。

縱觀明清時期媽祖信仰對臺傳播過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在臺灣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的整個過程。媽祖信仰作為兩岸人民共同的宗教信仰至今仍繁盛不衰,並隨著兩岸信眾的交流和交往而日益密切,比如,每年的媽祖誕辰日,都會有數以萬計的臺灣同胞通過各種途徑到湄洲媽祖祖廟祭祀,湄洲媽祖祖廟的媽祖金身也經常赴臺巡遊。總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源遠流長的媽祖信仰在促進海峽兩岸人民的溝通和了解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劉福鑄:《宋代媽祖褒封綜考》,有專門的考證修訂,見曲金良主編《中國海洋文化研究》第4~5卷,海洋出版社,2004年

②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第25~26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連橫:《臺灣通史》,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6頁

④李亦園:《人類的視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157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