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当时中国有胜算吗?

结束潮湿的床单

首先给出结论,如果亚历山大真的来到中国,与中国开战,中国至少有80%的胜算,而亚历山大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其实题目包含了太多的假设,比如亚历山大率领着他的部队,是怎样越过现今的天山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又是怎样走出塔克拉玛干千里沙漠,以及柴达木的戈壁荒滩,来到古代中国的西部以及这么长这么艰苦的行军;他是怎样保证军队的后勤供给以及军队纪律的;沿途大大小小的游牧半游牧部落他又如何征服的;如此来到中原后他的兵力还能剩多少;这么远距离的行军后他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吗?

马其顿方阵

好吧,以上的所有假设我们都不理睬,就直接假定,亚历山大带领着他出征时候的所有精锐:4万步兵以及1万骑兵,精神抖擞地来到了中国西部(这是他们唯一有可能到达的地方),也就是来到秦国边境。亚历山大打到印度河是时间是公元前323年,假设经过一年的时间,也就是322年,亚历山大的军队来到了秦国西镜。此时他的对手是谁呢?秦国历史上在为最长的国君之一——秦昭王,当时他即位刚好3年。

亚历山大帝国

那么,东方和西方最强国相遇,为什么说西方必败呢?

1.兵种。亚历山大拥有西方世界最强大的步兵方阵——马其顿方阵,而秦国的锐士也是战国时期的一绝。问题是,压力山大的方阵灵活度比较差,虽然从正面进攻方阵是占优势的,但是他的侧翼是它最大的弱点。方阵中的士兵没人持一根长达6米的长矛,活动能力比较差甚至几乎没有,故而为弥补这一致命弱点,亚历山大大帝将方阵的侧翼交给骑兵,并且有时在骑兵和方阵之间还会设置短矛兵,他们手持1.5米或者2米的短矛,充当方阵的左右翼,不过他们是没有装备盾牌以及战甲的。此外,一支部队中还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弓矢兵或者投石兵,他们是远程兵,也是没有什么护甲的。以上大概就是亚历山大大帝部队的主要组成力量。反观秦国呢,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兵种已经相当健全,包括少量的车兵,步兵,骑兵,弓箭兵或者弩兵,甚至还有水兵。秦国军队的核心力量是步兵,主要是步兵几乎能胜任在所有地形上进行战斗,步兵的装备包括装甲,一支长戟之类的长杆武器,一把长剑,在后期,步兵甚至还会配备弓弩,加强打击能力。骑兵则着短甲,持长剑,装备弓弩,不论是骑士还是军马,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故而称为铁骑,战斗力极强。秦兵战斗时若是进攻则将车兵放置在阵前,以作冲锋之用,其次步兵,其次是弓弩兵,左右则是骑兵。综合来看,秦国的兵种混合作战能力,是要超过亚历山大的军队的。

秦昭王

2.军队数量。之前我们假设了一下,亚历山大能带来的是精锐6万,这其实在如此长的行军过后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我们暂且不管,就算它是6万,但秦昭王时期,秦国西部边界在如今的甘肃南部、宁夏一带,西南的巴蜀已经是秦国的粮仓,根据当时的征兵制度,有学者估算出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的现役部队大约在31.5万左右,临时征召则可以扩大到45万左右。出去防守各处的守军,秦国随时可以动用的总兵力实际上在20万人左右。这20万的部队不是战时临时征召的农夫,而是经过训练甚至有多场战斗经验的精锐部队。以20万人对6万人,其中的优势不用我多说了吧。

白起

3.将领。亚历山大本身便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他手下赫费斯提翁 、提柯塞琉古、利西马科斯、托勒密、尼阿库斯、佩尔狄卡斯、列昂纳托斯也是英勇善战的将军。而秦国这边呢?穰侯魏冉、战神白起、司马错、王龁 王陵 赵掺 吕礼都是列国闻名的名将。中国古代打战,一向追求智取而不是正面硬杆。我猜测双方之间的第一战一定是抱着相互试探的心理的。秦军初战如果胜利那结果就不用多想了,如果首战失利,秦军也许会退回城内,作疲军之计。当然,也有可能秦军一开始就根本不和你打,就慢慢消耗死你,这也是很可能的。亚历山大如果攻城,说实话那是自讨灭亡。当初和波斯帝国作战时,经过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才攻克了腓尼基的岛屿城邦推罗城(在今黎巴嫩)。现在来到秦国,再围七个月的城,那我真的只能笑笑了。

战国七雄

4.后勤给养。这一点是最明显不过,亚历山大远来,随军不可能带很多的粮食给养,想要就食于秦国,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一则秦国防范严密,有无可乘之机并不好说,二者,亚历山大部队以步兵为主,机动性不够,如果派出骑兵前去觅食,留下没有依靠的步兵,那简直就是找死。况且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极大,部队未必能适应东方的吃食。5.主客对比。虽说亚历山大和秦昭王两两不相熟悉,但是秦国毕竟在本土作战,一则熟悉本国环境,二者抵抗侵略,乃是正义之战,守土安民乃是军队的职责。而亚历山大则不同,劳师以远,一切均是未知,一战失利,必定导致全军土崩瓦解,此为主客对比。

当然,亚历山大在小概率上还是可能会胜利的。比如,亚历山大攻打秦国时,东方各国再度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两面作战,有可能战败。再如当时秦昭王虽是国君,但国家大权却在宣太后以及华阳君、穰侯的手里,如果亚历山大与秦军交战时秦国发生政变,导致朝野混乱,亚历山大也有可能取得一定的胜利。不过,无根之水,怎能长久,纵使亚历山大夺得几座城池,得以安定下来,他又怎么面对汹汹而来的东方六国呢?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假设从帕米尔高原过来,迎面遇上的是秦国。

