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稱階州?

為什麼稱階州?

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裡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著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蹟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

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時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

為什麼稱階州?

武都區鐘樓公園秦朝時,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西和縣洛峪)、上禒(成縣西部)、故道(寶雞南部)、河池(徽縣城西北)、平樂道(康縣平洛)、沮(勉縣西北)、嘉陵道(略陽縣北部)、循成道(成縣東南部)、下辨道(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 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 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了曹操軍的漢中郡,阻斷了武都與雍州的聯繫,於是曹操棄武都郡,遷治至扶風小槐裡。

三國時,武都為蜀漢、曹魏割據區。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遣護軍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原屬蜀國轄地分梁,益二州,武都郡入梁州。

為什麼稱階州?

美麗鄉村——裕河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鹹安元年(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徵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鐘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臺階,初建武都城(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今石門境內)、白水(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今角弓鎮境內)、孔堤(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今黃坪鄉草川)三縣。 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 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制。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今舊城山),轄將利、建威(今龍壩鄉秦家河)、復津(今桔柑鄉大岸廟)、盤堤(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鎮之間)、長松、曲水(今文縣)、正西諸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武州複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佔據。唐懿宗鹹通八年(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為什麼稱階州?

武都區東江新區五代十國時,約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

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鐘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 南宋時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佔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元朝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洪武四年(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1377年)復為階州。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朝時,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1]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隴南)道。民國二年(1913年),分置出西固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天水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範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併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2014年,隴南市政府改駐武都區江北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