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症?

sgill-理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其发生是基因、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共同作用结果。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就是在日常活动状态下或轻微创伤下发生的低暴力骨折,常见于脊椎、髋部骨折),而作为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的脆性骨折一旦发生还将意味着很高致死率,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死亡率15.9%,而已有髋部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的概率为11-23%,其1年内死亡率更是增至24.1%。在临床上,已经是定义为老年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是迈不过的一道坎!


PFNA和VSD

预防骨质疏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善生活方式,另外使用药物干预。


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 膳食均衡,多摄入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豆腐、坚果、深绿色蔬菜;
  • 适当户外活动,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骨骼强壮;
  • 避免烟酒,吸烟嗜酒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1.促进骨健康的补充剂:

  • 钙剂: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每日建议补充1000mg钙。食物摄入平均每天可补充400-500mg钙,所以应另外单独补充500-600mg的钙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每次最多吸收500mg钙,所以应该选择小规格的钙制剂。

  • 维生素D(或骨化三醇)
    :维生素D能够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增加骨密度,另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

补充维生素D可以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老年人推荐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600IU。(骨化三醇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老年人或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直接补充骨化三醇)


2.抗骨吸收药物

  • 双膦酸盐类: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

如阿仑膦酸盐,该药应在早晨空腹时用水送服,进药后30min内不能平卧和进食,极少数患者发生药物返流或发生食道溃疡。故有食道炎、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道炎者慎用。

  • 降钙素类: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如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研究显示该类药物能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素类药物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因而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应用降钙素,少数患者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

该药只用于女性患者。 少数患者服药期间会出现潮热和下肢痉挛症状。潮热症状严重的围绝经期妇女暂时不宜使用。

  • 雌激素类:此类药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提倡绝经早期开始使用,收益更大且风险更小。

对于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禁用雌激素类药物。


促进骨形成药物

  • 甲状旁腺激素:小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因此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无名药师

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的下降,骨微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造成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引发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骨质疏松已成为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特别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矛盾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和突出。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我国至少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约56%,而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更高达60~70%。当前,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引起的?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下降,使骨的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2)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该部分人群机体分泌钙调节激素的能力下降,使骨代谢发生紊乱。此外,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户外运动减少,使钙的吸收减少和骨质流失加快,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病因不明,主要出现在一些青少年人群中。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一些身体疾患内分泌疾病、慢性胃肠道疾病、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长期制动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此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甲状腺激素、肾透析等患者也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2.骨质疏松症主要有哪些临床症状?

3.骨质疏松症该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增加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钙可促进骨矿物质的沉积,是维持骨骼强度的必要元素,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市面上出售的常常是钙剂与维生素D合剂。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往往需要额外补充。生活中含钙量高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及乳制品、大豆等豆类、虾蟹等海产品、肉类以及干果等。不过,对于肾结石患者补钙需谨慎。


2.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补充适量的雌激素是预防骨质疏松公认的措施,此外,减少一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如咖啡因、浓茶、吸烟以及大量饮酒等。

3.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运动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而晒太阳又可以促进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要预防跌倒和外伤。


4.定期体检。对于中老年患者,定期复查血液中钙、磷等离子浓度和胸腰椎X片有助于了解机体的骨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早干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Pidan328

骨质疏松症对人的身体危害非常大,它能够引起周身骨头疼痛,骨头增生,甚至丧失了劳动力。我们要怎样吃药和预防呢?我们要知道骨质疏松光靠补钙是不行的 还得要补充维生素D和C,调节骨骼新陈代谢。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吃仙灵骨葆效果不错。我们平常要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虾皮、牛奶、鸡蛋、鱼、瘦肉、豆腐这一类的,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都能够预防患骨质疏松症。


用户281977449

骨质疏松症已被认为是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骨质疏松悄无声息,却带来骨质慢慢流失,骨骼越来越脆弱,甚至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预防很重要。

首先这件事情要从娃娃抓起,儿童青少年事情就要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多晒太阳,少喝碳酸饮料,少喝咖啡、浓茶,打好良好的骨骼基础。

其次,30岁后人体骨骼开始走下坡路,骨破坏大于骨形成,尤其中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坚持摄入钙和维生素D,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条件的每1-2年做一次骨密度,了解自身骨质疏松情况。




风湿免疫科孟医生

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主要是缺钙,不单是容易骨折,抽筋、动脉硬化、妇科病等等120多种疾病和缺钙有关。有专家测算过不单是老年人缺钙,连儿童都普遍缺钙,所以补钙迫在眉睫。除了运动,增加光照时间,饮食方面,作息时间,调整情绪方面要改进,更主要是补高品质的钙质,现在市面上比较多的钙是碳酸钙,这种钙的吸收不好,人体不易吸收,所以很多人感觉补了没效果,要补柠檬酸钙,这样的钙易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