如果从印度绕一圈,打缅甸过来,那时候都是沼泽瘴气,几百年后诸葛亮讨伐南蛮,都打的费劲,何况公元前310年前后的亚历山大。

好吧,他从帕米尔过,也就算他福大命大,顺利翻过了海拔6000米的高原。毕竟1000年后的唐朝高仙芝也带兵翻过高原。

也顺利的来到了我们所说的西域。

西域诸多国家也按照导演的剧本,迎风而降,一路提供大兵饮食,伺候的妥妥当当的,一路往东走。

按照剧组的设计,没把西域国家吃穷,来到了河西走廊。这里当时都是草地,是羌人和大月氏的地盘。咱们不说羌人后来跟汉朝缠斗百年,也不说大月氏跟匈奴的百年恩怨,也不要说汉军过草地的给养经常困死整个大军,导演组有要求,一定要让这帮大兵穿过花海,来到种花家的院墙外。

那个时候也别说谁富裕,生产力低下,大家伙都是穷光蛋。罗马帝国的士兵都是青铜短剑,亚历山大的士兵,想来也不会用到铁兵器。

好了,阵势列好了,导演组有要求,把灯光,道具,服装师都叫来,花了不少功夫,终于像模像样,像一个百战百胜,威震大半个亚洲的王者之师了。

秦军,出来,我知道你在家,别躲着不出门!

秦惠文王刚娶了芈八子,从床上坐起来。没办法,游牧部落的事刚消停,来了一个更猛的。

秦朝的将军们开会,制定策略。

鉴于双方都是步兵为主,最终决定了会战的版本。同时,秦朝早已派出大量游骑,侦查这支来路不明的武装的来历。

参考100年后赵国李牧阵斩10万匈奴骑兵的战例,秦朝早就在战国的血雨腥风里学会了兵不厌诈。秦王决定先诱敌深入,让亚历山大沿着甘肃陕西的荒凉地带进入到秦国旧都栎阳,顿兵坚城之下。

秦国国民很好的执行了坚壁清野的任务,在亚历山大身后,漫长而遥远的补给线脆弱而重要。

亚历山大落定速战。

因为远途而来,缺少工程设备,亚历山大开始建设过程。但是秦军的游击不停的袭击着亚历山大的运输线,让亚历山大疲于应付。

终于,亚历山大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这次亚历山大带来了10万大军,全部依靠后方提供作战物资,因此亚历山大派往各地的征粮官大肆压榨各地民众,新附地区的反叛越来越多。虽然有傀儡政权和为数不多的希腊军队镇压,但是按下葫芦压起瓢,每天亚历山大都收到各地雪花一样的告急文书。

亚历山大心急如焚,只好用刚学会的陕西话跟秦军答话:战就战,不战就降,别躲在家里当缩头龟。

秦军主将赢华回信:亚历山大兄台,吃的好吗?睡的好吗?

没办法,硬攻。

西方的建筑技术比较先进,后来的罗马还发展了混凝土建筑。亚历山大的士兵在土木作业下打的顽强,终于在攻城的第三天,攻破了城市的东南角。

亚历山大吹响了总攻的号角,所有的士兵开始往城里攻击。

天已黄昏。

从西边的黄昏落日里飘来了几个字:城破了?那都不是事儿!

原来,秦军在等待义渠骑兵的到来。

终于赶上了。

秦军边打边退,让出了城市。

一阵清风吹散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亚历山大眼前的,是秦军早已组织好的弓弩强阵。三段击发的不断火力,让尚未结成阵型的马其顿人损失惨重。

亚历山大急忙召回军队,组织军阵。

按照导演的要求,一定要有血拼的场面。

秦军稍却,给了马其顿军队组织军阵的时间。

马其顿军阵发威了,绵延长达2公里的军阵,排山倒海一般向秦军冲来。

秦军一看这阵势,也排开战车连环阵。马其顿人的标枪不断的造成秦军的损失。秦军的强弓也给马其顿人带来极大的伤亡。双方各自距战车阵五六米的地方互相用长矛戳啊戳。

战至晚八点,一支带火的军队从黑暗中冲出,原来是火牛阵。

马其顿人好不容易恢复了阵脚,看天色已晚,担心还有阴招,慢慢退却。秦军再次派出了生力军,从军阵的裂缝处,秦军锐士500人如猛虎入羊群,把刚刚经历了几个小时大战,已经力气不支的马其顿仆从军挨个放倒。

马其顿右翼溃败,并且快速朝中军扩散。

亚历山大看的仔细,急忙派出预备队,弥补右翼的损失。

中军一动,这边秦军主将也看的清楚,立刻派出义渠的骑兵进攻中军。

马其顿全线溃散,不能收拾。这时,三队传令兵分别从战场的各个角落,向秦国士兵发布新的作战令。

获敌人首,进两爵,家人免三年赋。

马其顿遂大奔!


而知而行

我觉得,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必无胜算,原因有很多,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来介绍下当时的概况

众所周知,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使得马其顿崛起,吞并希腊,而亚历山大虽然师从大师亚里士多德,却是个勇猛无比的帝王之才。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便继承王位,年纪轻轻就能够掌握一个当时强盛的大国,实在令人敬佩,接下来出征波斯,进军东方,远征印度,使得帝国成为世界级大帝国,然而天意难测,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帝国不久便分崩离析。

再看看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中后期,列国征战不止,均有善战之师,华夏大地弥漫着好战的氛围。

下面说说具体原因

原因一,马其顿国力难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率军远征难以回避的问题,退一步讲,就算是亚历山大的大军边征讨边劫掠补给,也难以长久,最开始对波斯的征讨,也使综合实力不强的马其顿难以支撑,日后的征途,马其顿方阵再厉害也不可能每战必胜,所以一旦战事僵持,必定要从大后方运送补给,而后方除了母国马其顿,多为新占之地,难以满足太长的战线补给。不仅这些,军队人员也有消耗,需要不断加入新兵,现在的马其顿人口就很少,更不用说2000多年前了,总之,马其顿国家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亚历山大的强大只能是昙花一现。

