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重点来了!2013-2017联考定义判断考题趋势

公务员!重点来了!2013-2017联考定义判断考题趋势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备考2018联考,辽宁华图的判断推理名师对历年来辽宁省考中定义判断的命题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份

数量

属于

不属于

特殊提问方式

2017

5

调整性行政指导、

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犯罪中止、社会方言

超限效应

2016

8

次级群体(多定义)、

不规则需求、红叶子理论、贷款替代、懒蚂蚁效应、

精益生产

气候难民、自发反应

哪项能用红叶子理论解释

2015

8

反社会人格犯罪

近因原则、

权利贫困(多定义)、

隐性课程、社会方言、行政不作为、沉锚效应、碳信用

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某燃煤发电厂去年碳排放额超标,根据上述定义,该电厂对应做法不包括

2014

8

选择性接触、潜伏需求、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风险规避、喻代、

知情同意原则、心理记账、

动作技能转移

没有使用喻代这一修辞方式的是;违反了知情同意原则的是

2013

12

心理契约、自白任意性规则、蒸发冷却效应(多定义)、威客模式、农产品补贴、逆淘汰现象、政策性亏损、自我构建、诺曼产品

印记学习、临终关怀、

逆向服务

属于建立心理契约的措施是;符合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做法的是

以上表格是对2013年-2017年辽宁省考定义判断题目的定义项进行的归纳。从选是题和选非题的数量来看并无规律,大家只要注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即可。从特殊问法上看,有一些问法是用题干的理论去解释选项,如“哪项能用红叶子理论解释”,有一些问法是问选项是否应用到某种效应,如“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可以看出考题越来越重视定义的实际应用。另外,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可以通过对比选项的方式来选择答案。因为定义判断或者是要求选择“符合定义”的一项,或者是要求选择“不符合定义”的一项,总之,选出来的选项一定最特殊。因此,在定义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发现某三个选项的相似性,那么选择另一个最特殊的选项,正确的概率会大一些。例如:

【例1】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

B. 一家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头一家店日销售额总高于后一家

C. 邻居偷走华盛顿的马被发现拒不承认,华盛顿捂住马的双眼问邻居:“马哪只眼是瞎的?”邻居说“右眼”,事实上,马的两只眼睛都没毛病

D. 你去商场闲逛,导购小姐诱导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适合你的气质,请选一双吧。”然后你就挑选了其中一双

本题答案选择A。因为从选项特征上看,B、C、D很相似,都是说话者将对方的思想固定在了二选一上,即“一定要选”,而只有A项中男孩没有让女生二选一,即没给女生的思想固定在“一定要出去玩儿”,因此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本题A项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因此选择A选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