原因二,后方不稳

亚历山大帝国,占领希腊,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和波斯,都是在几年之间占领的,而这些地方均有自己的文化系统,有自己的历史,武力占领并不会长久,只能越发积累怨恨,所以说亚历山大的后方是不稳的。在通信落后的2000多年前,统治偌大一个帝国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亚历山大对于远方的征讨并未停止。

原因三,孤军远征,麻烦重重

2000多年前的气候和现在肯定有区别,未开发的不毛之地众多,出远门尚且难以办到,更何况率军远征了。而在路上也会出现各种问题,疾病,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就是在征讨印度时得病逝世的,统帅尚且如此,更何况步卒了!而人生短暂,旅途长远,士兵们难免思乡心切,哪怕亚历山大意志力再强,军队的统帅阶层意志力迟早也会动摇。

原因四,进入中国后的推演,亚历山大的大军不可能取胜

退一万步讲,就算亚历山大克服千险万难,率领马其顿大军来到了中国,也不可能取胜。如果从河西走廊进入秦国,几万马其顿军队肯定不是秦军的对手,我觉得被秦军消灭的蜀国国力就不会比马其顿差,而义渠国也是草原部族,能征善战,却被秦国灭国,马其顿方阵再坚固也难以抵挡秦国这个战争机器的冲撞,毕竟是疲劳之师对一个如日中天的帝国。如果亚历山大从蒙古草原率军南下,遇到赵国,也是难以取胜,赵国虽未完成胡服骑射,但是连年的战争使赵国军队十分强大,几万马其顿军队是打不赢的。接下来就不探讨其他情况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颍州弃之与你一起闲谈文史野趣。


颍州小史官

一句话,只要是在明宋清之前,只要一个地球仪,中国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大神小说

马其顿的入侵:中国的胜算

前言:

两国简介

(1)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王国,指约公元前800年至前146年间,存在于小亚细亚及希腊地区的国家。马其顿的历史大致由两个时期组成,即腓亚时代(前800年~前301年)和安提柯王朝时代(前301年~前146)。本文特指腓力二世到亚历山大大帝的这段历史时期。





马其顿地处希腊东北边缘,南接帖撒利,中隔奥林匹亚山,西临伊利里亚,东靠色雷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多山少平原,马其顿人的生产力水平普遍比希腊人低,游牧渔猎生活成为了他们获取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然而,恶劣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马其顿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约在公元前700年,首领佩尔狄卡斯一世率领马其顿军队南下,从阿利哈科蒙一路打到埃盖,并定都于此,建立起“阿吉德王朝”。

公元前四世纪,由于马其顿国内爆发了激烈的权力冲突,国家危在旦夕,时任摄政王的腓力二世力挽狂澜,不仅逐步消灭各地的威胁势力,而且在当政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马其顿王国一跃成为巴尔干半岛的强大国家。其中最值得后人称赞的,是他摒除希腊军队传统的作战方式,创造了极具战斗力的“马其顿方阵”,核心是由贵族组成的重装伙伴骑兵和装备一杆6.3米的长矛、纵深多达32列的重装步兵组成。重装步兵的作用在于顶住敌人的正面进攻,战斗的结局则决定于重装骑兵对敌两翼的奇袭。通过新式军队的强悍,马其顿先后击败了希腊半岛上的雅典、底比斯、斯巴达等国家,最终在前337年成立“科林斯联盟”,权势迅速上升。




公元前336年,雄主腓力二世在婚礼上被波斯刺客杀死,年仅20岁的长子亚历山大即位。虽然年纪轻轻,但亚历山大运用权谋和武力,把不稳定因素全部消除,并对波斯帝国发布进军令。公元前335年,由三万重装步兵和五千骑兵组成的马其顿军渡过赫伦斯庞海峡,正式开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此时的波斯帝国已经垂垂老矣,马其顿军进展顺利。公元前333年,双方在位于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展开了第一次正面对决。面对数倍于己的十万波斯大军,亚历山大避重就轻,利用波斯军的统属矛盾,率精锐骑兵直插波斯中军,大流士三世慑于其勇猛,抛下军队狼狈逃窜,马其顿取得胜利,并俘获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随后,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不久攻克了推罗城。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平定埃及,被当地人尊称为法老。




公元前331年10月,亚历山大统兵进入两河流域,与号称百万的波斯军战于“高加米拉平原”,大流士三世依旧不敌逃窜,只不过这次他再也没有能力反抗了。马其顿军随后占领苏萨和巴比伦,并缴获大量金银财宝和军械。公元前329年,马其顿军越过兴都库什山,到达了中亚锡尔河一带。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军侵入印度西北,由于长期饱受疾病、恶劣气候和当地土著的疯狂抵抗,亚历山大无奈接受军队的请愿,率军撤离印度,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征宣告结束,而亚历山大也在公元前323年六月死于伤寒,一代传奇大帝落下帷幕。

(2)秦国

秦国是华夏族在中国在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秦非子是商朝名将蜚廉之子恶来之后。周孝王时,秦非子因为王室养马有功,遂得到天子重视。周宣王时,秦庄公击退西戎入侵,被封为西陲大夫,并受赏赐天水和犬丘(咸阳一带)。周平王时,秦襄公派兵护送王室东迁,被封为诸侯,并赐予岐山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为争霸中原而破釜沉舟,起兵五十万与魏国决一死战。然而魏国名将吴起领五万魏军,在阴晋一战中大败秦军,秦国经此战元气大伤,无力阻挡三晋攻势,所幸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两国反目成仇,秦国逃过一劫。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有感当时的国势衰微,大胆起用商鞅等一批法学大家,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至前350年,商鞅对秦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不仅废除世卿世禄制、重农抑商、鼓励人口增殖,而且确立军功爵制、编制户口、强化法治、鼓励移民开垦荒地等。公元前350年,在商鞅的建议下,秦国把首都从原来的雍城迁至咸阳,同时标志着变法的成功。变法后的秦国日益强大,百姓更以为国立下战功为荣,傲视西方,以至于周显王册立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虽赐死了商鞅,但仍沿用变法制定的各项制度。公元前325年,秦国相继灭亡巴、蜀、苴,随后先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合韩魏攻打齐楚和义渠国,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越来越近,并最终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

军事编制的差异

在对两国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们正式进入了严肃的对比第一阶段: 军事。既然要打仗,自然离不开军事编制的支持。

1.马其顿军

诞生于希腊文明圈的马其顿,其作战风格自然离不开希腊化的影响。为了克服旧式希腊军队臃肿迟钝的单兵格斗战,腓力二世对军队作了全方位的革新。根据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温杜包尼西斯的古抄本《亚历山大远征记》记载,亚历山大东征时期的马其顿军队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常备兵、轻装步兵、骑兵(轻和重)、辅助兵。



常备兵是方阵的主力部队,士兵普遍装备有长13~14英尺(后期甚至超过18英尺)双手持握的长矛、一面直径约2英尺的圆盾、一整套亚麻甲(或青铜甲)、一把短剑和一对胫甲。作战时,士兵紧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有序的整体。第一排士兵通常是半蹲在地上,将长矛对准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则将手中长矛搭在前排队友的肩上,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对抗骑兵的威力。每个方阵前面4至6排的士兵将长矛一致向前,作为主要攻击力量。当前排士兵倒下时,后面的队友将迅速补上缺口,以保证方阵的完整以及战斗力。想象一下,密集长矛组成的尖墙一步步逼进你,是何等的恐怖。





轻装步兵是方阵的机动部队,士兵普遍装备有一把短矛、一把短剑(长约45~50cm,宽约5cm)、一面直径约3英尺宽的盾牌、一套较为轻便的皮甲。轻装步兵一般部署于方阵的后面,排成纵深约8人的队伍,时刻警惕敌方的动向。一旦敌军冲开方阵的缺口,轻装步兵就会第一时间通过方阵间的空隙和缺口开始战斗,为方阵的重整争取时间。




骑兵是方阵战斗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场战役是否成功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骑手均从马其顿国内的贵族子弟里招募,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训练。马其顿骑兵大致分成两种,即塞萨利骑兵和伙伴骑兵。&塞萨利骑兵普遍装备有一杆长度约2.3米的长矛、一把短剑、一套硬皮甲(亚麻甲)、一面圆盾(直径约2.2英尺)。这种骑兵主要担任的是骚扰的任务。一般在冲锋时,骑兵会将长矛朝下刺向敌人,当冲进人群后,他们会拔出短剑进行砍杀,随后迅速驱马撤离。&伙伴骑兵,普遍装备有一杆长度约0.7米的短矛、一把色雷斯战刀(长约40cm,宽约3~4cm)、一套精美的青铜甲和一顶浪边头盔。作为最具有战斗力的精锐单位,伙伴骑兵拥有极强的战斗力。他们会从敌军侧翼或者背后,对敌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当他们触敌前,会将手中的短矛投向敌军,然后拔出战刀冲入敌阵,使得敌军大乱。在伊苏斯战役中,亚历山大就是带领伙伴骑兵直插波斯中军,引起了大流世三世的恐慌。




辅助兵大部分属于远程单位,装备有投石器、标枪和弓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里特弓箭手”。他们作用是压制敌军的活动和射杀将领。亚历山大喜欢将辅助兵分散部署在方阵的后方,在敌军冲锋时进行射击,在接战后灵活配合,帮助那些陷入缠斗的队友们。




值得一提的是,马其顿方阵的编制与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情况下,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初级方阵)。初级方阵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2048人轻盾步兵、1024人辅助兵和1024人骑兵团(各自),总计8192人。四个初级方阵组成一个联合方阵,人数约32000人,这也是马其顿东征部队的配属情况。另一方面,马其顿方阵作战时会排成斜阵,即斜面向外,从某一面压向敌军,然后骑兵利用敌军的弱点进行冲锋和屠杀。但马其顿方阵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方阵移动缓慢,受制于地形,需要步兵与骑兵的密切配合,一旦出现脱节,两翼遭到敌军的夹击,方阵就会立刻崩溃。

2.秦军

生长于偏远西陲的秦人,由于环境的恶劣,他们不得不与周围的民族进行斗争,在这些过程中也造就了他们尚武的精神。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的战斗力是显著上升,创造了诸多奇迹。

根据秦陵兵马俑文物出土的情况分析,秦军的主要由重装步兵、轻步兵、骑兵、车兵组成。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史学家认为秦人已经学会了驶舟,但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水军在秦军中的正规地位,我们仅在《史记·张仪列传》找到这样的描述:“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很可能与步兵的编制相同。



重装步兵是秦军的主力部队,也是至关重要的单位。从秦俑坑出土的甲胄陶片分析,秦军步兵普遍装备以金属札叶合成的套甲。甲衣由前甲、后甲、披膊、盆领、臂甲和手甲组成,制作精良。同时,秦军士兵也装备有大量长柄的戈、矛、戟和短柄的弯刀、短剑。在作战时,士兵排成紧密并列的方阵,一致将手中的长矛端平,利用长度优势刺杀敌军。同时,装备有短柄武器的士兵则配合长柄队友,一旦敌军突破阵线,这些短兵器的士兵就会立刻冲上去,以此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




轻步兵是重装步兵的辅助部队,他们大多不穿盔甲,手持弓、弩等远程武器,配合重装步兵进行杀敌。根据秦兵马俑的排列顺序,轻步兵是部署在队伍的前两至三列,当敌军进入射程时开始远距离杀敌,随后迅速退到重装步兵后面,对敌军后方进行输出,这点与春秋战国以来的部队配属情况没有太大的区别。

骑兵是秦军的辅助部队,主要的作用应该是骚扰或者侦查。根据秦兵马俑的骑兵俑的放置情况看,秦骑兵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队(约108人),并配战车六乘,这和《六韬·均兵篇》所记载的“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大抵相近,可又有所不同。秦骑兵基本是穿短甲,配弓箭和骑弩(为对抗匈奴而出现)。然而通过这些文物表明,秦骑兵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不能作为一股独立的作战力量。




车兵是秦军中的一股独立作战力量,其作用是冲散敌军阵型。春秋是车兵的鼎盛时期,随着战争的需要和兵员的扩充,车兵的编制也日趋完善。秦军的车兵部队主要以“车步作战”的方式进行战斗。一辆战车上标配三人,即驾手、长兵器甲士、短兵器甲士。车兵的编制是每八乘为一偏、二偏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同时配以相对数量的步卒。然而车兵受制于战场地形,适用范围不大。



3.对比

通过了解双方的军事基本情况,很显然马其顿军在对阵秦军时,唯一的优势就是久经沙场的骑兵。通过快速的移动,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突击,以此决定战场的胜负。虽然秦骑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一些麻烦,但尚处成长过程中的骑兵毕竟无法有效进行对抗。而秦军的优势则是远距离、高杀伤的远程弩兵和数量占优的重装步兵。马其顿军最多也就四、五万人,而秦军总数可达五十万。不同于波斯人的严谨秦军,将会血腥无比。

武器质量

两军对圆,自然免不了一场浩劫,而身处战场的士兵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手中的武器。持什么质量的武器进行战斗,对于是否取胜意义重大。




在武器装备方面,毋庸置疑,秦军普遍优于马其顿军。早在战国后期,山东六国就普遍装备了铁矛、铁刀、铁杖、铁剑等铁兵器,但相比之下,秦国的冶铁技术却没那么发达。因为根据秦兵马俑的发掘,出土文物都是青铜兵器。虽然十分不解,但事实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秦代应该是一个青铜武器向铁制武器过渡的时期,装备方面呈现“铜铁结合运用”的特色,但秦人把青铜工艺运用的炉火纯青。另一方面,秦人也率先实现了武器批量生产。秦俑坑出土的四万枚三棱箭头、一万个弩机、数万件兵甲器械、八十九辆战车,都证实了秦人军事工艺的出色。而1974年出土的一把超过91cm的青铜剑,秦人居然能够突破青铜兵器的长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青铜时代,铜器的质量取决于添加锡的含量。锡少了,铜器太软;锡多了,铜器易折断。)





反观马其顿军的武器,则显得逊色许多。古希腊的冶炼(铁、铜)技术都是传自西亚,公元前2600年希腊半岛出现铜器,直到前1900年才大规模使用,而在公元前16~前12世纪,铁器开始出现。在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史诗里,也提及到了一种制作铁件的淬火技术。虽然如此 ,但希腊的冶炼技术并没有达到一个十分尖端的地步,这说明了马其顿军的武器质量也不会特别好。况且当时的士兵大部分是自己制备武器的,除了特殊武器是政府统一发放,武器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马其顿文物,是在Vergina的一处贵族坟墓里出土的萨里沙长矛(矛头长0.51m、重1.235kg)和部分青铜头盔、短剑。通过对文物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装备都非常一般,而且头盔厚度仅有1mm,岂不是一射就穿了吗?

战场情况(畅想)

中国古人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什么样的战场作战,就有什么样的结果。马其顿的入侵是否可以成功,战场情况也十分重要。

根据亚历山大的行军路线,若是继续东进的话,他很可能会沿着印度河行军,然后穿过雨林到达中南半岛,最后经川藏口踏入巴蜀一带。而双方决战的时间,估计在公元前320年~前315年之间,战场的地点也许就是在四川盆地南部。学过地理的人都明白,四川平原号称“天府之国”,千里沃土,是不折不扣的开拓地区,这对于马其顿军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为马其顿方阵就需要这种地形。面对外来入侵者,秦军也许一开始会表现得很不适应或者惊讶,毕竟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军队。但他们也不会拱手让出巴蜀,因为这里是秦国的大后方,所以势必会拼死坚守。




我们现在试想一下,部署在平原上的马其顿方阵按照惯例会摆出“斜型队列”,两翼部署重骑兵,后排布置辅助兵、轻步兵和一定数量的希腊或者波斯步兵,亚历山大则亲自率领骑兵部队,全军缓缓压向秦军。此时的秦军也摆出熟悉的阵型,前两排是远程步兵,后面数排是重装步兵和战场,两翼也是骑兵。当面对密集的长矛方阵时,秦军会先用弓弩向敌军发射密集的箭雨,许多马其顿士兵会倒下。但亚历山大不会让秦军这么爽快的输出,他一定会分出数股骑兵开始包抄秦军,扰乱其远程作战。伙伴骑兵来势汹汹,秦军或许会将远程目标转向骑兵,亦或者令两翼骑兵正面对决。但秦骑兵毕竟力量有限,在久经沙场的伙伴骑兵面前,他们讨不到什么便宜,也许会被驱散,也可能依靠人数优势拖住对方。




这时双方的步兵开始接触。从马其顿方阵里伸出的六米长的长矛猛烈刺向秦军,秦军拼命想寻找缝隙避开长矛进行肉搏,一段时间内是僵持的,但很快秦军就通过缺口插入到方阵中并大开杀戒。此时形势危急,方阵后面的预备部队立刻冲上去阻挡秦军的行动,面对希腊式步兵的大盾,秦军进攻受到了阻碍,双方扭打成一团。画面回到侧翼,亚历山大的骑兵队陷入苦战,因为秦骑兵的数量太多,一时间难以驱散,怎么办呢?这时个人英雄本色开始发挥,亚历山大利用在伊苏斯战役中的熟练技巧,扯出一支部队直插秦军后方,企图干掉秦军统帅。在混乱的战场上,这次行动是非常出乎意料的,秦军后方可能会因亚历山大的突袭而产生骚动,不过秦军统帅不是大流士三世,后方秦军镇定下来后开始有序应对亚历山大的突袭,数千杆长矛对准了亚历山大。看到秦军摆出防御姿态,亚历山大估计也无可奈何,再扔出标枪后迅速撤离,寻求机会再度偷袭。




这时交战已经有数个时辰了,马其顿军的正面异常艰难,因为秦军的勇猛和数量优势,方阵伤亡在不断增加,而侧翼突袭也遭到阻拦,伙伴骑兵杀的是满身鲜血。突然,在秦军的东面涌出一支部队,定睛一看原来是楚军(可能的话)。由于对秦国蛮横行为的憎恨和不愿意放弃削弱秦国的机会,楚国接受了亚历山大发出的合作请求,派出了数万军队协助马其顿军作战。这股生力军的加入,使得战争天枰一下子倾覆,秦军遭到两面夹击,形势一片混乱。亚历山大趁机再率久战的骑兵由侧翼突围,插入秦军当中,割裂其前后军的联系。此时的秦军虽然依旧死战,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秦军终于溃败,余部逃入成都城中坚守,而马其顿军也因为伤亡过大无法展开有效追击。😷😷😷(别骂我,只是一种猜想)

两军统帅的对决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什么样的统帅带兵,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相当于秦国而言,亚历山大的作战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在阐明了秦国面对的是一个十分难缠的对手。




根据托勒密一世(亚历山大的心腹战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创立者)遗留下来的纸纱口述,他对亚历山大曾这样评价道:“他非常聪明、非常勇敢,对于荣誉和危险也非常热心……他最善于选择正确的行军路线,不管情况是多么的模糊,他的猜想却往往十分正确……他对于如何集结一支军队并且装备他们都特别在行,尤其善于提高军队的精神,使他们产生新希望……”。这是一位当事人最有力的证据。虽然西方史学界对亚历山大的经历存在着夸大的嫌疑,但通过在埃及、西亚、中亚、印度西北部等原马其顿王国领土的文物,亚历山大的军队确实曾经踏上过亚洲的土地,并完成了一次十分成功的远征,这点是证据确凿的。而且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亚历山大丰富的作战经验(不服也不行)。




自公元前335年马其顿远征军踏上小亚细亚开始,亚历山大就带领着他们进行了整整11年的东征。在这段时期里,他的敌人是五花八门且层出不穷的。例如波斯人、西涂亚人、印度人、大夏人、埃及人、推罗人、巴克特里亚人……,几乎与同时期的50%人类军队作战过,什么样的兵种没有见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对付一些硬骨头,他也有着自己一套方法。在几天前有一位网友询问我:“亚历山大如果遇上游牧骑兵怎么办?步兵为主的马其顿军是否会输?”这里我想说,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根据《亚历山大远征记》的描述,在进入波斯帝国东部行省的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时,他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游击战。在镇压期间,马其顿军还击败了西涂亚的游牧骑兵。虽然不知道用了什么战术,但至少说明游牧骑兵在亚历山大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再回到东方战场,此时的中原大地尚处七雄争霸的局面,亚历山大一定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由于秦国在公元前316年对齐楚的进攻,以及不断地在军事上压迫楚国。楚国对秦的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亚历山大此时趁机插入一脚,表明愿意和楚国结为同盟一起削弱秦国,秉承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楚怀王不会不同意的。其次,一个盟友是远远不够的,亚历山大也一定会向韩、魏、赵、齐、燕的国君发去请求,内容估计是“消灭秦国,天下四六等分”之类的承诺。运气好的话,再一次“六国联盟”也不是不可能。想象一下,两线夹击的秦国结局会怎么样?





当然,秦国也不会坐以待毙。面对亚历山大的“远交近攻”谋略,秦国君臣在短时间内的慌张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应对方案出台后就不一样了。估计秦国会派出数名能言善辩的说客,到列国去动摇其国君的意志,内容不用想也知道,肯定会指责“马其顿人非我族类,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旦中原沦丧,你我皆成不孝子孙”之类的话。有没有作用?相信肯定会有的,如果秦国再许以一定程度的“礼物”,那么至少北方的“赵、燕、齐、韩”(位置太远,得不到直接利益)会动摇,但楚国和魏国就不一定了。不过,只要楚国坚定立场,对于秦国而言依然是十分致命的问题,毕竟他们就挨着楚国。到时形势如何发展,就看双方的手段了!

后勤补给

袁腾飞老师说过:“外人看战术,内人看后勤”,尤其是古代军队的战争,后勤显得无比作用,因为总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吧!对比双方的后勤系统,不得不承认,马其顿军实在过于单薄。



通过对沦丧地区的记载,马其顿军每攻下一座城,往往会“烧杀抢掠”一番,只有那些被亚历山大赦免的城市才能幸免于难。例如,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对围城七个月的推罗城进行了大屠杀、公元前331年10月对苏萨和巴比伦的掠夺。这些措施虽然残暴,但也是无奈的活动。一方面,马其顿军距离本土太远,补给线太长,无法及时供应庞大的远征军;另一方面,与其冒着补给线被切断的危险,还不如就地取材,军队既能及时得到供应,而且还能建立新的大本营和后勤基地。而对秦国的战役里,马其顿军的后勤基地可能是位于今天四川省南部的某个城市。




秦军的后勤补给就显得富裕许多了!通过对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秦墓出土的竹简分析,在墓主人“喜”所抄写的1000多枚竹简上,无一例外都告诉我们,在秦国,军粮是由国家统一供应的,而且耕作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另一方面,秦国的巴蜀太守“李冰”通过都江堰的修建,使原本岷江泛滥、菏泽遍野的四川盆地变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为秦军储积了大量军粮。司马迁的《史记》曾这样记载道:“错伐荆楚,甲兵南下,风帆延绵,有米粮六百万也”。可见秦军后勤之得力。如果秦军打算减少损失,抓住马其顿军的后勤弱点打持久战,那么相信亚历山大也会非常痛苦,因为后勤系统的缺陷是无法用个人能力去解决的。

结尾

╮(╯_╰)╭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哦!我是御庭殿上副旨,会不定期为大伙儿更新最火辣的历史知识。


明庭刑部承旨

你的历史真不咋地,从人类有文明开始一直到公园前18世纪初,也就是清朝康熙年间(时值欧洲工业革命),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全面领先欧洲,确切的说是领先全世界。所以你说亚历山大当时打中国,中国有没有可能赢的假设根本不存在,你稍微了解中西方当时的历史就是知道,亚历山大时期,正值中国战国时期初期,也就是秦国刚刚经历完商鞅变法不到十年(秦惠文王时期),战国时代中国有多牛逼,就不说了,就说亚历山大带来几万人最终连南亚次大陆的野蛮人都没有征服成功,还想打中国战国时代成建制的军团?首先军力、人口、资源,亚历山大没有一向可以比得过战国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还想打中国,说的不好听,世界欠战国时期的中国人一个地球仪,否则,现在全世界都说汉语


军服姬中二病幻者

这个问题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亚历山大打到那个朝代亚历山大都必败无疑,我们先来对比分析一下。

根据历史推断,如果亚历山大东征来到中国,应该是战国-三国时期,而亚历山大东征部队总共就只有,三万步兵,五千骑兵,一百多艘船。而战国时期秦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部队,全面皆兵,更别说秦兵有多强悍了。如果遇见战国中后期的秦国,那更是悲哀,估计白起用一万士兵就可以击杀亚历山大东征部队了,如果是后期秦国那基本不用打了,可以直接让三万五千人全部撤退,这样或许还有几个活的。为什么?你自己从网上搜搜秦弩的射程,秦弩的射程有三百米,这是西方十九世纪才能达到的技术,碰到后期秦军,连秦军的部队都没碰到就会死伤大半,更别说后期秦国有上百万部队了。


如果碰到赵国,赵国经过赵武灵王之后,那骑兵战斗力基本无敌,除了秦国的铁鹰锐士基本没有对手,碰到赵国的话,只有被赵国飞骑一波冲散或者投降,要不然就会多三万五千亡魂。

如果碰到魏国,我想战国时期最强的步兵魏武卒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魏武卒方阵在吴起还在时有五万,在战国中期还有一万五千人。可能有些人不了解魏武卒战斗力,根据记载吴起时,武卒五万,车百乘,骑三千大破秦军五十万众。

(注意这里是指战国初期的秦国)想想这可怕战斗力,不用想也知道,亚历山大东征部队和魏武卒谁赢。

不过根据路线,亚历山大东征部队也只有可能遇见,战国时期的这几个国家了,下面我来讲解一下如果遇见汉朝时期会怎么样,秦朝就不说了,毕竟他们都没法与秦国部队抵抗。

如果遇到汉朝,根据他们的路线,很有可能遇见匈奴部队,而且是没有被霍去病击败的时候,汉武帝刚派霍去病讨伐匈奴的时候。要知道无论是那方亚历山大东征部队都绝对不是对手,匈奴在被霍去病击败后,率领残部入侵欧洲,在欧洲所向无敌,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由此可见,你连匈奴残部都打不过,更别说完整的匈奴了,击败匈奴的霍去病就更不用想了。



如果亚历山大东征部队再迟点的话,就会遇到正在讨伐南蛮的诸葛亮,想想吧,估计诸葛亮会用各种计谋让亚历山大怀疑人生。


奇异秘闻

对于米兰德王问道的回答不敢认同。央视曾有纪录片《消失的军团》,里面对秦国军队的军械做了很详实的描述(现代出土了很多这些军械)。先说弓弩,米兰德的描述是秦朝军队大多用弩而亚历山大军团用弓,且弓的威力比弩大。但是西方公认的威力最大的弓是英国长弓,射程可达近300米,以抛射方式射击时,箭头可以穿透骑士板甲,但是那是什么时候的事?离亚历山大的时代有多远?据考证,秦军的弩箭箭头跟现代步枪子弹极为相识,呈三角棱形,且每一面都带有一定的弧度,这样的箭头极其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射程远,穿甲能力强,且杀伤力巨大。但是这样的箭头对制造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弧度相差过大,会导致箭头飞行时各个面的风阻差异过大,箭飞不远就会偏离。因此,秦朝创造性的使用了流水线作业法,每道工序都会有专人负责检验,不合格的一律重造。次品过多,负责人会被问罪。这个已经在近代出土的秦朝书简和兵器中都得到体现。由此秦朝获得了远超于当时技术的兵器。而秦弩,其部件众多,设计精巧,它是世界最早采用了杠杆式扳机装置和使用了瞄准系统的远程射击武器,采用三棱箭头,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杀伤力最强,精度最高的远程射击武器,而射击距离达到150米左右。从史书记载和兵马俑的摆放来看,秦军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运用三段击的军队,其弓弩手典型作战方式是军阵前三排为弓弩手,敌距军阵越150米左右时,第一排射击,第二排准备,第三排上箭。第一排射击完毕后退到第三排之后,第二排开始射击,如此反复,直至退入本阵,再由军阵接敌。从而获得不间断的远程火力打击能力。而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淘汰单体弓,开始使用建议复合弓,复合弓工艺复杂,制作流程长,但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却提高了弓箭的射程和杀伤力。而当时亚历山大麾下的克里特弓箭手还在使用单体弓,我不知道亚历山大军队的弓箭射程和威力高于当时的战国军队的说法从何而来。

第二,兵器。文章说亚历山大的军阵使用的都是长枪,比使用戈,戟,矛的中国军队要先进,这个结论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戈,戟和矛都是长兵器,据历史考究,当时战国后期的各国军队,使用的都是长达4-6米长的长戈或长戟,用于对抗骑兵和对手的长武器兵阵,戈和戟,都有着横刃或横档,一是防止刺的过深不易拔出,二是还可以将敌人勾倒。相比之下马其顿军团的长枪,在长度上既无超出,在杀敌的功效上又比不上戈和矛,怎么就变成了比中国的长戈长戟还要先进了?不要把军团战阵用的戈矛戟和后来个人使用的短戈,短矛和战戟搞混好吗?

第三,战阵和将领的军事素养。有的人一说起马其顿方阵就激动,觉得简直是天下第一军阵,威力无比,天下无敌。问题是马其顿方阵就是冷兵器时代最常见的步兵方阵好吗?它并不是亚历山大发明的,只是在其手上发扬光大的。当时的中国,也在使用步兵方阵好吗?只不过不叫马其顿而已。兵马俑1号坑就有典型的战国方阵,难道不叫马其顿就不能作战了?在没有步话机,联络器的时代,大军团作战,步兵采用方阵的模式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最具战斗力的,这个无论是东西方都在采用的。只要士兵数量超过一定数量,都会采用这种军阵好吗?长平之战,白起和赵括均将军队摆成数个方阵,将战车和骑兵部队放至于方阵两侧,以防对手利用骑兵和战车冲阵。这就是左中右军,而中军又分为前军和后军,这就是所谓的五军,统帅这五军的将领又被成为五军上将。怎么,难道米兰德就以为全世界只有亚历山大会使用步兵方阵。再说到将领素质,所谓将领素质,也就是指挥打仗的能力。亚历山大军团作战时,总人数最高就10万人,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口,还有数量极多的仆从军,难道亚历山大凑不出超过10万人的军队?很显然不是。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了:他最多只能指挥10万人的军队,再多他就指挥不了了。而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一统天下,各国军队作战人数越来越多,到长平之战时,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近百万。谁的指挥能力强?战国时期孙膑写的《孙子兵法》,历经千年,到现在都还属于兵法经典,而与他同时期以及在他之后的兵法大家层出不穷,论将领的军事素养,谁强谁弱?

总结一下,正如网友所说的那样,亚历山大没有打到中国来,是他的运气。否则真要是让战国时期的中国知道了原来外面还有这么大的土地,怕历史上就没有什么马其顿帝国了,也没有什么亚历山大大帝了。


偷偷吃炸鸡

亚历山大东征有多少人马,整整3万大军,5000骑兵,100多艘战船。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能不能战胜中国周边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很难说,如果从印度帕米尔高原过来,那这支军队就算侥幸走过来了,但是面对当时连路都没有的悬崖绝壁,这支部队至少挂一半。等到过了自然这道天险后,这支东征大军接下来遇见的是彪悍的少数民族,如果老天保佑的话,东征大军可以征服一两个部落成为根据地。


最后如果东征大军走的快一点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是秦国大军。此时这场战斗将是这样打响,亚历山大面对敌军十分自信,下令立马组成攻击阵型,结果秦军将领一看,为了图个省事也就下令弓弩手出战,不到一个时辰,亚历山大的军队就被全歼,亚历山大成为了秦军俘虏。亚历山大成为俘虏后,士兵觉得这人长得十分奇怪,便献给了当时的秦国国君。

根据时间的推测,亚历山大可以见到当时的秦始皇,秦始皇默默看了一眼这个人,问什么他也不答什么,说着奇怪的语言。始皇大怒说:“大秦早已经统一文字,度量衡,此人如此大逆不道,分明是六国余孽,拉下去腰斩。”于是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被腰斩的无名小卒,而世界则少了一个战神。


小司马迁论史

这个问题是一个明显会导致撕b的问题,不过也可以在之前“撕”的基础上聊聊。

首先,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的回答者连基本的物质文明常识都没有,比如拿《复活的军团》作为依据,说里面如何详细说明了秦军的装备,亲,那是央视的一部纪录片,《走近科学》你看过没?就是类似的思路出品的东西。

当然,我看很多看《复活的军团》的答案里,还没这么疯狂,说是秦弩射程是150米左右,不过很好,2016年进行的兵马俑坑第三次发掘,挖出了一个完整的秦弩。

此次发现的新弩弓,其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根据现场考古学家的测量,该弩的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在120厘米至130厘米之间,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另据推测,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

《秦陵弩和铜镞制造工艺的模拟试验研究》,侯介仁 , 程学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秦弩的弩弓为单体木质,拉力45kg,做功距离约为40cm,蓄能大约88J ,按照效率70%计算,离弦动能约为62J。

考古的新发现实物与之前根据兵马俑坑中发现的130多处不完整的秦弩相近,都是单体擎张弩,兵马俑二号坑中骑兵所用的弩和一号坑中的步兵弩一样,都是这种需要用手拉开弓弦的弩。

其射程,应该在70米左右,即有效杀伤距离“五十步”(秦汉度量)。

其次,根据《解读秦俑-考古亲历者的视角》,兵马俑中弩手(有甲+无甲)的比例达到50%以上,是一支以射击兵为主的军队。

当然,兵马俑的阵型究竟是不是秦军的作战阵型,学术界争论不小。

三解认为很可能是行军的阵型,该坑南北宽62米,而秦汉驰道的宽度是50步(见《汉书·贾山传》合今天的69米左右),方向向东,应为皇帝出行的大驾卤簿(也就是仪仗)的侍卫军一部分,队形也是行进队形,而不是作战的队列。

真正临战的时候,还要采取“花阵”的方式,以射击兵为作战核心。

不过考虑到秦弩的射程没有AK47的两倍那么多,则其真正的作战威力,也不过就是弓箭的水平,当然,考虑到秦军本身就是全民动员的征召兵体制,其武器装备本身求量不求精,完全不出乎意料,而且操作相对简单,训练时间短的弩,远远比弓箭更容易掌握,也易于被训练有限的征召兵掌握。

当然,兵马俑中也是有长兵器的,比如,秦铍长3.59~3.82米之间,多在3.7米以上,秦铍的铍头很长,约35.2~35.55厘米;秦矛推测长度为3.15米、完整出土的秦戟长2.88米。

这部分肉搏重甲兵还是有点意思的,对了,千万别听什么人说,秦军长矛达到7米,那个本身就是误传。

第三,从兵马俑发掘的情况看,其中的骑兵并不是冲击骑兵,而是持弩的射击兵,究竟是下马作战,还是马上射击,咱们搞不清楚,但是,没有冲击能力的骑兵,本身的威胁就不大。

好吧,就说这点吧,说多了,大秦歼星弩又来了,其实好好学学物理就应该知道,很多打鸡血的话,都是笑话,偏偏还有那么多人自己hig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